分享

为了健康,吃药不喝酒

 网际飞音 2021-03-02

春节期间,很多人拜访亲友都免不了要饮酒。我们都知道酒后不能开车,但同时饮酒和服药后的不良反应,你了解吗?

1977年12月24日,世界著名喜剧大师卓别林在瑞士设鸡尾酒宴与亲友欢聚,宴会散席后家人及亲友都入睡了,卓别林还不能入睡,于是他如平日一样服用了几片安眠药,不久就昏昏沉沉地睡着了。第二天当家人来叫他起床时,发现他已死亡多时了。后来,医生对卓别林的死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研究,证明他死于酒后服用镇静催眠药引起的中毒。

饮酒后服用如安定、利眠宁等镇静催眠药为何能置人于死地呢?

饮酒后初期会出现兴奋症状,后期则表现为中枢抑制,如嗜睡。专家指出:酒精和安定类药物单独应用时的致死血药浓度分别为500~800毫克及10~29毫克,而两者合用时的致死血药浓度则分别为100毫克及0.5毫克。同时,酒精本身具有麻痹神经的作用,安眠药对大脑也有抑制作用,双重协同作用,将会导致明显的意识障碍,出现呼吸变慢、血压下降、休克甚至呼吸停止,犹如雪上加霜。

另外,使用头孢类抗生素等药物后饮酒,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眩晕,或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速、呼吸困难等症状,其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和饮酒量呈正相关。这是由于双硫仑样反应在起作用。

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一种体内“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简单来说,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在体内氧化代谢产生乙醛,乙醛在肝细胞内经过酶的作用进一步代谢,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头孢类的药物抑制了肝脏里的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一般酶的“水平”高意味着解酒功能强,当酶的功能被抑制,使乙醛不能继续氧化分解,因此在体内蓄积浓度升高,损伤肝脏、肾脏等器官。这种反应一般在喝酒后8-10分钟出现,而最短仅20秒后就会出现上述一系列中毒症状。

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后,首先应立即停用相关药物及食物,轻者一般自行缓解;剧烈反应者如出现呼吸抑制、惊厥等症状时,应立即采取相应抢救措施,经对症治疗,数小时后症状均能缓解或基本消失。

除了镇静催眠类和头孢类药物以外,还有多种药物可能和酒精产生不良的反应。例如:

常用的降糖药,如格列苯脲、二甲双胍等,在服药期间大量饮酒,可引起头昏、心慌、出冷汗、手发抖等低血糖反应,严重者可发生低血糖昏迷。

降压药,如服用利血平、肼屈嗪等药物期间饮酒,非但不降压,反而使血压急剧升高,引发高血压脑病、心肌梗死。

抗心绞痛药,硝酸酯类、硝苯地平等药物,在服药期间饮酒,可引起血管过度扩张,导致剧烈头痛、血压骤降甚至休克。

现在药品与酒精结合后的毒副反应知晓率很低,为了健康,切记“酒后不吃药,吃药不喝酒”。含有酒精的食物也应该尽可能避免,如酒心巧克力、酒酿圆子、猪肝、乳酪、荔枝、藿香正气水、十滴水、复方甘草合剂等。

作者:董少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