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池家岗年鉴|地纪:颍湄一村○颍河

 村庄物语 2021-03-02


这是村庄物语第308篇原创推送

村庄物语——

2020年初,村庄物语推出一个崭新的栏目——池家岗年鉴随时记录2020年度内,皖北颍河岸边普通村庄池家岗的“大风小事(大事小事)”。

池家岗年鉴的推出,首开普通村落、皖北村庄年鉴编写的先河。预计至年底,结集印行一册《池家岗年鉴》,将成为首部村庄年鉴。举凡记人、记事、记地、记物产、记生活,随时记录,在村庄物语不定期推送。它也将成为皖北农耕文化、民间文化研究的生动参考资料。

卷一:地纪

颍河

颍河,古称颍水。源于河南登封,经禹州、许昌、临颍、西华、周口、项城、沈丘,进入安徽省境,在颍上县与淮河交汇,为淮河最大支流。全长约620公里,流域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


(登封石道乡西窑村颍河源头。前面树林中是珍珠泉,村民们在石孔桥下珍珠泉出水口取水、洗衣。石孔桥上便是通向S323省道的乡村道路与引水渠。)

颍水,古为四渎八流之一。“四渎”即河(黄河)、江(长江)、淮(淮水)、济(济水)。其主要支流为“八流”,分别是渭水、洛水(黄河支脉),汉水、沔水(长江支脉),颍水、汝水、泗水、沂水(淮水支脉)。古人认为,“四渎八流”是具有神性的大水,都源出名山,河出昆仑,江出岷山,济出王屋,淮出桐柏,而颍水发源于神圣的中岳嵩山。

《说嵩》记载,颍水在登封境内有三源。右源即正源今石道乡珍珠泉,古代称水神头;中源即今君召乡眼干河,左源即今大金店镇文殊洞。

颍河,还是大禹治水第一河。其上游,是大禹的出生地、封地和都城。

相传禹生于石纽,而石纽就在登封少室山下。马庄、尚庄、张庄、王庄、祖家庄一带,自古就被称一溜石纽屯儿,而祖家庄,因大禹后裔认为是其先祖出生之地而得名。祖家庄后音讹为左庄。村内外有石纽石、息壤岗、擂鼓石、禹岭、夏地、东军地、树碑石、金牛峰、禹王坛、姚沟、禹王庙等大禹文化遗迹。嵩山原名崇山,嵩山地区是大禹的父亲鲧的封地,后来大禹继父职为崇伯,史称崇禹、伯禹。

颍河至洄溜集,右岸进入颍上县境;东南至口子集东倒栽槐,左岸进入颍上县境。东流,经今新集、江口,过县城东南;经张泊渡、刘集、杨湖,至沫河口与淮河成丁字形相汇。

(图中沙颍河即颍河)

颍河流经颍上县境103公里。池家岗即为颍湄一村。

资料和图片来源:搜狐号自媒体平台:小城临颍;颍上县志;百度百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