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公众号专注于优质上市公司基本面分析和价值投资理念传播,我会尽量去分析一些估值在合理区域的股票,但有时候找不到这样的公司,只好分析一些在高位的股票,此类文章仅仅是作为分析公司的一个笔记,以便隔段时间有记录可查,对于这种类型的股票,大家千万不要买,如果是离买点不远的股票,我会在文章结尾明确说明可买入的估值。 前面的文章《我认可的几支高估值股票,碰到低点后买入可以持有3到5年,穿越牛熊,赚钱又不操心》讲了我认可的几个高估值公司,我之所以认为这些公司值这么高的估值,是因为他们都身处一个长期增长的行业或者细分领域,而且基本不受政策、周期等因素的影响,公司的财务面非常优异,对于这类公司,即便你买入的估值过高,但只要时间足够长,一定是可以赚钱的,因为它们没有杀估值的风险。 但也些公司,虽然目前市场先生给了它们很高的估值,但我认为并不合理,只是市场先生一时冲动,或者是由于业务具有周期性,也就是说它们的高估值状态无法持续太长的时间,哪天市场先生不高兴了,它们就面临着杀估值的潜在风险。下面我列举一些比较热门的不合理的高估值的公司,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误判,请见谅。 1、开立医疗 公司的主管产品是医用超声诊断设备(包括彩超和B超)、医用电子内窥镜设备及耗材,其成长逻辑是进口替代,目前超声诊断设备主要被国外厂家所垄断,国产品牌主要是迈瑞和开立,迈瑞已经推出高端彩超设备,从过去三年公司的营收构成来看,开立的彩超产品增速在逐年下降,17到19年,彩超设备增速分别为:41.8%、19.2%、-9.9,这说明进口替代并不是很顺利。一个真正能顺利替代进口品牌的行业,一定是连续多年业绩保持稳定的中高速增长的,比如当前的高值医药耗材行业。而且,国产彩超的最大竞争对手迈瑞由于在国际市场已经很成功,在进口替代时显然更有品牌优势,会对开立的产品长期形成压制。 虽然公司的另一个产品内窥镜连续几年保持高速增长,17~19年增速分别为:102.6%、110.9%、89.2%,但目前占总营收比重只有23%,显然对总营收的拉动作用还不够明显。 目前TTM PE 199倍,我实在想不出能支撑如此高估值的理由,难道超声诊断设备和内窥镜设备的成长性比CRO和高值耗材这两个行业还要好?即便CRO行业目前也没有199倍的PE,所以我认为未来开立面临着长时间的估值修复过程。 2、良品铺子和三只松鼠 消费一直是我重点关注的一个行业,在良品铺子刚刚上市的时候,我也曾仔细看过其招股书,甚至连文章的底稿素材都整理好了,但最终还是没有写文章出来,因为对于这个行业这么高的估值没有底气,虽然有高瓴投资,但请注意,高瓴是上市前的原始股东,并不是在二级市场买入的,所以其投资逻辑和我们散户并不一样。 我们还是回到业务本身,首先我们说食品行业的长牛股要么是消费频次高、每天都要吃的生活必须品(如调味品),这类属于生活的刚需;要么是具有成瘾性如白酒,虽然不是刚需,但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群体会越来越大,价格可以越提越高。比如,你30岁时收入相对比较低,可能喝不了茅台,但等你40岁时,可能就能经常喝茅台,即便涨价了,你也还是愿意喝。 但零食显然不具备这两个优势,一是替代性特别强,一旦有一个新的品牌的零售出现,原来的品牌很有可能就被忘记了;再者,当消费人群的收入提高后,替代性就更强了,你月薪5千的时候也许很爱吃良品铺子,但等你月薪2万时,可能就对良品铺子不感兴趣了,这并不是说高收入的人群的消费就高级一些,但确实是会有这个变化过程。所以,从产品的属性来说,零售并不具备长期高速增长的基础。 我们接着看看良品铺子的业务扩张情况,上市前的业绩还是非常好的,但主要是刚开始的净利润率非常低,净利润率的小幅提高就带来了利润的大幅增长,其实公司的营收增速并不是特别高。三只松鼠和良品铺子一样,也是净利润非常低,这会造成业绩的不稳定。 看过招股书后就会发现,虽然公司几年前就开始在湖北省外成立分公司,但目前的业务绝大部分还是集中在湖北,省外的拓展非常不顺利,很多省外的子公司营收只有几十万的规模,大家知道零售业单店收入要想大幅提高是很难的,所以业绩的增长必须要依靠分店的规模扩张,在省外营收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公司未来要想保持高速增长是非常难的,今年公司似乎准备发展高端零售,如果成功的话,对公司的毛利率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但这一战略才刚刚开始,其效果如何还不知道。 相对于同样的零售业务的洽洽食品来说,其估值确实太高,洽洽食品的业绩比较稳定,目前TTM PE也只有43倍,而良品铺子却高达82倍,三只松鼠TTM PE高达132倍。 3、丸美股份和珀莱雅 这两家公司也是我一直不能理解的,尤其是珀莱雅,从2019年开始,不知道为什么估值节节攀升,从40倍一直上升到将近100倍,目前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仍然有72倍。但我自己确实无法看透化妆品这个行业。这两个品牌最近几年都受益于美妆的网络流量红利,线上收入取得高速的增长,但既然是网络流量红利,我认为这种增长是不可持续的,而且也特别不好预判未来的业绩。 说到化妆品行业,让我想起了以前的上海家化,估值也曾经炒到100倍以上,但最近几年一直处在漫长的估值修复阶段,所以,对于这两公司来说,可能30倍左右PE的时候,也许我会考虑,但目前50~70的PE,我是没有底气去买的。 4、国瓷材料 公司主营产品为各类高端功能陶瓷新材料,可以用于电子、生物医疗、催化材料等领域,这几个行业里生物医疗行业主要是牙科相关的材料,如果公司单纯从事这个业务,那确实是一个好的生意,下游客户主要是牙科医院,但这一块业务只占公司的营收的一小部分,以2020年半年报为例,总营收10.76亿,生物医疗材料营收只有2.53亿,电子、催化材料、其它材料方面的营收分别为:3.38亿、1.37亿、3.47亿,电子和催化材料其实具有比较强的周期性,我们查看过去10年的数据就会发现,公司的业绩和估值都具有很强的周期性。 业绩最好的时候是在2016~2018年,相应地估值的最高点也出现在16~17年,而今年之所以估值再次提升到70倍,一方面是因为今年上半年的成长股的牛市行情,另一方面是由于高瓴投资国瓷材料的消息刺激,但我以前也说过,高瓴感兴趣的只是国瓷在牙科材料的卡位,属于一种战略性的投资,并非看中公司整体的业务成长性。所以,我认为公司未来的业绩和估值仍然会周期性地大幅波动,对于这种类型的公司,也不适合在高估值区域的时候介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