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看《西游记》,如果你不告诉他孙悟空身上的这3个闪光点,那就等于白看了!

 诺妈家有男宝 2021-03-03

文/诺妈

每年暑假,87版的《西游记》成为经久不衰的热播剧,男女老少都爱看,而且百看不厌,《西游记》更是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小粉丝加入观看队伍。每个孩子,尤其是每个男孩子心中,都住着一个孙悟空,他神通广大,降魔除妖,他是孩子心目中的英雄。

孙悟空对孩子的吸引如果仅仅只是停留在变幻多端的七十二变,或是百战神威的金箍棒,那其实等于看了热闹,却没有摸着门道!

孙悟空为什么神通广大?孙悟空为什么能降魔除妖?孙悟空身上究竟有怎样可以令人学习的精神?如果家长能够在孩子观看《西游记》,或是与你讨论《西游记》的时候,稍稍为他点拨一二,那么这《西游记》将不仅仅看在孩子眼里,更能够看到他心中去,把对孙悟空崇拜的精神内化为孩子自己的内心力量,对孩子一生影响深远。

归纳了孙悟空身上的三个闪光点,供各位家长参考。

一、勇气

 孙悟空刚出生的时候,其实只是一只普普通通的小石猴,在花果山有那么多的猴子,有的是比孙悟空年纪大、有力气、有阅历、有本领的猴子,为什么大家最后都甘愿拜他为王,让石猴成为了花果山的“美猴王”呢?

因为孙悟空有勇气!他纵身一跃,跳进了水帘洞,从此与其他猴子区别了出来。

不是说其他猴子没本事跳进水帘洞,自孙悟空跳进水帘洞发现宝地又钻出来之后,其他猴子纷纷效仿,不都进去了吗?区别就在于当时还是石猴子的孙悟空,他不甘心做一只普通的猴子,当机会摆在面前的时候,他鼓足了勇气纵身一跃,才使自己在那么多的猴子群里脱颖而出。

孩子的性格有些内向,有些外向。比如在课堂上针对同一个提问,外向的孩子即使一知半解,他也会举起手来,而内向的孩子却即便知道答案,仍是犹豫着不敢举手。

机会是垂青于那些有勇气的人,鼓励孩子在内心不够有勇气的时候,想一想那只石猴子,想一想他之所以会变成孙悟空就是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让孙悟空给孩子鼓励的内心力量吧!

二、刻苦

孙悟空本领高强,七十二般变化,能上天入地,一个筋斗云就是十万八千里……孩子们惊叹孙悟空的本领厉害,或许在他们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比如爬山到半腰累的时候,比如钢琴弹不好的时候,比如航模做不成功的时候……孩子们或许会感慨:我要是孙悟空就好了,一声变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那么,孙悟空的本领天生就有吗?这个时候,家长不妨告诉孩子:“孙悟空的本领可是飘洋过海,千辛万苦,刻苦训练出来的!”

在花果山称王的孙悟空,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想学长生不老术,于是不辞辛劳离开安逸的花果山,撑木筏飘洋过海来到三星洞拜师菩提祖师,凭着自己的悟性和刻苦练习,才学得了真本事。

成功没有捷径,只有下过苦功夫,才能学有所成。孩子若能悟到这一点,一生受用。

 三、坚定

半途而废,是我们很多人身上都有的毛病。即便孩子小,也会因为一时达不到目的而中途放弃。比如孩子好端端在玩一个益智玩具,因为其中一个步骤不会玩而选择放弃;比如孩子在解一道题目,因为不懂而选择放弃,比如学习某一种乐器因为枯燥没有进步而选择放弃……

我们知道,当确定了一个目标,唯有坚持不懈才有可能成功。不妨给孩子讲讲孙悟空的经历吧,你看他在五行山下压了五百年,在观音菩萨的点化下确定了目标,那就是要保着唐僧去西天取经。

为什么说,孙悟空是坚定不移呢?在这西天的取经路上,孙悟空不知遇到了多少妖魔鬼怪,不是每个妖怪他都能一棒打死的,很多时候,他自己打得力气用尽也没能降住妖怪,甚至自己也受伤,还要搬救兵呢!但是困难没有把孙悟空吓倒,而且这取经路上也坎坷不断。孙悟空想尽力保唐僧,却时常遭到唐僧的误解,轻则念紧箍咒,重则断绝师徒关系。哪怕这样的双重煎熬,孙悟空也依然没有放弃,以坚定的心和坚定的步伐护送唐僧到了达灵山,最终被封为“斗战胜佛”,功德圆满。

胸怀大志,目标明确,如果孩子能够学到孙悟空身上这个宝贵的品质,他未来的人生之路起码不会蹉跎而过。为自己下的目标坚定地去努力,才不至于“待到白发,回忆此生,追悔莫及”。

以孩子喜闻乐见的“孙悟空”,对孩子做潜移默化的引导教育,不需要太多的说教,或只是家长轻轻几句点拨,就能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对他产生深远的影响,榜样力量的影响或正在于此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