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凤凰山居士 2021-03-04
盛锐网络生活雅慧
2021-02-20 22:08

老子所言的天道原则虽然博大精深、奥妙无穷,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其所言之“道”在人类社会的具体体现和施行仍需要“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需要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处“无为”之地而“不争”,然圣人,世间不常有,除非是天赋异禀而又愿意遵循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教诲勤加磨练、一朝顿悟,并逐步达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人。

那人类到底该如何循道而生,循道而行呢?正如《荀子·修身》中所说“路虽弥,不行不至;事虽小,不做不成”,用现代的话说就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则未来可期。”因此,我们的古圣先贤就以分而治之的方式,提出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中庸之道,其实这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为进阶方式是一致的。

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上篇“道经”中洋洋洒洒讲了很多关于天地宇宙的规律之“道”,在下篇“德经”中也不得不立足于“人之道”有上、中、下之分,有善、恶之别的巨大差异,提出“道、德、仁、义、礼、信”的差异性特征及其层级管理方法,更在四十一章把人的层次分为上中下三士而区别对待:“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为什么老子要区别对待呢?因为人生来,本就有天性禀赋的差异,之后更有机遇造化的差别,要想让人们都毫无差别地像上篇“道经”所讲的规律办事,是绝对不可能的,也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因此,老子才在下篇“德经”开篇讲了“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的经典论述。说白了就是要求大家要客观公正地正视人类在“上德,下德,仁,义,礼,信”等不同层次的巨大差异性,进而因材施教,合理疏导。这也正说明老子是真正意义上的客观唯物主义者,具有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其所言之理是经得起推敲的,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性。所以,中国人向来只讲究“合理的不公平”,而不会罔顾事实地追求“绝对意义上的公平”,因为人一生下来就已经有了秉性和家庭环境上的差异,何来绝对意义上的公平,这本身就是一个假命题。

既然要求每个人都追求“绝对的公平”是个假命题,那么人类到底该如何自处呢?答案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其实这与老子在第三十八章所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的道理是一致的。

老子认为,“上德”的本质与“道”之德的本质同于一,因此上德源自于“道” ,但老子所言之“德”也不同于常人所言之“德”。“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因此人类由“道“进入“德”,是由自然秩序同向社会秩序的一道屏障,即转而论述人的行为规范。德与法都是规范社会与人的行为的约束力量,但在老子那里两者有不同的地位。老子认为,“上德”主张“无为而为”,一切顺应自然,带有明显的“无为”特征,可理解为因循自然的行为规范。这种因循自然的德,重生命,轻名利,持守清静,戒除贪欲,息心止行,悟道四达,自然无为,同时以百姓之心为心,将自身与自然融为一体,最后归于“道”,因此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则由“上仁”、“上义”及“上礼”组成,需要人实际去实行与推广,带有明显的“有为”特征,注重人为的行为规范。从这里可以看出,在老子眼里,孔子推行的“仁义理智信”只是人为教化的结果,没有达致真正“无为”超脱的“上德”境界,称之为“下德”。所以老子才接着解释说“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法”本身需要国家制定、国家干预以及公之于世的特性,这与“上德”的“无为”境界相违背,所以法律不过是下德“礼”的范畴。

但是“下德”之中,法律与“上仁”、“上义”、“上礼”又有所不同,它只是 位于“礼”之末的“下礼”范畴,因此,老子并没有把法纳入到下德的探讨范围之内,从中似乎可以得出,老子认为,仁、义、礼是高于法律的,而“下礼”之中的法律不过是一种治国之器物,其作用和效能有点类似于兵法中“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的角色。“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认为“道”的品级最高,德、仁、义、礼、信,则逐次等而下之,并要求人们按照这个不同的层次划分而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因时适用,所以后来又说“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因此,一个人能力虽然有大小之分,但我们的精神追求绝不能降低和懈怠,“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所以老子把”圣人之学“作为其追求的最高理想,孔子把”克己复礼“、”仁义礼智信“作为其毕生的追求,张载把”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作为其一生的追求,王阳明把”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作为其心学智慧的终极目标。而孟子则更加简单明了,直接干脆,在《孟子》的《尽心章句上》(第九)篇章中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当然这是后来逐渐演变后的说法,其原句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这句话充满了人生智慧,大概意思是:一个人在不得志的时候,就要洁身自好,注重提高个人修养和品德;一个人在得志显达的时候,就要想着造福天下百姓。这句话千百年来不知道鞭策和激励了多少读书人,这些有志气、有修养、有抱负的读书人,往往把这句话当作自己的人生座右铭。应该说,这句话对一个人的激励和指导意义是非常积极的:引导人们在人生落魄的时候,不要自暴自弃,不要破罐子破摔,而要努力提高在自身的修养和品德;同时也告诫人们在人生得意的时候,不要自私自利,只顾着自己,而要多接济和救助更多的普通人。

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几乎都是在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而努力奋斗,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生理想和目标归纳起来,无非就是“追名逐利”,也就是对“名”和“利”的追求。追求“名”和“利”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对,但在追求“名”和“利”失败和成功后,往往有比较极端的两种表现,这两种表现是很常见的,却又是有着明显危害的。

尽管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生目标,但实际上,人生难免遭遇挫折和失败,有的可能是一些较小的失败和挫折,有的可能是致命的失败或挫折。当我们遭遇了失败或挫折,一些人就变得堕落、放纵,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认为人生已经失败,自己的精神世界已经轰然坍塌,再也没有勇气保持此前的积极上进和对自己修养、品德上的严格要求。倘若一个人一旦遭遇失败和挫折,就变成这个样子,很有可能他就会一直堕落、放纵下去,沉沦下去,这辈子再也迎不来人生转机。

一些人努力奋斗,经过了辛苦付出,刚好又把握住了机遇,成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生目标,这个时候,走到哪里都是鲜花和掌声,都是笑脸和奉承,很容易让一个人飘起来,让自己内心的私欲极度膨胀,慢慢遗忘了自己曾经的美好品质,转而追求物欲的享受,变得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越来越自以为是,再也听不进别人中肯的话。认为此前那么多的辛苦付出,现在好不容易成功了,我就有足够的资本去满足自己的私欲,谁也无权干预,因此就会表现出极端的放纵、自私。事实上,倘若一个人成功后变成这个样子,大体上,就会慢慢众叛亲离,危机就在内部积聚,当积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危机突然大爆发,一下子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正如那句话所说的:“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因此,“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带给我们的现实意义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每个人的人生目标就是人为什么活着。我的理解是人生目标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养活自己;第二个层次是给家人更好的生活;第三个层次是实现自我价值;第四个层次是为社会做贡献。我们不管处于人生的哪个层次,都要始终坚持“独善其身”,因为只有始终坚持对自己修养和品德的修炼,不管是面对失败还是成功,我们都不会迷失自己。当我们很幸运地让自己人生跨入第四个层次的时候,我们就能很自然而然做到“达则兼济天下”。因此,老子道家推崇”圣人之学“,孔子儒家推崇” 君子之学 “、”大人之学“,都是有其深刻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的。从古至今,做到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古代的诸葛亮、范仲淹,现代的袁隆平、屠呦呦、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李兰娟等等,他们都堪称世人的典范。

所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纪录片《冷战风云录》中才不无感叹地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也就不奇怪了,因为这在他们的国度是几乎不可能看到的事情。而这在我们中国,却是实实在在、而又处处可见的事实,其中不但有“穷则独善其身”的芸芸众生,更有“达则兼济天下”的仁人志士,不但有和平时期的辛勤耕耘,更有迎难而上的“美丽逆行者”,以及他们所展现的勇敢付出和责任担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