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道德经:什么是“德”?

 茶香飘万里 2022-04-04

#道德经#从我的直觉与直感,谈谈什么是动,什么是静?从动静的角度,看看“什么是德”?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我今天大概能讲明白这里面的逻辑。我只讲人话。

一、先来理顺一下,我们是怎么感觉到动静的?

我们所有的感官与觉察,都是通过“动”来实现的,是通过对“变化”的感知来建立主观。

那么这个主观,得先有一个(自认为的)客观来作为参照系。老子讲“静为躁君”。动是因为不静、不平衡,静是动之后的回归平衡。

比方说“负反馈”,骑自行车,身体里面先有一个平衡之静的标杆,当自行车偏离这个标杆时,就打破了平衡,所以身体会自然地去纠偏,使其回到平衡。

我看着眼前的电脑,认为它是静止的,这个过程中,我把房间当成了静止的标杆。我们所接触到的静,都是相对的静。

二、有没有绝对的静止?

从前人的经典来看,只有大道和佛,被看作是绝对静止的。

这里有一个推论,绝对的静止,一定是无形的,而且没有能量,所以不能用肉眼看到,也没法通过仪器检测到。反向证明是:如果能用肉眼看到,说明至少有光照到了这个“静止”上面,那么这个静止就会受到光的扰动,当然静就会变成了动。所以,绝对的静止,是没有粒子性,也没有波动性。

三、“动态平衡”是有形之感观世界的本质

从无形到有形;从道生一,到三生万物,这都是一个“聚合成形”的过程。所谓有形,本质上是暂时性的平衡,或者讲是动态的平衡。

这样去看:身、家、邦、国、万物、地球、太阳、银河......他们被我们所看到,因为他们是处于动态平衡的,是相对静止的,变动得不够快。他们都有一个平衡(静)的标杆(或者说“中心”),只是体现的层次与范围不同。世界是一圈一圈的,一个球形外面再套一个球形。个体的人,外面套着家,家外面套着国,国外面套着人类,人类外面套着地球......

求静是人的本能,静让我们感觉到舒服。我们思动,是因为内心失去了平衡,由此产生行为上的“动”,最终是为了实现的平衡;求静是万物的本能,有形万物都有一个重心;光为什么要动?因为不静。

人王,是一个可以扩大自己守静的层次或者半径的群体,实现过程是“用心”的致虚极。

四、什么是“德”?

你立足于地球这个标杆,肯定会想着保持生物多样性,减少人为的污染破坏,把核武器都销毁,进而保持地球的动态平衡。但小众人群的环保意识,其所拥有的“德”不足以支撑实现这个目的。因为,这种朴素的局部性的平衡需求,会伤害到其他群体的利益(即平衡),其他群体或层次会因此产生“反动作用”,来排斥与抑制这种“局部性环保”行动。老美提倡节能减排,自己却大耗能大排放,这离“有德”还差得远,当然也实现不了。

所以,从逻辑上来讲,只有当地球的环境恶劣到影响到绝大数人群的生存利益,这种立足于地球层面的“环保”,才有可能实现。敝则新,就是这样一种表达。

你立足于“家”这个标杆,自然会去想着怎么让每一个家庭成员过得好,实现家庭内部的利益最大化与经济性。

所以,所谓“有德”,其实就是实现某个层次里面,某个“系统”的平衡、安静、祥和的能力。

德就是“一”,德就是平衡。

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天下的平衡点被圣人握在手里,相当于:天下人如果想要达到群体意识中利益的最优化,就得向圣人看齐,以圣人为中心。这叫“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这跟搞诈骗不一样,骗子把你骗过去,是想害你,把你扎一刀放点血。跟做生意也不一样,你买个东西,如果过后觉得买贵了,那之前购物的快感一下子变成了坏心情。

乐与饵,过客止。停止下来不是件好事,违背了动态平衡里的“动态原则”,因为“甚爱必大费”,大费会导致失衡。所以安逸也不是件好事。圣人的“闲闲”与“闷闷”,是对外不妄作,但在圣人自身,会“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战战噤噤,如履薄冰,永远在观察事物的平衡性有没有变化。

人对身体的平衡的感应,是本能。所以可以讲每个人都是有德的,只是这个德的半径就那么一丢丢。你要跌倒了,你马上会去纠正;你感觉身体不舒服,会想着去看医生,而实现“舒服”。所以有:修之于身,其德乃真。真真切切的感受。

由此,能明白“以身观身......以天下观天下”是在干嘛了。是在用事物自有、自在的平衡点(修德而认识到),来衡量当前事物的失衡,进而产生行动的方向性指导,来使失衡回归平衡。

如果,某个行为,其发展方向是偏离平衡,当然就会产生不善的结果。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最高层次的德,是没有对平衡性的考量。因为压根就没有失衡,事物一直是处于天然健康和谐的状态,当然是完美的平衡,当然是有德了。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打个比方,打坐修行的人,天天守着这具身体,生怕偏离了平衡。而这种守护,对静或者平衡的守护,本身就是一种扰动。所以比“上德”要低一个等级。

庄子讲“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知之人,同于静,而静亦乐得之,当然是清闲无比了。

五、什么是德善?

我们平常的争辩,也是属于这个道理与逻辑:

每个人都有一个认知,这是一个平静的状态,或者讲是自我平衡的。但与别人相遇,两者如果不一样,必然会发生冲突。我们的自我之心,是“自我”的平衡管家,那现在面对一些“失衡”的危险:来自外界的否定,本能行为当然是去纠偏-,以达到恢复平衡。人嘛,要么否定别人,要么改变自己。而改变自己是较痛苦的,因为涉及到一个“重建平衡”的麻烦。从经济性来讲,嘴硬否定别人,肯定比“改变自己”要简便得多,容易得多。

重建平衡,一种是妥协、屈服,另一种是:建德。建德若偷,是扩大认知半径、画一个大圆,把两个人的需求都圈进去。然后之前的冲突就消失了,对方感觉良好,主动回报于你。这种“不争之德”是在“求同”、统一,即“得一”。没有显著的行为表现,就像偷过来的一样。有点像“偷换概念”,当然我不是讲是为了辩倒别人,而是要让对方心服口服。“以德服人”的本义大致如此,可见“以德服人”不见得是让自己吃亏。

所以讲“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善者之德,是“德善”,是能包容与统摄对方的平衡标杆。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就是说,你遇到一个人或者一件事,你能马上建立一个圈,把你与对象都圈进去,找到两者的平衡点,于是有了“善解人意”。

圣人常善救人救物,因为他的“德善”够宽广,能承载所有的人与物。

六、道、德、仁、义、礼,五者是什么关系

道是平衡本身,后面四者都是达到平衡的方法论,也可以看作是治理的策略。但,从道到礼,影响力越来越薄,越来越有形,越来越刻意,越来越虚假。

1.自然之道静,道本身就是静,无名无形。人只能去效法接近,不可能成为“道”的本身,因为人有“身体”这个有形的束缚,只能从“虚其心”上用功。再怎么无限接近,也不太可能变成零。佛家有没有这么回事,我不法确定,我只说人话。

2.德,惟道是从,以静为宗,利他,不争。

3.仁,仁者爱人,大伙都去利他。但没有解决施仁的主体,也有“得”的需求。因为“不得”,所以有“争”,大伙都会去计算:我付出了多少,我得到了多少。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要“虚其心,还是要回到“德”上来解决。从这个逻辑看,金字塔结构是一个必然,塔尖必须是“德者居之”。

4.义,行为的边界。我们平常讲,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当失衡发生的时候,用惩罚的手段去恢复平衡。这属于“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5.礼,看到他人要怎么说话打招呼,行为之后要怎么表达,就是“伪装”。伪装促进了多样性。

七、老子讲“尊道而贵德”,他自己不用“仁义礼”吗?

当然要用,“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老子有一个原则,守正而出奇。能够防患于未然,未兆而先谋,这是最理想的状态。

当事物已经处于失衡的状态,那怎么办?难道用“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来感化他?

用常识想想,也不太可能实现吧。

仁、义、礼,有他们存在的价值。兵与法律,都是“义”的范畴,是一种纠偏工具,也是一种破坏工具,具有正与奇的两面性。当这种“义”无效时怎么办?

事物将进入更大的混乱,进而形成一个新的平衡,重新聚合成形。那么,能第一时间找到这种平衡的人,将成为“人王”。

最后,讲一个印证,关于《阴符经》的说理。

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

大概是这个意思:

大道之静,统摄支配了天地一切的发生;天地沉浸在这个“静”的约束之下,所以有“损有余而补不足”,天地是道的代言人;少阴则补阴,少阳则补阳,这样就能维持这种阴阳的动态平衡,因此所有的变化都是沿着一条必然的(不易之路)路在走。圣人效法这种规则,制定仁、义(律法)、礼(仪),来保持社会的平衡。但这些都是不究竟的呀,只是一种方便之法,终究是达不到“至静之道”的解脱完美(当平衡倒塌时,需要与时俱进地重新制定一些有形规则)。哎,众生皆苦,都是不得已。

后记:哎哎,老子就写了五千字,我一个“德”字就讲了三千五百字,丢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