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法泡制——九蒸九晒制作奥秘!

 见青黄 2021-03-04

九蒸九晒是常见的中药炮制方法,通过蒸晒等方式,纠偏药材药性或增加药物成分,从而更好发挥药材功效,该方法同样适用于保健食品制作,以充分发挥其药用与食用价值。 摊晒药材不可在雾天或雨雪刚过时刻,也不适合清晨霜露未散时段;摊晒可以持续数日,如果一天无法晒干透的可次日再晒,直至药材完全晒干晒透。具体细节因药材品种不同而不同,主要目的是为了纠偏药材药性或增加药物成分。

古法泡制——九蒸九晒制作奥秘!

药王孙思邈

九蒸九晒,是一个经水火锻炼,茵蕴运化的转化改性的过程,这不是化学反应可一蹴而就,不是分子裂解的机械思维可以理解的,是典型的中医思维。另外九为阳数之极,九制从数理上讲在于阳气推动阴质运转变化。这才是中医思维。

九蒸九晒的制法简称“九制”,很多古籍都有记载这种制法。蒸时为水,晒时为火,九次水火交融后,补而不腻、行而不滞、缓而不峻,可以久服。不惟黑芝麻,首乌、黄精等药材也通行此制法。 黑芝麻的九制之法不仅孙思邈,陶弘景、葛洪等也都记载过,但后世真正亲力亲为按照古法纯手工制作的人却并不多。

那么这种方法到底有什么奥秘呢?

我们先从制作方法上来了解一下

蒸通常指隔水用蒸汽蒸煮药材,而古人对烧火的材,盛药材的容器、蒸药材的水以及蒸药的节气时辰均有要求。

  • 比如对柴火的要求:

李时珍曰∶桑木能利关节,养津液。得火则拔引毒气,而祛逐风寒,所以能去腐生新。

《 抱朴子》云∶一切仙药,不得桑煎不服。桑乃箕星之精,能助药力,除风寒痹诸痛,久服终身不患风疾故也。

  • 比如对容器的要求:

容器多以陶器为佳。用水、节气及时辰等则视药性及药的用途(用于何症)而定,无法一一罗列。

  • 比如对水的要求:

在蒸药时一般是将水煮沸后转为小火再蒸6-12个小时(《本草纲目》记载:凡修事以水淘去浮者,晒干,以酒拌蒸,从巳至亥,出摊晒干。也就是从上午10点晚上10点),以蒸透为度,然后取出药材摊晒。

  • 比如对晒的要求:

不可在雾天或雨雪刚过晒药材,清晨霜露未散亦不适合。药材一定要晒干,如果一天无法晒干透的可次日再晒,直至完全晒干。

常见用于九蒸九晒泡制的药材有:

  • 槐角

隆冬,从树上把已干燥的槐角采下之后,清水洗净,晒干,除去杂质和灰尘,放在笼屉上,像蒸馒头一样加火热蒸。

蒸毕,晒干(所谓干,就是以不粘手为度)。这样连续热蒸九次(即所谓九蒸九晒)。

这时槐角已变成深黑色,这就是槐角茶。待其干燥之后,就可密封保存,留待饮用。

槐角

  • 黄精

生黄精具麻味,虽然无毒,但刺人咽喉,故一般不直接入药。制黄精的补益功效大于生黄精,制黄精,质地柔软,大概八九成干,富含油性,大大增加了补气的效应。

普通的黄精加工是将黄精晒至须根干脆易折,根茎内部由白变微黄稍软时,反复揉搓至须根脱落,根茎呈半透明、无硬心时,再晒干即可。

色黑的熟黄精(制黄精)就是九蒸九曝的。系将鲜黄精洗去泥土,除去须根蒸一日,取出晾干,晒一日再蒸,如此反复3~4次,直到内心现黑色,浊润时为止,取出晒干或用微火烘干。

《本草刚目》记载:单服九蒸九曝食之,驻颜断谷(大明)。 补诸虚,止寒热,填精髓,下三尸虫。

黄精

  • 黑芝麻

未制的黑芝麻含油量高,皮质硬,不利于消化。越细碎的食物越易消化和吸收,但芝麻本身粒小,机械很难将它磨成均匀的细末。

将芝麻九蒸九晒后(《本草纲目》记载:凡修事以水淘去浮者,晒干,以酒拌蒸,从巳至亥,出摊晒干。也就是从上午10点晚上10点),微炒,待黑色皮层完全破裂后捣碎成粉状,这就使得芝麻更易为人体吸收利用。

九蒸九晒黑芝麻蜜丸要经过蒸晒九次,炒香,粉碎,捶打等一系列复杂工序,经过九蒸九晒,黑芝麻里的营养成分充分分解,完全变成人体易于吸收的东西。而芝麻油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还有糖类、维生素A、维生素E、卵磷脂、钙、铁、铬等营养成分。中医认为,芝麻油的功效为延缓衰老,保护血管、润肠通便、减轻烟酒毒害、减轻咳嗽、保护嗓子、保护肝脏等作用。

黑芝麻经过柴火九蒸太阳九晒能扬长避短,可以充分发挥黑芝麻里蕴含的能量。经过九蒸,其营养成分充分分解,变得十分易于人体吸收。经过九晒,黑芝麻又获得大量来自于太阳的纯阳之气。古代中医认为正是这股天地间的纯阳之气,对人体大有裨益。

  • 地黄

地黄柔润多汁,其性凉而不寒,最能濡润阴血,九蒸九晒之后,色黑如漆,味甘如饴。正符合肾的色黑,质腐,主五液,主封藏,主阴津之特质,故为入肾补肾不可替代之要药。

阳化气阴成型,阴静阳动,气为血帅,生地黄濡润清凉功著,补养力逊。先人发明的九蒸九晒炮制法,通过水火共制(曝晒为火制),蒸法促其腐熟而有补阴血之功,曝晒则吸收天地阴阳之气,使生者变熟,阴而不凝,濡而不滞,无凉遏之弊,有流动之能,正符合肾之“阴中涵阳”特征。这与补阴药中加行气温化之味的配伍原则同理。

据称,有人按九蒸九晒标准制法制成的熟地,配制六味地黄丸,服用后自觉腰肾之间有股茵蕴温和气机流动,效果非同凡响。本人未曾亲验,期待中药研究机构,能给出确实可靠的结论。

古法泡制——九蒸九晒制作奥秘!

地黄

九蒸九晒,主要来说是两方面的作用:

1、降低药物的粘稠性质,让药物变得容易吸收。我们都知道,无论再好的食物或者药物、补品,吃到肚子里,最重要的就是吸收。只有有效地消化吸收,它才能起作用,才能补身体;如果消化吸收不了,堆积在身体里面,就是毒素,对身体是有害的。而补药,很多都是“滋腻”的性质,粘稠的、油性大、不容易消化,更不容易吸收。现代人基本上都脾胃虚弱,粘稠的东西很容易堵在身体里,变成毒素。而经过九蒸九晒之后,就软烂了,大分子的油脂、蛋白质也分解成了小的分子,普通人都能够比较容易的消化吸收了。

2、分解药物里的毒性和杂质,使药性更纯更平和。古代的中药,以“性、味、气”来描述功效和性质,认为九蒸九晒之后,药性更纯粹。用科学来解释,黄精里的毒性,在长期反复蒸煮后能够分解。九蒸九晒后,药物的毒性得到控制,药效更纯,服用更安全。

问:为什么老人到老了之后,会出现弯腰驼背?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

答:肾是作强之官,膝是肾之路,腰是肾之腑。肾主骨,其华在发,开窍于耳,肝主筋,其华在爪,开窍开窍于目,伤精即是损害肝脏。肝升发由肾协助,二者为涵养和疏泄的关系,一般肝肾病同时出现,人老后,肾精不足,亏损严重,也会导致肝血不足,出现以上症状。

肾精相当于树根,五脏六腑相当于树干枝叶,树根可以滋养树干和枝叶,因此可以填脑髓,长肌肉。填脑髓能增强创造力,领悟力,变聪慧;长肌肉实际上是让脾胃恢复正常运行,自然长肌肉。

人体正气不足就是阳气不足,根本为肾精不足,这样邪气入体,百病从生,经常吃九蒸九晒制作的药物或食物后,精气充足,百病自然消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