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在八年级同学集会上的讲话

 W行走在人世间 2021-03-05

在八年级学生集会上的讲话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是八年级同学本学期的第一次集会,在这次集会上我想讲这样三个问题:一是如何正确认识八年级?二是学校为什么要为八年级同学召开这次会议?三是学校对八年级学生有哪些要求和希望?

一、正确认识八年级的学习生活。八年级承上启下,既是一个追赶超越﹑爬坡过坎的时期,也是一个两极分化﹑迷惘沉沦的时期。这是因为,初二学生有了一定的优越感。他们没有了刚进入初中的新鲜感,也没有中考带来的升学压力,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对学校和教师的不断熟悉,部分学生不再对家长、教师言听计从,而是有了自己的主张和见解,自主、独立、反叛意识日益增强。再加之,尽管家长希望子女成龙成凤心切,但看着孩子已经适应初中生活,为了减少与孩子的矛盾冲突,就可能有意识无意识的放松对孩子的教育管理。实际上,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都会存在“松一松,降一降;抓一抓,上一上”的现象。

相对于初一而言,初二的知识内容要深得多、难得多。有一定自制力的同学,会发展为乐学、会学者,在初二进步很快,成绩由中等上升为优秀。部分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存在畏难情绪,对学习失去兴趣,将心思用在学习之外,成绩迅速下降,并陷入恶性循环。所以,很多带初二学生的老师经常说,八年级是一个分水岭,是整个初中三年最为关键的转折期和分化期。

       二、我们为什么要召开八年级学生会。面上看起来,是因为县上的考试。按照惯例,本学期县教育局会安排一次八年级教育教学质量监测活动,时间大概在十二月底。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必须对这个事情有一个大致的计划,提前动手、早做准备。其实质的、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我们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尤其是处于重要分水岭的八年级学生负责。我们要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生存。这是我们召开本次八年级学生机会的最主要的原因。学会学习只是我们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个目的,一个主要目的。

至于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在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段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写给孩子的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用功读书,这就是我的第三个问题,就是关于学习,学校对我们有哪些要求?

三、我们对于八年级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哪些要求?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学会带着兴趣,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听课。根据课程表的安排,有针对性地预习弱项课程,预习时要弄清下一节课的内容,其中哪些是清楚的,哪些是模糊的,哪些是不懂的,由此确定出听课的重点。课后进行总结,归纳出所讲知识的框架,然后做相关练习和辅导。

其次,要做好课后温习及巩固练习。每次听完课后,阅读一些相关的辅导资料,做一些相关的习题。现在的辅导资料很多,寻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情况的辅导书。如果不会选择,可以咨询以下老师。在这里,我要申明一个观点,那就是坚决反对购买全解之类的书籍,因为我认为,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全解类的图书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上课前的预习,如果借助这些资料,那无疑是投机取巧;在上课的时候,课本上的知识点老师大多都会讲到,不需要你们来订正;在课后,就是某些题不会做,可以查到某些题的答案,你也不一定会仔细看,就是看了,你也不一定看得懂,就是看得懂,你也不一定仔细分析,寻找规律。至于说真的有问题,就一定要及时请教老师,至少老师会详细的告诉你,这道题的原因、结果,并会结合你的实际,对你进行举一反三,强化提高。所以,我希望大家如果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就一定要按照我的要求去做。

最后,要正确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初中二年级抓孩子的学习习惯是第一位,有了好的学习习惯,到初三的时候,孩子就相对容易冲刺上去。在这方面,尤其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1、处理好“审题”与“做题”的关系。很多同学做题没思路,经常是老师一讲就懂,自己一错就错,主要原因老师在讲的例题都是基本题型,课后练习的是综合题型,需要用已知条件中推导出新的条件。而这些同学缺乏良好的审题习惯,对审题重视不够、匆匆一看急于下笔,已知条件读不全、读不懂,自然就是一做就错。所以要处理好处理好“审题”与“做题”的关系,要吃透题目的条件与要求,更要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之后再去着手做题。

2、要处理好“会做”与“得分”的关系。一些同学在考试中,经常出现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结果是成绩令人大失所望、大跌眼镜。对于这种卷面上大量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就需要我们改变自己“重思路,轻步骤,不计算”的不良学习习惯,要重视步骤的书写,用心书写过程,通过准确、完整的推理和精确、严密的计算,将解题思路转化为得分点,确保“会做”的题能“得分”。

3、要处理好“勤学”与“高效”的关系。有些同学认为勤学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勤学,但是方法不对头、南辕北辙,就会事倍功半;只有方法对头,劳逸结合,才能事半功倍。学习好的学生有个非常相似的学习习惯:那就是学会归纳总结,不断总结积累,能够把一本书由厚变薄,又能把一本书由薄变厚,这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结果。

路遥先生有一部重要的作品《早晨是从中午开始的》,那是因为路遥先生坚持不懈、勤奋努力、通宵达旦进行文学创作,路遥先生付出了、成功了,《人生》《平凡的世界》是他留给世人最为宝贵的财富。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每个人都为自己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世界,成功不是靠幻想、不能运气,更不能靠天上掉馅饼,成功=自信+勤奋努力+正确的方法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有没有?

我们今天的集会是一次战前动员会,也是一次誓师会。听到大家铿锵有力地的回答,我很高兴,请同学们一定要记住:中考从八年级开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