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关于“道”、“一”和“中”

 心理咨询诊所 2021-03-05

作者:龍雲之子

前言

“一”和“中”字,经常被古人借用来表示“道”,说明这三个字有着必然的关系。必须搞清楚这三个基本汉字的本意,利于我们理解2500年前《老子》所讲的道,利于中华后人真正明白中华正道。汉后缺乏社会实践的文人关于《道德经》五花八门的解读,网络上各种奇谈八卦,都在误导后人,须予以澄清,回归中华正道。下面以科学理性的思维,再读帛书《老子》,重新诠释“道、一和中”的真意。关于“中”的论述,读者可以回顾《元贞之道》的前文。

《老子》关于“道”、“一”和“中”

一、老子讲“道”

帛书《老子》德经在前,道经在后。老子是先讲“德”,即人的认识,然后再从人认识论的角度来定义这个“道”。

《老子》说:“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由于人认识的局限性,可以用语言描述(道)的“道”或用文字命名的“道”,都不是恒一不变的“道”。“无”和“有”是“道”的两个最基本的概念,“无”,是名万物之始,“有”,是名万物之母。“道”就是描述万物的“无中生有”的规律和认识,世界上一切生物都是从无到有,一切新生事物都是从无到有,这个“道”可以涵盖自然界的一切,所以道“曰大”,是自然的“大道”

《老子》说:“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无”和“有”都是人对事物存在的认识(欲也),是人从两个不同的视野来观察和描述事物的存在,微观为“”,宏观为“”。现代物理学也是从微观和宏观这两个视野同时认识世界的存在。

现代微观物理学,原来人看不见摸不着的基本物质粒子,通过科学仪器的观测和验证,人们有了分子原子等粒子的认识。“恒无”,就是继续微观细化探究,从而诞生了现代量子力学,量子研究发现这些粒子是由“无状之状”的能量“波”形成,“波”即“无”,能量即“无”。“恒无”就是不断微观细化的过程,微之又微,“无”之又“无”。

现代宏观物理学(天体物理学),是宏之又宏,“有”之又“有”,即“恒有”,是人类不断探知广袤宇宙的认识过程,现代天文学的“恒有”研究,人类有了宇宙“黑洞”的认识,物理学家对黑洞的认识也是“玄之又玄”。真如《老子》所说“两者同出,异名同谓”,老子名“无”,现代名“波”;老子名“恒有”,现代名“黑洞”。

这是人对事物客观认识()的门户,是《认识论》,是人类史上伟大的哲学巨作。

二、老子讲“一”

《老子》说:“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计,故捆而为一。一者,其上不攸,其下不惚,寻寻呵不可名也”。事物客观存在,但以当时人的科技和认识水平,看又看不见(),听也听不到(),摸又摸不着(),是人体感觉系统无法计量的“无”,将这三个“无”的认识集合()在一起,暂时定义为认识的版本“一”。这个“一”(1.0版本的认识)人还是不可描述()。所以《老子》说:“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 人对事物的初始混沌认识,复归于“无物”,既无形状又无物象,这是人对事物认识的惚恍状态(Ver1.0版本),在时间轴上也不知何为首何为后。接下来《老子》讲“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以今天人类的科技理论和认知水平(执今之道),应用当今先进的检测手段(御今之有),对古代的同一事物的认识进行再认识,就会有一个新的认识,原来初始的认识得以进一步提高(以知古始),即Ver2.0新版本认识,这就是所谓的“道纪”。原来老子是说“道”是有版本迭代更新的,是讲人类认识的不断升级迭代过程,“道”不是一成不变的,非恒道也

以前读《道德经》时,一直就不明白老子讲“道纪”含义,再读楚帛书《老子》,恍然大悟,原来是《道德经》将“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篡改为“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一字之差,面目全非。这些无知的文人真是愧对中华祖先啊,误导中华文化2000年。庆幸的是,残留在蛮夷之地的楚帛书《老子》,还留有这个原本的记录,让我们中华后人还能够重新找回中华文化之本。

三、老子讲“中”

《老子》说:“道之物,唯恍唯惚。惚呵恍呵,中有象呵。恍呵惚呵,中有物呵。幽呵冥呵,中有精呵。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人对天地自然初始的认识是混沌的(唯恍唯惚),虽然恍惚不清,但中有象呵,可以用“中”来测量日影之象啊;中有物呵,可以用“中”测季风风向啊;中有精呵,可以用“中”测太阳阳气大小啊,即太阳的能量(阳之精),在夏至日阳精最强,冬至日阳精最弱,其精甚真,而且每一年中都会重复准时出现在夏至和冬至日,其中有信呵,具有可重复性和准时性,即为“信”。

人对天地自然的最早认识“道”虽然“恍惚”(无态),但可以用测量工具来量化“道”,用科技的仪器“中”验证这个“道”,今天的“钟表”和现代科技测量仪器,都是源自这个“中”。用“中”来验证和测量“道”,这是人类科技之源啊。而缺乏实践和科技思想的文人,却把帛书《老子》的“中有象呵”篡改为《道德经》的“其中有象”,把代表科技的检测验证手段“中”,曲解为代表方位的“中”,文人们真是误国啊,致使中华科技思想停滞了。

《老子》说:“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老子在强调,所有的“道听途说”,一堆人“巴拉巴拉”胡扯,不如用“中”的实验来验证,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中国人的“中”,是科技之“中”,是从“无”到“有”验证的《实践论》啊,一切科学理论的假设“无”,必须经过“中”的验证和理性的推理,才能证明为科学理论的“有”。

“无中生有”是中华之正道,此“中”非彼“中”,是中华科技之“中”,是中华民族的科技之神,是实践之“中”,是中国人世世代代要坚守的“中”啊。

结 束 语

帛书《老子》德经在前,道经在后。老子是先讲“德”,即人的认识,然后再从人认识论的角度来阐述“道”。而《道德经》却是颠倒乾坤,道经在前,德经在后,说明后来的道家传人也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已然不知《老子》是在讲哲学。

不懂“中”的本意,文人们就不会有《实践论》的认识,本本主义、教条主义还在中华大地上盛行,不合时代和中国实际的条条框框,还在被奉为至宝。中华文化要复兴,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努力,冲破桎梏中国人思想的内外障碍,重归中华文化之本。

人对世界的认识都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一”是人认识世界的初始阶段,即“道”的1.0版本认识,这时状态为“无”;经过“中用”的验证和时间的检验,就“有”了“道”之理论,依此理论可以指导人类的社会实践;在新的实践过程中,科学家(圣人)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有了新的“假设”之“无”(2.0版本),再经过“中”的验证和实验,有了新版本的“道”之理论,这就是《老子》所说的“道纪”;随着人类科技和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否定之否定,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在螺旋上升,一步一步逼近那个永恒不变的“道”。这是一部人类文明的科技进步史。

汉独尊儒后,中华文化偏离了正道,仅在北宋周敦颐的“理学”,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和后来的船山学说,有道的回归迹象,乾隆帝在岳麓书院题匾“道南正脉”,说明乾隆帝还是懂中华大道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