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岸东移,见证浦口城600年繁华巨变

 我是五片云 2021-03-07

城中设有“应天卫”,曾有七个城门

江岸东移,见证浦口城600年繁华巨变

  □ 李敬宇

  长江自西向东,流到芜湖,打了个折,改为由南向北,稍偏西南-东北方向,一直到南京才又转而向东。所以,这一段长江又有一个别称,叫横江。因此,南京和浦口以长江划界,就不再是江南江北,而成了江东和江西。

  江北新区成立已经五年多了,老浦口地区正是江北新区的一部分,成为其中的一片热土,发展势头迅猛。这片濒江之地,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蜕变?

  历史上有两个“浦口镇”

  历史上有两个浦口镇,虽然名称相同,其实是两个不同的地理概念。

  上世纪八十年代,浦口区的行政区域包括“三镇五乡”。“三镇”即浦口镇、东门镇和南门镇,“五乡”则是三河乡、顶山乡、沿江乡、盘城乡和永丰乡。如今这些区域都已划入江北新区的版图。这个区域或可称为“老浦口”。老浦口分为南、中、北三块。北部是永丰、盘城和沿江三个乡。中部是东门镇、南门镇以及顶山乡的一部分。南部是浦口镇、三河乡以及顶山乡的一部分。其中,南部的大部分区域属于江岸东移形成的土地;中部曾经有一座城池,但如今已不复存在。

  由清人侯宗海、夏锡宝纂辑,成书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的《江浦埤乘》,对浦口城有如下记载:“浦口城,即隋晋王城旧址。明太祖定都金陵,以浦子口扼吭南北,钳制江淮。洪武四年八月,命指挥丁德筑城,设应天卫于其中,后增设龙虎、武德、和阳、横海等卫。”

  浦子口又称浦子市、浦口镇,即浦口城。《江浦埤乘》记载:“浦口镇,在治东二十里,即旧县治。东晋为宣化镇,隋为六合镇,元为浦子市。隋晋王广筑晋王城。明太祖亦筑城于此,设卫置县。地为南北孔道,水陆交冲,街市喧阗,商贾辐辏,往时人民最称繁庶,今则十不得一二焉。”这里所说的“治”,指的是江浦县城,即今天浦口区行政中心的江浦街道。而作为“旧县治”的浦口镇,即浦口城,也就是东门镇、南门镇一带,属于老浦口的中部地域,它区别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南部地域紧挨长江的浦口镇。

  从“晋王城”到“浦口城”

  2005年出版的《浦口区志》记载:“隋开皇八年(588),隋文帝杨坚为灭陈统一中国,命其子晋王杨广率兵50万伐陈,大军至浦口桃叶山下,因长江阻隔,无法过江,遂命士兵在桃叶山下筑城屯兵,城址在今泰山镇泰山新村和东门镇一带,后人称此城为'晋王城’。”

  明太祖朱元璋在这座旧城的原址上,扩大范围,于洪武四年(1371)兴建浦口城,目的在于拱卫长江对岸的明朝都城南京。1995年出版的《江浦县志》记载:“明洪武九年(1376),六月,置江浦县,属应天府,县治设于浦子口城。洪武二十四年(1391),六月,迁县治于旷口山(今珠江镇凤凰山)之阳。”

  就是说,从朱元璋1371年兴建浦口城,到1376年置江浦县,浦口城成为江浦县的行政中心,再到1391年江浦县行政中心迁址旷口山,即如今的江浦街道,前后仅二十一年。此间以及之后的一度时期,应是浦口城“人民最称繁庶”之时,时光流转到数百年以后,到清朝,其间居民已是“十不得一二焉”。

  隋朝的晋王城系土坯所建,相当于一个土围城,在浦口桃叶山一带。桃叶山又称晋王山,即今天位于南京长江大桥北端泰山新村的宝塔山。时光流过七八百年,由于长江下游地区多雨,这个土围城早已不存在。然而后人在桃叶山上为纪念杨广所建造的晋王祠和晋王塔,却保留了许多年。

  南宋绍兴七年(1137),宋兵在浦口东门地区一带也修筑过城墙。因彼时该区域名为宣化镇,故有宣化城一说。但该城同样也是一个土围子,并未留下什么遗迹。

  浦口城中的“应天卫”

  对于1371年朱元璋兴建的浦口城,《江浦埤乘》有如下描述:“城周十六里有奇,门凡五,东曰沧波,南曰清江,西曰万峰,北曰旸谷,南有便门曰望京。弘治、正德间,清江、望京全陷入江。”而这几个门,就是我们所称的东门、南门、西门和北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东门镇、南门镇,也是由该地域所在的方位而得名。南门镇目前尚保存了几处旧城的断垣,而东门镇的沧波门,至今还基本保留着。

  明朝最初所建的城垣,是基本接近于圆形的椭圆形城围,如同斜立的鸡蛋。东门、西门和北门皆依山而建,唯有面向东南的南门和南便门,即清江门和望京门,以及与之连接的城墙,其地势低夷,早在隋朝建城时,这一带还是长江水域的一部分,因此为日后江水回侵留下了隐患。

  在建造浦口城之后,朱元璋在城中设置了“应天卫”。彼时南京名曰应天,应天卫的设置,其目的即在于保卫长江对岸的明朝首都。因是一座新建城池,或许是东门一带在地理上更靠近昔日晋王城的缘故吧,东门一带的手工业即刻发展起来,而江浦县衙,那时候也设于东门一带。自明洪武九年(1376)起,朱元璋又先后在浦口城内分设了“五卫”,即龙虎卫、和阳卫、横海卫、江淮卫和武德卫,每卫有将士五千人左右。其时南京地区共设有四十九个卫,而在浦口城内就设置了五个卫,足见朱元璋对江北一带安全警戒的重视。

  老浦口东门一带的繁华,便是从那时候发展、兴盛起来的。据说有明一代浦口城的东门地区,算得上全国的经济中心之一了,主要体现在手工业的高度发达上。经历了六百余年,东门染坊的建筑,至今仍完好地保留着。有建筑学家指出,东门染坊是南京现存唯一的、前店后坊式的手工业染坊建筑。这得益于当年东门地区的两条泉河,一名清泉,一名碧泉,两股水源水质甚好,最适于织染绿色缎子,所染的绸缎纯正柔和,手感极佳。《江浦埤乘》记载:“清泉、碧泉二水宜染绿,色鲜而耐久,故康基田《碧泉记》谓'浦绿甲天下’。又宜染青,濠、泗间人捆载转售,谓之京青。”文中所提到的康基田,是清朝的堪舆家。明清时期极负盛名的东门“京青布”,几百年间占尽了风头。围绕着两条泉河,东门一带仅染坊,就有二三十家之多。此外,布店、米厂、茶叶店、酱园等手工业作坊,杂陈其间,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

  浦口城围拥有七个城门

  由于“斜立的鸡蛋”的东南部地势低夷,昔日本来就属于长江的一部分,所以江水反复,又浸没了这一片后生的陆地,也不能算是太大的意外。

  此间,明朝官员曾有过动议,拟撇开原城墙东南一带已入江的部分,重建并修补浦口城。但考虑到改变原线路,会拆除大量民居,耗资甚巨,同时也难以保证江水的再度逼侵,这一计划便迟迟未得实行。百年间,浦口城一直处于“半壁江山”的尴尬状态。

  直到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由大司马黄克缵正式提出修建城墙的计划,得到朝廷的认可,并付诸实施。自1617年秋至次年夏天,历时近一年,新的城墙对接、补建工程完成。

  这延绵数里的新城墙,被迫回缩,将江流侵占的地方让给长江,改由原城围的中线,即浦子山上的中敌台一线,依山而建,并且在新的城墙线上开辟了四个城门,由东门到西门,即由东北到西南方向,依次为攀龙门、广储门、金汤门和附凤门。如此,“鸡蛋”似的城围已被削去了约一半的土地面积,成了一个长长的烧饼的模样了,却比原先多了两个城门,成了七个城门。

  清朝以降,浦口城逐渐颓败。虽然朝廷也作了几次修复,无奈兵事繁多,浦口城又地处要塞,数度遭受破坏是不可避免的,其规模与完好的程度,远不及当年明朝所建的城墙。此间,因战事所需,浦口城的部分墙砖被拆除,运往镇江。此后,津浦铁路的开工建设,使得铁路线穿城而过,相当于有计划地拆除了浦口的部分城墙。上世纪八十年代,南京市及浦口区的考古工作者对老浦口进行探访,发现在许多老百姓的家里,包括前后院落,造屋建院打地基,甚至盖猪圈、垒鸡窝,所用石材有不少都是浦口城的城墙砖。

  浦口江岸产生东移

  长江浦口段,即浦口码头、南京长江大桥一带的江面,如今与江对岸的宽度距离大约为1.5公里。隋晋王杨广于开皇八年(588)前后在浦口筑城时,长江在浦口段的江岸线远非今天这样,而是往西,距离如今的江岸线起码3至4公里,其走向和现在的江岸线大致相同,即西南—东北方向。就是说,先前浦口段的江面宽度,大约在5至6公里左右,是如今江面宽度的三到四倍。由此推断,不只是长江浦口一段,整个长江下游段的江面,那时候都比较宽展。

  昔日老浦口一带的江岸线,由东北朝西南方向延伸,其岸线,应是泰山新村的宝塔山,即晋王山,到东门的平山,再沿山脚前行,到浦子山,即点将台,然后延伸到老浦口的西门,再沿山脚一路往江浦地区伸展过去。也就是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作为“三镇五乡”的浦口镇、三河乡以及大半个顶山乡,也即老浦口的东南部地域,那时候还浸泡在长江里,属于长江的一部分。

  长江浦口段的江岸线自何时开始东移,准确时间难以说清。自隋开皇八年(588)在晋王山一带的西线建筑土城墙,到明洪武四年(1371)兴建浦口城,该城池向东、向南扩展,城墙的东南一线已扩伸到原先长江的水域中。无疑,这数百年间,有一个泥沙沉积,陆地自西向东压缩长江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缓慢的,日积月累的,同时也是不被官方注意的。泥沙沉积的结果,是大片地域成了圩地、湿地,其间芦苇丛生。事实上,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老浦口的南部地区,还保留着大片的芦苇地。

  长江浦口段江岸线的东移,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即该段江面上,曾有一片凸起的沙洲。2008年出版的《顶山街道志》记载:“吉庆村,该村在宋代以前为长江滩地。”又载:“平原,分布在顶山街道南部,顺长江东西走向,沿江洲地,由长江泥沙堆积而成,分布在石佛、大新、五宫、南圩、北圩等村,其土地地势平坦,海拔5米-10米。”上述文字所记载的长江流向是“东西走向”,但其实,这一段长江已明确显示出南北走向,所以,该长洲的走向也应该与江面的走向一致,呈南北向稍偏西东的方向。而在陆地形成前,浦口江岸线与该长洲之间,早先是江面,后泥沙逐渐堆积,使得长洲与长江浦口沿岸连接起来,江岸线东移出石佛、大新、五宫、南圩、北圩等大片的土地。该片地域,在浦口城的东南位置。

  由此可见,老浦口东门、南门一带被称为浦口镇的时候,后来濒江的浦口镇还属于长江的一部分,尚未形成真正的陆地,其高处,便是长洲之所在。

  浦口火车站、浦口码头一带,即旧时长洲的东边一线,应该就是长洲上最为高凸的地域。后来江水逐渐退却,沙洲与西面江岸连成一片,但潮涨潮落,其间水患繁生。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浦口镇的几个居民区夏日还时常淹水,南门地区地势低凹处,淹水亦十分严重。自浦口码头向南或向西,公路上有明显的下坡道,可以透现出原始沙洲边界的痕迹。《江浦埤乘》称这一大片地域“洲濒大江,支流环隔”,活脱地写照出当年浦口洲岸生成不久,长江在江左一带形成数道支流,其荒蛮恣肆的景况。

  成为江北新区的一部分

  长江沿岸一带浦口镇的兴起,是伴随浦口火车站的开建发展起来的,包括居民的大量拥入。这片新生土地上的居民,大多是从北方、内陆而来,目标也很明确,就是为了从事与火车站、铁路各部门、港务、码头等行业工种有关的工作。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南京长江大桥兴建,湖北、重庆的建桥工人来到浦口,并安顿下来,老浦口又多了一股新力量。

  乌飞兔走,沧海桑田。拥有六百多年历史的浦口城旧貌,如今已基本消失殆尽;近代建筑浦口火车站和当代建筑南京长江大桥,取代了浦口的老城墙,成为这片新生土地上的地标性建筑。旧的繁华已去,新的繁荣正如潮水一般涌来。江北新区成立已经五年多了,老浦口地区作为江北新区的一部分,作为其中的一片热土,发展势头迅猛;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浦口火车站以及周边建筑,目前正依旧还旧,打造具有民国风情的成熟的江边景观;南京长江大桥也刚刚修葺一新,更加靓丽。(作者系南京市文联签约作家,获南京市首届文艺创作基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