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玉霞:生活就是这么真实!

 安蓝2021 2021-03-08

残疾人入户散记

在一个屋子呆得久了,该去别人的房里看看。一条路太熟悉了,换条道走走,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平时只在办事的大厅看着人来人去,各办着各的事,没有深入的交流,只有程序化的流程,日子云淡风轻地过去了。

今天跟同事去残疾人家里入户,指导康复器材的使用。进一家有一家的感想,出一家有一家的收获。老弱病残是真正的弱势群体。病了,外面的阳光再灿烂,屋内却阴沉得让人窒息。

一位脑梗病人,眼睛大睁,没有光彩。嘴唇紧闭,逼不出一个字。四肢僵硬,没有一度的弯曲。直戳戳地躺着。老伴给他做着康复训练,一推一放,一抬一弯,好似对着一个物件。她平静的没有一丝表情,他安静的好似一根木头。老伴腿残疾,下不了楼,买个日常用品得靠亲戚。她一天主要任务就是给丈夫做康复,没有交流,没有情感,但丈夫的退休工资是他们活下去唯一的生活来源。

生活就这么真实!

我们出门时,她哐地一声把丈夫推倒在床上,一跛一跛送我们,我回头看床上,没有一点声息。关上了门也就关上了外面的世界。把死一般的沉寂留给了一个腿有残疾的女人和患脑梗病的男人,而不是一对夫妻。

下楼又上楼,敲了几分钟的门,听见有人应声,却不见开门。足足等了十分钟,我再去敲门,发现门开了一条缝,“可以进吗?”我问。一位男子弱弱的声音传来:“你们进吧。”开门进去,病歪歪的一位男子扶着门口的洗衣机站着,大口地喘气,一脸的蜡黄。他让我们先进,他歇会。

从门口到小小的客厅仅有几步的距离,他慢慢挪着,一寸一寸地挪着。我们要扶,处于男人的自尊,他不要。几步距离,他挪了很久,我们的心也缩了又缩。往沙发坐这么简单的动作,他额头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

“家里只你一个人吗?”同事问,他说:“媳妇去饭馆打工挣钱了。”他就这样一天又一天守着日子。

今冬无雪,天湛蓝,阳光也出奇得好,但走在入户的路上,我感觉这个冬天比往年冷了许多。

心急的人总不想拖拉,入了一家又一家,幸福的家庭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进了七八家的门,只有穿红毛衣方格裙子这位大姐,让我沉重的心里有了些微的放松。

屋漏偏遭连夜雨,腿有残疾的她,视网膜又脱落,双眼失明,摸索着过着日子。她说,自从眼睛失明后,丈夫形影不离照顾了七年。今年,全市搞创城,他们夫妻俩在路边的小摊也摆不成了,儿子上大学的费用没有了着落,丈夫只好去外地打工,养活他们一家。

她眼睛看不见,腿也残疾,自从丈夫去外地之后,她没下过楼,日常用品是小姑子一周买一次,日子就这样慢慢地过着。

我打量着她干净的家,三角梅开着粉红色的花,电视柜上还摆着一个纯白的洋娃娃,冰箱上放着一束干梅花,窗明几净,还有几盆绿植叶浓绿,枝茂盛。厨房,卫生间都擦得一尘不染,各样物件摆得整整齐齐。

任谁都不相信这是一个双眼失明腿有残疾女人的家。

我看她打扮得漂漂亮亮,梳着马尾巴,艳红的毛衣,方格的裙子,笑意盈盈的。“你喜欢穿裙子?”我问,她笑着说:“腿不好,穿裙子能遮点丑。”她自己看不见,但把美还要留给别人。

她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守着一屋子的阳光,护着一屋子的爱。

我们入了七八家,就是这样的情形,七八千的弱势群体又该是怎样的一个景象,不敢想。

大街上车流穿梭,行人匆匆,各奔向各的目的,表面上风平浪静,但是若打开一扇扇门,也许每个人的心里都是暗流涌动,一个又一个弱势群体的日子更是浊浪翻滚。

作者简介

陈玉霞,甘肃靖远人,白银市作家协会会员,喜欢文字,散文随笔散见报刊杂志,其中《八年,雪花飘过》获得“中国梦,我的梦,自强梦”甘肃省残疾人励志网络征文一等奖。一直在追寻,寻找一个灵魂的伴侣,那就是中国的方块字。

用心甘情愿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

 承接各种软文、硬文,影视剧本创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