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DHD专家巴克利教授:养育多动症孩子的十四条原则

 长沙7喜 2021-03-09
图片

国际知名的ADHD专家巴克利教授,在他的《如何养育多动症孩子》中专门有一个章节,讲述了抚养多动症孩子的14条指导原则。

这是他以自己30多年的教学和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基本原则,为多动症孩子的家庭和学校管理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01

给你的孩子更多的即时反馈和影响;

当多动症的孩子认为他们面对的事情很枯燥、无聊或者不会得到奖励的时候,他们就可能会去做别的事情。

如果你想让他们坚持做一件事情,你就必须在任务进行过程当中设置正反馈,让任务变得对他们来说更有吸引力。同时也要设置轻度的负反馈,以应对他们放弃任务的情况。

鼓励和表扬会带来很大的效用,但是很多时候,对于多动症的孩子单纯的表扬并不足以激励他们去坚持完成任务,所以可能需要额外的强化物。我们可能需要给他制定一个规则,赢得代币的奖励或者是积分。

不管是什么样的反馈,你都需要非常快,越快作出反应,对改变他们未来行为的作用就越大。

02

给你的孩子更频繁的反馈;

多动症孩子需要得到的反馈,不仅要及时快速,还要高频率。

有些家长和老师都说,我有夸这个孩子呀,怎么还是不听话呢?你要想想,你夸得够不够多呢?

对于多动症孩子来说,他们需要的是大剂量的夸奖。

这当然会让养育者非常的疲劳,可是,在时间、精力允许的情况下,还是需要尽可能的这么去做。尤其是当我们想要改变一些非常顽固的不良行为的时候,更应该这么做。

比如说他只需要花20分钟就能做完作业,可是他磨蹭了几个小时都没有做好,那与其等到几个小时之后再惩罚他,还不如让他知道,他每做一道数学题他就能得到一个积分点,然后把若干的积分点累积起来,他就能够得到一次奖励。

我们也要为完成作业设定一个时间限制,比如说定了20分钟,那到了规定的时间没完成就可以扣掉一个积分点。

在孩子写的过程当中,我们也要不断对孩子进行表扬,在最后计算积分的时候,也要对他们说一些鼓励的话。

03

施加更大的更有力的影响;

一般人的心目当中,不应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频繁使用物质奖励,因为这可能会影响孩子做这件事情的内在动机。

比如读书可以收获阅读的愉悦,学会了一项新的工作或者技能会有自豪感。

但是,这样的内在动机,对于优化多动症孩子的行为,还是不够的。

因为他们在生理上自我激励能力的不足,这其实也是执行功能当中的一种,所以需要父母增加对他们的表扬。有时也需要一些物质的奖励,来鼓励他们做出好的行为。

04

在惩罚前先给予奖励;

通常情况下,多动症孩子的父母会比较依赖使用惩罚,对于普通孩子来说,可能会比较有效,因为这些孩子只是偶尔接受一些惩罚。可是对于多动症的孩子来说,因为他们做错事的几率太大,所以他们得到的是大量的负反馈。

有研究表明,比起其他孩子,多动症孩子随时准备接受惩罚。所以要改变他们的行为,给他们更多的惩罚是难以奏效的。

有一条原则是,在给予负反馈之前先给予正反馈。

从鼓励和奖励开始,我们就会告诉孩子你希望他做什么,而不只是他不应该做什么。

巴克利教授在他的书中给了一个建议,每给2~3次奖励或是表扬才能给一次惩罚。

在我个人的应用当中,我认为这个比例还应该增大。我比较接受正面管教的理念,认为惩罚应该是最后被动用到的手段。

05

在必要时外化时间和拼接时间;

多动症的孩子是一些“活在当下”的孩子,他们对于时间的概念很不敏感。

所以。如果我们想让他有时间管理能力,我们就需要把这个时间的提醒装置,变得更加的明显。

我以前曾经给大家推荐过一个计时器,我家里就买了一个超大号的。可以在一个小时之内任意设置时间。而且,红色和白色的表盘颜色非常鲜明,对比很强烈,这对于孩子来说很能吸引注意力。

图片

再有就是拼接时间,其实就是我们以前一直在讲的,把大的任务分解成小的任务,然后像砖块一样,把每一个小模块联系起来。

因为如果不用这种方法,孩子可能会因为畏难情绪,把这个任务拖到最后一分钟再去做,而这样往往是做不好事情的。

06

在执行点外化重要信息;

这个所谓的“执行点”就是我们需要让孩子完成某项任务的地点或者是时间。

多动症孩子的工作记忆受损,所以他在完成一些任务的时候,很难记住需要的信息和项目。

我们可以把这些信息用明确的方式给他提示出来。

比如说我们在写一道题的时候,需要先读题,圈出关键字,回答问题,然后检查。

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用卡片给他写出来,放在他的书桌旁边,这样他在学习的时候就可以看到醒目的提示。

再比如说有人要到家里来玩儿,我们可能就要在孩子的朋友登门之前,跟孩子再重温一下社交的基本规则,比如分享玩具、轮流做游戏等等。

在这个执行点,越频繁的展示这些信息,孩子就越有可能去记住它们。

07

在执行点外化动机来源;

多动症孩子在自我激励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他们没有办法频繁的自我激励来保持工作状态。

如果没有激励,这个任务对于多动症的孩子来说就显得很枯燥、乏味和吃力,他们就会磨蹭和拖延。

所以,在这个执行点,我们给他一些强化物来增强他的动机,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它内在动机的缺失。

比如说,在他写完一项作业之后,可以得到一个物品(小零食),或者某种他们喜欢的特权(玩喜爱的玩具),或者赢代币或者是积分点。

08

让思考和问题解决变得实体化、可操作;

当需要停下来思考当前的情境或问题时,多动症孩子似乎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控制或使用心理信息。

他们行为反应冲动,缺乏对自己所做选择的充分考虑。

因此,巴克利教授认为,用更加实体化的方式展现问题和不同的解决方法应该更有帮助。

他举了一个例子:DNA的两个发现者,Francis watson和James Crick博士在探索DNA的结构的时候,把DNA中已知的各种部分画在纸上,然后用不同的方式移动排列这些纸片,然后一个偶然的机遇,正确的DNA的结构就出现了。

这给我们的一个启示就是:我们的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可能需要一些类似思维导图或者可以动手的操作性的模板,给他一些实体化的工具,可以帮助孩子思考和解决问题。

09

力求一致;

我们在每一次管控孩子的行为时,都必须使用同样的策略,这种一致性包括4个方面:

  • 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持一致性;

  • 一旦你开始纠正孩子的行为,坚持住,别很快就放弃;

  • 即使环境改变了,也要采用相同的反应方式;

  • 确保父母使用的是同样的方法。

在你强化规则时,如果你的反应难以琢磨或者是反复无常,通常会导致失败。

不能期待我们的某一项管理方法能够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对一个行为的纠正计划,至少要坚持实施1~2个星期,才能去判断它是不是有效。

10

行动起来而不是嚷嚷;

对多动症的孩子单纯的说教,并不能改变他潜在的神经系统的问题。

迅速频繁的做出行动,才有可能让孩子表现得更好。

喋喋不休,只会让情况恶化,而不能让他们听话。

这点我有深切的体会。举个例子,当我们对孩子发出一个指令,想要让孩子开始写作业的时候。

我们与其不停地嚷嚷他,告诉他写作业有多么重要,不如轻轻地搂搂他,把他带到书桌前,然后帮他把书本翻开。这样的行动对孩子来说会更有效。

11

针对潜在问题环境提前做好计划;

我很多次提到说,“我们要把问题扼杀在摇篮里。”

因此,“预防”非常重要。

比如说我们带孩子去商店,他撕开包装,把商品从货架上拉下来,无视你一遍遍的威胁和禁令,大肆制造混乱。

你变得不安、沮丧,难以迅速、清楚地思考问题,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其实我们对于孩子即将失控常常是有预知能力的。我们应该学会预测问题,并且提前考虑好解决方案。

试试五个简单的步骤:

  • 在进入潜在问题环境之前先停一下,比如商店、餐厅或者朋友家;

  • 跟孩子一起复习两三条在这种情况下发生麻烦的时候应该遵守的规则,比如“待在我身边,别要东西”;规则简单描述,不用长篇大论解释,然后要求孩子复述这些简单的规则;

  • 设置一个奖励,如果孩子在商店里面保持安静,不乱动商品,可以在最后结账的时候选一个零食,或者在回家的时候买一瓶酸奶。

  • 告知孩子不守规则可能会受到的惩罚。孩子乱动了别人的东西,或者大喊大叫,他今天晚上不能看动画片,或者要被扣掉一些积分点。

  • 当你进入商店的时候,一定要记得遵循你的计划,然后及时快速的给予孩子反馈,如果必须要给予惩罚,那么也得立即实施惩罚。

12

保持对缺陷的洞察力;

这条主要是对自我的情绪调控。

当我们在面对难以管教的多动症的孩子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孩子“屡教不改”,变得很沮丧、愤怒、暴躁、尴尬,我们的行为会降低到孩子的水平,像孩子一样争论事情。

这个时候要随时提醒自己,我是成年人,如果说我和孩子之中谁应该保持理智,那当然应该是我。

有一个小方法可以提供给大家:

把目光从孩子身上移开,数到10,想象自己在另外一个向往的地方,比如说某个海滩。然后假装自己是个陌生人,去评价一下我现在所在的地方、所处的情况。

13

不要个人化孩子的问题或者是疾病;

不要过分自责,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或者好爸爸,所有人都不可能完美养育。

尽管我们知道对的原则是什么,但是我们不见得都能够做到。

因为我们也都是凡人,也都有疲劳和情绪失控的时候。有必要的时候可以暂时离开,冷静一下,重新找回自己的自控感和幽默感。

所有的父母都有管不住自己孩子的时候,也有失控的时候,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不是好妈妈或者好爸爸。

更重要的是,我们有意愿下次做得更好。

14

学会宽恕。

图片

原谅孩子。

图片

让自己从愤怒当中走出来,做一个三分钟的冥想。

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或者是心跳节奏上,试着让大脑里的想法都放空。

对想象中的孩子默默的说,我爱你,我原谅你。

图片

原谅那些指责你的人。

图片

我们这些多动症孩子的父母总会因为孩子面临各种各样的指责。

比如说我们惯坏了孩子,或者教养不当之类,让孩子有了种种的问题行为。

我们一边要纠正孩子的行为,一边要小心的为孩子辩护,确实很难。

但是不要让这个事情带来的伤害、愤怒、屈辱和怨恨,一直跟随着我们。

图片

原谅自己。

图片

多动症的孩子,经常会让父母呈现出最坏的一面,而我们又常常会对此感到自责。

不要纠结于这些负面的感受,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教给大家写好日子坏日子的日记。

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式,来检讨一下自己的行为,看看我们还可以在哪些地方有改进。

记得把这一切当做一个技术性的问题来处理,不要加入太多的情绪。

及时原谅自己,对自己承诺明天会做得更好。


参考资料:【美】Russell A. Barkley 《如何养育多动症孩子》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