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摘录的集思录@leichaoqun12的帖子“论投资的偏见”,我把题目改了一下。后面同时摘录了该贴@吉地的讨论。 @leichaoqun12 人性存在很多偏见。 第一,你看到的是你想看到的。 举例:基金难卖时,乐观者认为见底;悲观者认为市场疲弱,股票供大于求。 第二,你证明的是你想证明的。 看空地产板块的人,有的人认为房价会上涨,政策就不可能放松,所以地产股不能买;有的人认为房价会下跌,导致地产股资产净值和盈利下降,所以地产股不能买。 第三,你听到的是你想听到的。 牛市股票再融资被认为是利好,公司会释放业绩动力;熊市股票再融资被认为是利空,担心股票供给增加和增发摊薄每股利润。 延伸:论坛交流务必保持客观,不要去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只听到自己想听到的和只证明自己想证明的。如果这样势必陷入被动,成为盲人。尤其应该重视反面观点,反复论证。 @吉地 达里奥讲得蛮好,要保持头脑开放,特别是与人讨论的时候,这样才有可能克服自己的偏见。 头脑封闭的人不喜欢看到自己的观点被挑战。他们通常会因无法说服对方而感到沮丧,而不是好奇对方为何看法不同。他们在把事情弄错时会产生坏情绪,更关心自己能不能被证明是正确的,而不是提出问题,了解其他人的观点。 头脑开放的人更想了解为什么会出现分歧。当其他人不赞同时他们不会发怒。他们明白自己总有可能是错的,值得花一点时间考虑对方的观点,以确定自己没有忽略一些因素或犯错。 头脑封闭的人喜欢做陈述而不是提问。尽管在特定的情况下,可信度高的人有权做出陈述,但真正头脑开放的人,甚至是我认识的可信度最高的人,也经常问很多问题。可信度低的人经常告诉我,他们的陈述其实是隐形的问题,只不过被表述为低自信程度的陈述。尽管有时的确如此,但据我的经验,更多情况下不是。 头脑开放的人真诚地相信自己可能是错的,提出真诚的问题。他们还经常权衡自己的相对可信度,以确定自己应该主要扮演学生、老师还是对等的角色。 头脑封闭的人更关心是否被理解,而不是理解其他人。当对方不赞同时,他们通常会认定自己没有被理解,而不是想想是不是自己没有理解对方的观点。 头脑开放的人经常觉得有必要从对方的视角看待事物。 头脑封闭的人会说类似这样的话:“我可能错了... ...但这是我的观点。”这是我经常听到的一种典型暗示。这往往是一种敷衍性的表态,人们借此来固守自己的观点,还感觉自己是开明的。如果你的陈述以这样的方式开头--------“我可能是错的”或“你不一定信我的话”,那么你最好接下来提一个问题,而不是做出一个断言。 头脑开放的人知道何时做陈述,何时提问。 头脑封闭的人阻挠其他人发言。如果在对话中一方看起来不给对方留说话空间的话,他就可能是在阻挠对方说话。为了应对这种阻扰,可以实行我之前提到的“两分钟法则”。 头脑开放的人总是更喜欢倾听而不是发言。他们鼓励其他人表达观点。 头脑封闭的人难以同时持有两种想法。他们让自己的观点独大,挤掉别人的观点。 头脑开放的人会在考虑其他人的观点的同时保留自己深入思考的能力,他们可以同时思考两个或者更多相互冲突的概念,反复权衡其相对价值。 头脑封闭的人缺乏深刻的谦逊意识。谦逊通常来自人的失败经历,失败让人以一种开明心态积极了解自己不知道的东西。 头脑开放的人看待事物时,时刻在心底担忧自己可能是错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