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菌种问题面面观(4.1)

 lyan63 2021-03-09

四、生产制作者问题

本来,菌种生产制作是比较死板规范的东西,不应该构成一个重要的问题类型。但是,中国食用菌发展的基本模式基础——没条件创造条件上,到菌种生产上延续了,就成为生产问题的一个来源。
菌种生产问题主要存在如下几种:
1、无规范渠道获取种源
2、菌种制作硬件不完备
3、制作技术缺乏细节
4、使用错误的技术路线
5、错误保存
6、运输销售问题
7、使用问题
对于第一条,前面一节基本上就算说清楚了,因为目前的管理办法无法约束,由此造成的问题比例很高,虽然无法统计具体的占比,但至少从普遍性的品性偏移来看,影响度是很高了。
抛开这个目前算是无解的问题来说,菌种的硬件方面管理不善,是政府难辞其咎的事情,旧有的菌种管理办法对硬件规范不足,尤其是灭菌条件,没有严格要求。
虽然不能说常压灭菌一定不行,但无论如何,其保险系数是不可能超越高压灭菌的。而从以芽孢细菌灭杀彻底的角度看,带压灭菌的工作温度不宜低于105℃,这也是为什么带压灭菌的起点温度定为105℃的基础底线。
常压灭菌在高海拔地区基本上做不好,低海拔地区也很容易因为长时间保持温度过程的懈怠而出现失误。如果说过往若干年带压灭菌设备供应和购置成本会影响普及,那么现在的经济状况,就不能再容忍菌种生产者常压灭菌设备了。另一个角度就是,如果缺乏资本购入相应设备,那也意味着没有事故赔偿能力,这样的主体法人如何可以进行菌种生产呢?
走入基层,我们就会发现,现实中太多菌种生产者是无法保障质量的,尤其是肉眼看不见的潜在污染问题,差不多是菌种生产灭菌条件问题的直接衍生。
关于制作技术,作为一种软件,无法具体评说问题,但可以肯定,存在普遍性的操作不规范,以及基本上毫无创意的配方设计。但事实上,除开平菇这类比较耐粗放的菇种外,绝大部分菌种生产者是不具备较好的专门性配方的,也不具备针对自身条件优化生产环境和改良操作工艺的能力。
没有专门针对原料取材、配方设计、以及菇种特点的细节,即使其他方面规规矩矩,也不过就是做“不坏的菌种”而已。但现实残酷的很,就是“不坏的菌种”的保障性也不够。
我有好多文章都提到了中国职称制度的弊端,对于菌种生产来说,用职称人才这种表面东西做许可条件,也是相当不合适的,不具备可操作性,假文凭都可以弄,何况一些其他假资格?有些省是搞了点考试,但也是止于理论考验,不敷生产应用。
所谓错误的技术路线,就是指把食用菌栽培生产技术应用到菌种生产,这是一个严重的错位。
我们知道,所有的食用菌最终生产并不要求100%的纯洁,当然菌种也不可能100%无杂,但对于杂菌这个方面,栽培生产的要求只要不超过某个比例的显著可见污染就不是问题(显著污染低的状况下,潜在污染也不会很高)。但菌种不一样,菌种存在放大数量的影响问题,所以理论上菌种对于显著污染是零容忍的,潜在污染无法绝对排除也必须从技术本质上进行预防。
栽培生产的本质,尤其是非工厂化模式,是保证目标菌占据绝对优势,而菌种制作的本质,是尽量排除杂菌的存在。这个区别,决定了模式不可通用。
这两个模式的共同性其实很少,除了操作手工的一致性,基本上没有多少共同点,但事实上绝大部分栽培者都觉得栽培种(三级菌种)和栽培袋似乎没有区别。尤其是见过南方长袋菌种的人,很容易混淆这个东西。实际上恰恰相反,长袋菌种生产和长袋栽培香菇、黑木耳,是以菌种制作的要求做栽培生产,是栽培生产模式和制种要求的一种嫁接衍生的模式,也仅仅只能用于制作栽培种。因为南方的环境杂菌基数太高,不从严要求是不行的,贵州的很多地方做不好,就包含了太多北方技术员水平不够的因素。
用栽培生产模式制作菌种的经典错误就是窝口菌种,尤其是在向南方蔓延的情况,已经构成一种危害了。张金霞老师等,都多次呼吁业界放弃这种害人不浅的菌种模式,我也敲了不少边鼓,可惜收效甚微,忠言逆耳,可怜可叹。

(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