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树黔菌品牌,谈何容易?

 lyan63 2021-03-09

最近,贵州省在安龙召开了会议,名曰“贵州食用菌产业发展大会”。以贵州在中国菌业的地位和表现,召开全国大会,只能是全国接待大会,花钱大会,发展是不可能有多少份量的,而且去年已经折腾过一回,今年还死不改悔。
众所周知,去年为了等“领导”出席,导致会议一再改期,这已经是全国性的笑柄了,可怜易菇这个主办者,不得不没完没了给参会各方说对不起。本来第一次搞这么隆重,很多人好歹会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前往,但这么一折腾,几乎与漳州蘑菇节同期,两边一较量,兴义和贵阳飞厦门的航班都成包机了。
今年易菇网换帅,赵雄是很努力了,但受制于贵州系、湖北系的各种关系忌讳,重量级嘉宾还是比较凋零的,把谭院长累坏了。所以,虽然名义上面向全国,实质上还是弄成区域性的会议,。
这些都不是主要问题,问题是会议后所宣传的“树黔菌品牌”的提法,很有些莫名其妙。
我不知道那些搞事儿的人懂不懂,品牌这玩意,政府是无法“打造”的。中国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史告诉我们,品牌不是单纯商标,更不是像“燕舞”收录机那样的短命招牌,是既有广泛认知度又有美誉度及长久空间跨度的产品和商标乃至企业文化的结合体。

所以,品牌的一切,都是企业的事情。因为只有企业才有产品,哪怕是非物质产品,都不可能由政府操作。
但中国官员现在普遍性比较膨胀,尤其是近年的政治走向,更容易导致个人的膨胀。所以毫无疑问,贵州的有关官员也是膨胀了,贵州本来就有悠久的膨胀史(夜郎故事),所以这种“打造品牌”的战略都敢提。
贵州食用菌产品在过去没有大规模政府推动下,该形成的品牌已经形成,比如“织金竹荪”、“大方天麻”。这些品牌的形成,是当地菇农、企业家和特殊气候条件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
但不论是直接使用“黔菌”的品牌,还是所谓的“品牌集群”,政府能够做的事情唯有一个,那就是花钱做广告。可是品牌的形成核心,是产品的品质,这是必要条件。政府最多是在这个必要基础上加强充分性,可以说,什么政府重视、领导关心这些场面词汇,在品牌树立方面的作用,都可以忽略不计。
似乎为了配合“黔菌”品牌的说法,他们推出了“安龙香菇”这个“品牌”。为什么给安龙香菇的品牌加引号?因为安龙香菇目前根本成不了品牌。
首先,安龙香菇在中国没有任何值得夸耀的优点,夏季菇不如陕西山西河北,秋冬菇不如河南湖北浙江。安龙香菇数量也非常虚,虽然从总投料般数看,已经跨进了产业大县的行列(都是钱堆起来的,离开补贴恐怕立马缩水)。但据在安龙从事香菇培植技术服务的同行说,安龙香菇生产,至今已近5个年头,除有限几个企业外,绝大多数都存在严重的技术水平不足问题,因此产量和质量都很堪忧。

当然这本身也不奇怪,因为安龙香菇产业发展,不是因势利导的,而是按着脖子灌水的。我曾经亲眼目睹过一次“培训”,老师和农民妇女拉拉家常,几个推销相关产品的人被临时拉去当客串。负责该培训班的人对我说,现在没有棒子,空口说白话农民根本没兴趣,不拉家常说点柴米油盐鸡鸭鹅,人都留不住。
安龙一直不能培育出当地的盈利农民成为典范,农民也知道政府都是玩“扶贫”游戏。只要眼前可以进钱,那是管不着未来的。
可以非常肯定的说,安龙香菇品牌要成为地方区域性品牌,连门都没摸着。安龙使用的香菇菌株,以0912为主打,本身就不是优质的基础。
我相信贵州那些具体做产品的企业,都有自己的品牌规划,但能不能做出名堂,都是未知数。我宁愿在这场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食用菌造神运动里,不要把业已形成的品牌败掉就好,而不期望人为折腾什么新品牌。
品牌的形成,始终是由产品品质领先而来,绝不可能事先计划,尤其是在产品本身还八字没一撇的时候就开始“打造”。品牌的产品核心是什么,是技术,对于香菇之类的食用菌以及其他农产品来说,还不仅仅是个人技术,得是群体的技术达到某个高水准才行。
我完全不带地域偏见和对于贵州官方的态度反感,仅就品牌形成特征要求和贵州食用菌产业现状分析,“树黔菌品牌”这个事请就遥遥无期。并且,只要是扶贫运动一旦不再支撑,贵州现有品牌能否继续保持优势都难说。贵州菌业人才凋零,还目中无人,这一次大跃进,别人的东西没学着,很可能自己的优势反而要被人家取走。比如红托竹荪,外面已经大规模反季节做了,贵州农科院的菌种模式还是老样子。
而大方天麻,面临有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参与的精细化研究促进的“昭通天麻”,市场份额能不能维持都是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