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访阳城琉璃小镇

 哲齐66 2021-03-11

初冬的天气,乍寒还暖。笔者走进了阳城县的琉璃小镇一一后则腰村琉璃展馆,去探寻那亘古的历史传承和浓郁的琉璃文化。

阳城琉璃历史悠久(距今己有2000多年历史),后则腰村陶瓷烧制起于西汉,其制作工艺考究精美,具有浓郁的北方特色。据介绍,元、明时期,乔氏琉璃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走向成熟,这一时期,乔氏琉璃工艺人才辈出,技艺卓越,有乔云、乔彬等二十余人在我国琉璃工艺史上留下英名。宋人所著《扁鹊心书》、《苏沈良方》等医书多次提及的淋药炼丹定型升华器“阳城罐”经专家考证,即为阳城乔氏所产。

阳城琉璃,亦称“乔氏琉璃”。在明清时期从成熟走向兴盛。生产的琉璃构件,不仅形态传神,妙趣横生,而且釉色纯正、质地考究、工艺精湛、巧哥天工。明、清时即用于北京故宫、明十三陵等。据介绍:目前,在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地均有收藏。

清光绪年间,河南长葛县陈北方等人落户后则腰,结束了乔氏琉璃密不外传的传统。

新中国成立后,阳城县后则腰村琉璃艺人继承前辈精神,使琉璃技艺不断达到传承和发展。上世纪六十年代,阳城乔氏琉璃即出品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国家。制作的人物、鸟兽、花卉等受到著名陶瓷专家的盛赞。

十二生肖组图。

目前,阳城县后则腰村琉璃生产厂家己发展到16家,从事琉璃生产达500余人,年产各类琉璃制品大人9000余万件,年产值3.75亿元。琉璃技艺得到了进一步传承和发扬。

2007年,“阳城乔氏琉璃”被山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行人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6月,被国家批准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确定后则腰村为保护单位。

2007年,“阳城乔氏琉璃”

被山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6月

被国家批准列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并确定后则腰村为保护单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