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饶阳大曹庄,为什么死了闺女,埋在房上?

 清风一缕了无痕 2021-03-11

饶阳人把花生油叫作果子油或者长果油,榨油的油坊多是打这种油,炒芝麻做香油是另一种工艺。

大约从抗战以前,大曹庄的油坊就全部采用了油梁式的榨油法.

榨油要先从搓豆开始,搓豆的机械称为搓子,不知是哪一辈古人研制出来的,用推拉的方式转动齿扇,来往搓碾,去掉花生外壳,然后用石碾把花生豆碾成粉末,加工花生的碾子都是双砣碾,轧一遍就可以了,之后就要把花生粉末上锅蒸,油坊的大锅和杀猪锅一般大小,直径1米多,一锅可蒸一百五六十斤,蒸熟后花生末有透明的感觉,出锅后立即倒入后面的平锅热炒,炒到水气全无即可。

炒干的粉末就要装垛,先用一个铁箍放在地上,然后铺麻,所用的麻是线麻,绾成一定的形状,叫作“草子”,绾好之后就把粉末倒上包好,用脚踹匀,再用油锤砸实,然后在砸好的粉饼上放两根木棍,再把铁箍放木棍上,绾“草子”,砸饼,这样直往上码十五块,一般齐着人的脖子高,就算完成装垛了。

装垛的手法与出油率也有很大关系,各家都有各家的手法。装垛之后就要推到油梁下面开始榨油了,榨油的装置,实际上就是以大木头做杠杆,用自然重力缓慢压饼出油。

一般用十来米长的大木头做油梁,粗的一端放在两根柱子之间,柱子相对开槽插入“梃"来调节角度,靠梃压住油梁,柱子另一端用木滑轮提起,用大车轮做辘轳,提到一定的高度,压好油垛就自然放下,靠大木头的重力压油出来,油垛放在个开槽有嘴的石盘上,下面的油瓮埋进地里接油,油梁压一次之后还要提起再压一次,这时为了加大力度,还要在末端坠上碌碡,所以油梁的细端开着三个眼,插进“七星杆”连接碌碡,至于七星杆调整到哪个星,放几个碌碡,需要根据情况来操作,是师傅的手艺,油梁榨油的时候,油垛受力不均匀,随时都会东倒西歪,有土崩瓦解的危险,也需要师傳随时维护,加楔子调整角度,所以这也是一门技术活。

两个夹挺的立柱,因为承受了巨大的张力,所以上面得牢牢固定,为了配重,还要在屋顶堆起很高的土,远远望去,像坟头一样,所以外村的人说:“曹庄七十二座油坊,死了闺女,埋在房上。”

抗战以前,大曹庄的油坊就很兴隆,产出的油销往东南亚一带,所以当时收油的人,直奔大曹庄,说知道曹庄,不知道饶阳。

本文作者张致远 ,原文标题榨油    选自《饶阳人的手艺活》一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