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自己当成时刻思考的哲学家

 袁占舵 2021-03-12

把自己当成时刻思考的哲学家

北京市育英学校密云分校的王美珍老师在成长的路上除了不顾一切的学习,全力以赴的拼搏,精益求精的认真,还得时刻思考着、反思着。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得让自己成为哲学家,让自己多思考、所反思,并把自己的思考写下来,把自己的经验变成成果。

李志欣校长曾说:“每一个人都不能够延展自己的生命长度,但是可以增加自己生活的高度,可以丰盈和延展自己生命的厚度、宽度,而思考、写作就是做好的方式。”无论使教学的方式,还是方法,无论是教学的过程、得失,还是感受、体验或者是教训,完全是不一样的,如果没有记录,到最后退休时,王美珍们用什么来证明自己曾上过成千上万堂的课。

叶澜老师也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但是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所以,思考能成就一个老师的锐气。李校长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王美珍们写作思考是多么的重要。无论是自己授课、听课、评课的反思,还是外出学习的反思、还是自己教育教学的主张与经验的反思、还是自己日常教育微生活的反思,都让他深入思考,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有利于开展教学研究形成自己的风格,有利于提升思想水平。王美珍也按照李校长的教导,每次比赛、评课后及时写反思,外出学习后回来第一任务就是完成反思,时常把自己的教育教学经历进行了梳理。所以,无论是时刻萦绕在脑海的思绪,还是已跃然纸上的反思,都让王美珍像一个哲学家一样,认清自己的现状,理性的看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从而助推了王美珍的成长、改进了王美珍的教育教学,甚至增进王美珍的为人处世、为人师表的品格修炼。

这三年来,王美珍把自己零零散散的思考记录下来,保持每星期都有几篇写作,点点滴滴已然积累了近百篇。就这次疫情影响,居家上班以来,王美珍依然没有停止思考,看了好多的书,好多的文章,有些是自己主动找的,有的是在各种群里推荐的。而每篇文章都能带给王美珍新的精神食粮,让王美珍的眼界更加开阔,知识更加丰厚。王美珍想王美珍每天学一点,思考一点,每天采点蜜,然后把学到的、想到的,积累下来,如果来不及写反思,就隔两天总结一次,写成主题反思,这样积少成多,每天都有长进。因此,如今形成了“每日采蜜系列文章”,如《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三人行必有王美珍师焉》、《十点谈》、《当下网络授课的群相和真相》《酒香不怕巷子深》、《抗疫“一日谈”》、《从情境教学看核心素养》、《防治学生流失》、《教师到底有专业方案吗?》、《网络授课三部曲》、《治学三境界新探》、《战“疫”当前的家国情怀的培育》等系列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