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白话读卦-56《旅卦》

 彭老师正己化人 2021-03-14

《易经》白话读卦-56《旅卦》

《易经》解析人生64种状态事理之56

第五十六卦   旅卦   火山旅卦

   本卦的卦象是上卦为离,下卦为艮,离为火而艮为山,是山上有火且为火势蔓延之表象,如同途中行人,急于赶路,因此本卦被命名为旅卦。

在上卦丰卦之后就出现了本卦旅卦,《序卦传》对这样的安排解释是:“穷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意思是盛大到了极点,必然又会失去安定,这就好比人在旅途中无家可归、寄人篱下的感觉。《序卦传》这样安排,表明了中国古代哲学对盛衰消长、祸福相依的辩证法思想。

旅是流浪他乡、人在旅途的意思。这个“旅”没有游山玩水、观光旅游的意思,而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的意思,而且这种不安定,多半因为饥荒、战乱或者犯罪之后的逃命、逃亡所引起的。

因此,旅卦提醒人们在外行旅,举目无亲,人地生疏,凡事都不能大意,须时时谨慎小心,依正道行事,才能亨通畅达。这就是卦辞说的“旅贞吉”的意思,就是始终持光明磊落的态度,始终坚持正道才能转危为安。

晋公子重耳流亡之时,曾在卫国向野人乞讨食物,行旅之艰难可略见一斑,后来依附于齐桓公,娶其女齐姜为妻,生活稍稍有所安定。在齐国这一段时间,重耳行事适中,谨慎以守,但始终不忘东山再起,最后他离开了齐国,重振雄风,成为与齐桓公齐名的春秋五霸之一。

在家千日好,出门事事难,中国古人把长期离家看成是万难的事。正是针对这种“难”的情绪和事实,旅卦讲述了在漂泊中寻求安居的原则。出门在外,寄人篱下,虽然很狼狈但也不能胡思乱想、任意妄为,只有坚守正道、谨慎而行才能获得吉祥,这从本卦的六爻爻辞的判断中就可以看出来,凡柔顺中和者得吉,刚强高傲者则凶

北宋著名政治家范仲淹对本卦的解释是:“夫旅人之志,卑则自辱,高则见嫉;能执其中,可谓智矣。是故初'琐琐’而四'不快’者,以其处二体之下,卑以自辱者也;三'焚次’而上'焚巢’者,以其据二体之上,高而见嫉者也;二'怀资’而五'誉命’,柔而不失其中者也。”在范仲淹眼中,“行旅”既须守正,又当以柔顺持中为本。

人生也是一个旅途,我们每个人从出生之日起,就开始了漫漫的人生之旅。如果将旅卦的道理用在人生旅途上,那么就是要实实在在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关键要走正道,不能走旁门左道或者歪门邪道,否则就会误入歧途或者走上一条不归路。

——旅卦是一个有“小亨”的吉卦

卦辞:旅,小亨,旅贞吉。

译文:旅卦象征行旅:小有亨通,行旅之时坚守正道可获吉祥。

解读:《序卦传》中说:“穷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超过了极限,情况就向相反的方面转化。旅卦讲的就是无家可归、寄人篱下的人如何处事的问题。行旅之人应该相信,自己虽失其居,但并不是就走进了不可自拔的困境,只要努力,还是可以小获亨通的。羁旅之人,旅居在外,寄人篱下,只能求小通以存其身,无法求大通以干大事,故只是“小亨”而已。虽然行旅在外,四处流浪,也不宜行邪妄为,只有坚守正道、谨慎而行才能获得吉祥。所以卦辞特别劝勉说“旅贞吉”。

《彖》曰: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止而丽乎明,是以“小亨,旅贞吉”也。旅之时,义大矣哉。

译文:《彖传》说:行旅,可以小获亨通,谦柔之人在外居位适中而且能够顺从刚健者的意愿,安静守正而又依附于正直光明,所以可小获亨通,且行旅能坚守正道,必获吉祥。行旅时的意义是多么重大啊。

*注释——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止而丽乎明。柔得中乎外:此以六五爻象、爻位为据。六五阴爻为柔,居外卦中位,是谓“得中乎外。”像行旅在外之人,能依正道行事。顺乎刚:此以上九、六五爻象、爻位为据。上九阳爻为刚,处于六五阴爻之上,是阴柔顺乎阳刚。像羁旅人依托于强者的庇护。止而丽乎明:本卦下卦为艮,艮为山,山有静止之象;上卦为离,离为日,因而说大山静止处于阳光的普照之下。

解读:旅卦《彖传》没有解释卦名,只是逐句解释卦辞,阐发旅卦大义,而且主要是举出六五这一爻来说明的。六五以阴柔之质居于外卦,处于中位,上承刚爻上九,此爻象说明流浪在外的行旅之人居位适中,而且能够顺从于阳刚。就卦体而言,旅卦艮上离下,艮为止,离为明,以此说明羁旅之人应该安静以守,而又要向上附丽光明。天下之事都当各适其宜,而行旅的处境是极难把握的,其意义也是最不容易知晓的,把握得好,一个人可以因旅而兴,把握得不好则会因旅而亡。行旅之道,也是人生之道,人生也会有无可奈何、遭受挫折的时候,越是在这样的艰难处境中,就越是要守持正道,绝不向恶势力低头,永不磨灭的是对光明前途的坚强信念。

《象》曰: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

译文:山上有火,照亮幽暗,这是旅卦的卦象。君子观此象,从而明察案件,慎重判决用刑,既不敢滥用刑罚,也不敢延宕滞留。

解读:旅卦下为艮,上为离,艮为山,离为火,适宜卦象才是“山上有火”。山在下静止不动,火在上四处蔓延,到处流动,因此取火在山上流动之象来象征行旅。君子观察山上有火之象,悟知火在高山之上,明无不照,则处理案件时要明察秋毫,慎用刑罚;同时观火行不居之象,悟知不能因为慎用刑罚就将案件长期拖延不判。既能“明慎”,又能“不留狱”,才是“刑狱”之正道。《象传》的“刑狱”之理是对卦辞“行旅”之义的衍申。

初六:旅琐琐,斯其所取灾。

译文:行旅初始,行为猥琐卑贱,这是自我招致灾患。

《象》曰:旅琐琐,志穷灾也。

译文:行旅初始,行为猥琐卑贱,说明初六意志穷窘,因而自取灾患。

*注释——旅琐琐,斯其所取灾。琐琐:猥琐卑贱的样子。斯:此,这。

解读:初六以阴柔之质处于旅卦之始,以阴居阳,本失其位,是寄居在外,远离家室的旅人之象;而阴柔之质,没有刚强振作的意志,性格柔弱,目光短浅。初六处于行旅之困境,想做的事完全是身边的一些粗贱的琐事,看到的也都是眼前小利,这样做不要说于国于民都不利,就是对自己也会造成一种灾祸。因为斤斤计较小事,会使人讨厌,招致忌恨,祸患当然也就随之而至。爻辞“旅琐琐,斯其所取灾”,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初六虽然有九四的阳刚相应,但是正像孟子说的那样“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初六的行为卑琐和咎由自取的灾祸,都是由于其人穷志短,胸无大志造成的。所以《象传》说“旅琐琐,志穷灾也。”

六二:旅即次,怀其资,得童仆,贞。

译文:行旅在外,有适当的客舍可居,身上带着钱财,还得到僮仆的照顾,宜于坚守正道。

*注释——旅即次,怀其资。次:客舍。资:钱财。

《象》曰:得童仆,贞,终无尤也。

译文:得到僮仆的照顾,宜于坚守正道,说明六二最终不会有什么忧虑、过错。

解读:六二以阴居阴,位得其正,而且又居中,有柔顺中正之德。从《彖传》中我们已经知道,行旅之时有柔顺中正之德,是会有好处的。一个人出门在外,能够有合适可居的客舍,有足够的钱财,又有僮仆真诚的照顾与帮助,六二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人们旅居于异地他乡,能免于灾祸,没有什么过失就已经是相当不错了,无论如何也谈不上什么吉祥。而且爻辞还于无事之时防有事,特意劝勉六二要“贞”,时刻不忘坚守正道。“人心不足蛇吞象”。羁旅之时,一旦房子、钱财、僮仆这些都得到了,往往会得寸进尺,失去正道,刻意追求名利,甚至心存邪恶野心,这必然会遭致他人的反对、嫉妒、怀疑或算计,从而自取其害。爻辞举出了“旅即次,怀其资,得童仆”三个方面,《象传》为什么只言及后者?因为房子、钱财都是身外之物,得而复失,失而复得是常有的事,但是,人在举目无亲的旅困中能得到一位忠实的僮仆,那对孤旅之心将是多么大的慰藉啊,而且有了人,“旅即次,怀其资”也容易做到,所以《象传》特别指出:“得童仆,贞,终无尤也”。

   “旅即次,怀其资,得童仆,贞”暗示我们在外或与外人合作时,要坚守正道,不要被一时的利益冲昏了头脑,尤其是“人和”最为重要。

九三:旅焚其次,丧其僮仆,贞厉。

译文:行旅时失火烧掉了住处,丧失了僮仆的照顾,失去了正道,结果相当危险。

《象》曰:旅焚其次,亦以伤矣。以旅与下,其义丧也。译文:行旅时失火烧掉了住处,说明九三也因此受到伤害。行旅在外却将僮仆也看着陌生人,既如此,按照常理,当然要失去僮仆,即理当有失。

*注释——以旅与下,其义丧也。下:指僮仆。义:道义、道理。

解读:《易经》最讲中道,旅卦尤其贯中。六二柔顺得中,谦以待下,而九三居上失中,过于阳刚,中道既失,九三结局危厉也就成为一种必然。所以爻辞说明九三在行旅中虽然有居住之所,但不久失火被烧掉,原来还有僮仆来帮助他,这下也丧失了。人在行旅之时,本来亲近的人就少,只有僮仆不离左右,如今九三把僮仆都看做陌生人,当然会失去僮仆的真诚帮助与照顾。既失行旅持中之道,又丧他人的帮助,这样的人只有自己去品尝失败的滋味了。对于九三这样既伤害自己,又伤害别人的人,这种结局合乎情理。多行不义必自毙,天理昭然。

九四: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

译文:行旅得到暂时的住处(不理想),失去的钱财找到了,我心中还是不畅快。

《象》曰旅于处,未得位也。得其资斧,心未快也。

译文:行旅得到暂时的住处(不理想),说明九四没有得到合适的居位。失去的钱财找到了,但是心中还是不畅快。

*注释——旅于处,得其资斧。处:住处。斧:古代的斧形货币。——未得位也:此以就是爻象、爻位为据。就是阳爻而居阴位,像人所处环境不利。

解读:九四凭阳刚之才居阴柔之位,可见他是一个怀才不遇、失位羁旅的之人,不过看来他的命运比九三好。九四阳刚居柔位,处在上体之下,而且与初六形成正应,用柔能下,刚柔相济,所以其命运比九三要好些,能在行旅之时暂时得到安身之所,但不是理想的居所,失掉的钱财也得到了,但还是会有些不愉快,说明九四的窘迫流浪生活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因此,虽然九四失去的钱财找到了,暂时安身,但心中并不畅快。对于怀有大志的人来说,实现自己一生的远大志向,那才是平生最快的事情,一时的小恩小惠根本就不算回事,也只有实现自己的志向,才算是实现了人的自我价值。

六五:射雉,一矢亡,终以誉命。

译文:射取野鸡,虽然失去一支箭,但最终会获得美誉与爵命。

《象》曰:终以誉命,上逮也。译文:最终会获得美誉和爵命,说明六五的地位与声望很高。——上逮也。逮:达到。上逮,及于上,言其地位声望已经很高。

*注释——终以誉命。誉:美誉、赞誉。命:爵命。爵,是爵位的意思。这赞誉是有爵位之人授予的。

解读:六五是旅卦的卦主六五以柔居刚,处于尊位,说明六五具有光明正大而又柔顺中和的美德,而这种美德在行旅之时是最为适宜的,也最适合处旅之道。虽然六五光明柔顺,得乎中道,但终究是行旅在外,总会有所缺失。爻辞以“射雉”与“一矢亡”为喻说明小有损失。但六五不能因小失大,虽然暂时失去了一些东西,最终还是会得到崇高的声誉与尊贵的爵位。“吃小亏赚大便宜”这句话所说是俗了一些,但其中所包含的处事道理,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

——前面讲到他经历许多坎坷,行旅开始诚惶诚恐、猥琐、得到暂时的住所和僮仆的照顾但后来住处失火、又失去僮仆的帮助、失去钱财后来又找到了、射取野鸡但费去一支箭矢,最后到六五这里,终于还是得到了赞誉与爵位。

上九: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丧牛于易1,凶。

译文:鸟巢被焚烧,旅人先是欢笑,后是号啕大哭,在外荒远之地丢失了牛,有凶险。

《象》曰:以旅在上,其义焚也2。丧牛于易,终莫之闻也3

译文:作为行旅之人却尊高自处,依理必然会有鸟巢被焚烧的灾祸。在易国荒远之地丢失了牛,说明上九在外遭祸却没有人能够知道。

*注释——丧牛于易1。易:易国。——以旅在上,其义焚也2。上:上位,高爵。以旅在上:《象传》解释此爻是顺着六五爻辞的解释而来的,前面讲其人善射,名声上达,此处则讲其人因此而博得高爵,以旅人而居高爵是所得非分。《象传》解释此爻又是以上九爻象、爻位为据。上九阳爻居一卦之上,像人身居上位,遭人嫉恨。其义焚也:义,道义、道理。焚,焚烧,这里指鸟巢被焚烧。——终莫之闻也3。闻:知道、听说、过问。

解读:上九以阳刚处于高亢之位,自以为无比高大而沾沾自喜,却没有想到至为刚亢而易摔折,犹如起火的山林里的鸟窝,危在旦夕却兀自不知,开始别处燃烧还觉得好笑,最终自己的巢穴被大火烧毁,只有号啕痛苦的份了。故爻辞说“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爻辞以此为喻,说明行旅之人应以谦虚柔和得中之德为佳,尊高自处,骄横不羁,自然会导致焚巢之灾,正如《象传》所言:“以旅在上,其义焚也”。“丧牛与易”与大壮卦的“丧羊与易”都是记述殷之祖先王亥之事的。这是爻辞的又一个设喻。在异国他乡放牧走失了牛,预示着一场大灾难即将到来。事实上,王亥正是被易国之君绵臣杀害而夺其牛的。上九遇难于遥远的异域,无人知晓,也无人救援,生未见人,死不见尸,可悲可叹。《象传》说“丧牛于易,终莫之闻也”,正是对此发出的慨叹。其实,行旅不仅仅是指出门在外,人的一生乃至万事万物,无不借天地以行旅,因此,细细体会旅卦所揭示的“行旅”之理,对人生是不无裨益的。

——在行旅的时候,以谦虚柔和得中为好,但是上九刚而不中,所处最高,较之九三尤为刚烈,是旅卦六爻中最不好的。他栖高处亢,且在危地,有鸟巢之象,他又在离体,离为火,有焚烧之象,故曰“鸟焚其巢”。“先笑后号咷”,这里先笑的是“誉命”。刚刚是高兴而笑,但是高兴得太早,鸟巢被焚烧。上九这个位置不当,阳居阴位,而且是这一卦的终极之位。这不仅仅的鸟巢被焚烧了,而且还“丧牛于易”,所以结果当然是凶险了。

  “以旅在上,其义焚也”。这里是为什么呢?就是说为人的准则已经丧失了。“丧牛于易,终莫之闻也”。鸟巢被焚烧且又在异地丢失了牛,是讲这种灾祸没有人知道,最终还没有人听说,没有人过问。这是因为行旅在外的人,信息都不通。

旅卦:本卦、互卦、错卦、综卦

 

***南京教学点、三易元文化传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