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象︱理发古今谈

 嘟嘟7284 2021-03-14


文/黄秀纯

 
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最忙的应该是理发馆。按中国民俗,人们不论男女,都要在二月初二理发讨吉利。
理发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理发”一词,却出现得很晚。古代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随便剃除,因此当时的男女都留长头发,只是盘发的方式不同。
在古代,理发师俗称剃头匠、整容匠、篦头匠、栉工、镊工等等,还有一个特殊的称号叫“待诏”。待诏,原来是官职,是等候皇帝召唤的官。
相传远古时期,伏羲氏就已不再散发而开始梳椎髻,并有专人为他整理头发,从而理发这个职业已现雏形。汉代则出现了以理发为职业的工匠,当时主要是为贵族服务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梁的贵族子弟都剃面理发,于是,专职的理发师问世了,不过当时还叫“栉工”。
“理发”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朱熹注疏《诗·周颂·良耜》中,“其比为栉”一句,注:“栉,理发器也。”由于宋代都市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服务业的繁荣,理发的行业也开始广泛存在于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剃头师傅成为城市常见的职业。不过古代人信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以此为孝。因此,除了幼儿外,成年人找剃头师傅主要不是剃去头发,而是做一些洁面、梳发等事情。宋代剃头师傅主要给客人用镊子拔去白头发或鼻毛(故有镊工之称),用竹篦梳理头发清除头皮洗净,以使头发顺畅,然后将头发在头顶盘成发髻。
北方少数民族统治的金元时期,由于民族习俗时兴髡发,就是剃去部分头发,只留头顶或两侧的一部分,曾对汉人下过剃头令,但因汉人的拒斥而不了了之。
明代兴“篦头”。匠人用一块包袱包着简单的工具,奔走于富贵之家,并增加了挖耳和推拿、正骨的服务。

清朝的理发摊

满清入关后,在顺治二年(1645年)颁发了剃头令:“自公告之日,京师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尽行剃发,不从者斩。”这就是民间流传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发政策。为了加强对中原汉族的统治,清政府推行剃发令,强制全国男子改成满族传统的“金钱鼠尾式”发型,一律剃头梳辫子。即刮掉前额部分头发,老北京叫“刮月亮门儿”。当时,官府在街边或路口搭个棚子,旁边竖一根“剃发令”圣旨旗杆,哪个敢抗令,就地砍头。
辛亥革命以后,国人普遍剪了辫子,从此,理发业大兴,剃头逐渐成为了一种行业,剃头师傅挑着挑子到处给人剃头。剃头挑子一头是凳子,下面有两个抽屉装工具;另一头如同脸盆架,上面放一个铜盆,下面放一个炭火炉,架顶端搭一条毛巾。北京民谚“剃头挑子——一头热”就是打这儿来的。剃头匠挑着它走街串巷,手使“唤头”——长镊形状的工具,用手中的小铁棍儿自下向上一拨,发出“呛啷~”的悠长响声,招徕街巷院门里理发的顾主。

剃头挑子和幌子

民国年间的理发摊


民国时期,北京市民发型逐渐多样化了,光头、平头、寸头、分头流行起来,而大部分男性喜欢光头。后来,有了小小的剃头棚,再后来“剃头担”宅民落户,形成前店后家的理发铺,营业兴旺的逐渐带上了徒弟,有了伙计。
建国初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胡同理发店极少,大多为公私合营企业,几乎没有了私人开的理发店。那个时候老北京人理发难、洗澡难、吃饭难。到哪儿都排队,没有进门就吃、进门就理发的。特别是节假日,不排上三五个小时根本理不上。
服务行业的落后和发展缓慢状态,引起了中央的重视,周恩来总理提出“繁荣首都服务行业”的号召。在周总理亲自过问下,从上海挑选了“华新”、“紫罗兰”、“云棠”、“湘铭”四家理发店集体迁至北京。四家店共计一百零八人,他们戏称“一百单八将进京”,在王府井大街北口金鱼胡同33号开了一家“四联理发店”,1956年7月27日正式挂牌营业。
“一百单八将”抵京后,最初的打算是要建四家理发店,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各区一个。但北京的商业街就那么几条,既要位置好,又不能扎堆儿,一时间找不到那么多合适的地点。最后,四家决定联合成立一家大型理发店,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乐松生起了“四联”这个名字,取“四家联合”之意。
“四联”迁京引来了先进的理发设备及高超的理发技艺,其中从上海引进十把纯正的美国发椅,当时在“四联”独有。“四联”独特的服务把南方的细腻、时尚与北方理发的朴实庄重相互融合,创作出的发型美而不艳,秀丽清新,很快受到首都市民的欢迎,享有很高的声誉。1958年8月4日的《北京日报》上,刊登了十款四联发型,这立即成为京城女性追求的新风尚,去四联理发也成为了一种身份和品位的象征。
然而,好景不长,“文化大革命”开始“破四旧”,头发也是资产阶级产物。特别是女性不许穿裙子、旗袍、高跟鞋,不许烫头发、梳长辫子,一律剪成运动式的短头发,哪怕是老太太也是齐耳短发,不许留发髻。最残酷的是,红卫兵小将上街,看到梳长发的女性,从背后就是一剪刀把头发剪掉,或烫发的女性则用推子推成“阴阳头”。不但如此,1966年8月的一天,一群红卫兵闯进了四联,用大字报将镜子全部糊上,勒令四联不许给顾客烫头发。而后四联改成“新风理发馆”。

四联的新老店面


那个时期,烫发只面向有形像需求的出国人员和文艺工作者,而且要求单位开介绍信:“今有我宣传队某某某同志,因演出任务到贵店烫发,请予办理,此致敬礼。”
不过烫是烫,但还是不许做大波浪卷发,只能用小刷子点花再扎起来。而且全北京市只有四联和西单第一理发馆有烫发业务。据当年四联的著名技师吴永亮先生回忆:电影演员田华、张金玲因有演出任务,带着介绍信来四联烫头。有时候拿一张介绍信来四五个人,我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给烫了。甚至有托关系走后门来烫头发的。吴永亮脾气好,手艺好,一视同仁。吴永亮师傅是扬州人,1937年生,上海湘铭理发店学徒出身,19岁随四联进京,是北京四联理发馆建店元老,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市美发业终身荣誉奖获得者,中华传统技艺技能大师。

四联著名技师吴永亮师傅

四联的店堂


我大舅家的女儿和她单位的一个漂亮的华侨,经常去四联找吴永亮师傅做头发。因为熟悉了,吴师傅就问她们:是不是搞文艺的?她们说:不是,就是工人。但是吴师傅也给她们精心吹剪,吹出波浪式大花,和烫的一样。吴师傅还说:“我给你们吹好了,你们去旁边照个相,去问问别的理发馆,他们能不能做出来!”后来她俩人还真的去照了相,拿到西单第一理发店去问。他们说:“做不了,必须烫头才行。”

当年的女式烫发发型


1977年开始,烫发成了中国真正开放的信号。进入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空气越来越浓,要求给烫发松绑的呼声越来越强烈。1986年6月,《人民日报》在头版刊发了一篇评论员文章《松绑》,专门谈头发能不能烫、怎么烫的话题,一度引发了精神文明建设的讨论。四联的变化过程,只不过是当代中国理发行业的一个缩影。
无论是古代的剃头,还是当代的烫发,别小看一个发型问题,竟然也是历史甚至政治环境的折射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