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道德经》闻风悦记No.47

 古典读书治学 2021-03-15
47.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如果一个人没有学问的传承,没有明道,那么他不出户,不窥牖,怎么可能知天下,怎么可能见天道?

这一句的关键,是“谁”。

如果一个人要生存下去,是不是一定要“知天下,见天道”呢?

到底是谁需要“知天下,见天道”呢?

显然,这是圣王层面的人,或者天下的管理层,或者一个求知者,一个天道探索者,一个智者,这些人需要这样的“知和见”。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法万事万物本来的样子。

天地人是同构的,明了了这个同构的结构,“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即便不出户,不窥牖,在户里面能推知户外面的状态。

你看中医不就是秉持着这样的一种思维和践行吗?中医没有解剖学基础,有的是内证学。不是破开肚子看看肠子里的状况,也不需要拍片子看看骨头的状况,而是通过望闻问切这种体察外在之象,推知内里的实情。

中医是这样,其它学问也是如此。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你越是想要开肠破肚去看,你能了解的也就越片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有些时候不为,并非是不作为,而是不直接去作为,而是行迂回之计。所以文学上讲,功夫在诗外,还有一句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有些工夫,常人看不到。这也就是中医治未病的思想。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这也是不以“相”取道,而以“”明道。

挑水砍柴无非是道,体道的过程,并非是近了就能明,往往是“近则惑,远则明”。

知天下,见天道”无有定法。从内求,从外求,内外合参,是为途径之别,最终殊途同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