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战国的那些人和事儿(二)打字整理不易,请点赞评论收藏谢谢

 金华303 2021-03-16

齐桓公‬篇‬

春秋战国的那些人和事儿(二)打字整理不易,请点赞评论收藏谢谢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这首《黍离》是东周士大夫行役途经宗周故都看到原来宏大气派的宗庙宫室变成一片农田,恍若隔世感伤万千的有感而发。此时的周王室空留天下共主的虚名,已无力控制各诸侯国,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分裂随即而来。

春秋初期大小诸侯国一共有 1400多个,诸国之间你来我往战乱不断。齐襄公在位时滥杀无辜,众人纷纷外出躲避。齐襄公最终被杀,此时有望登上君位的公子纠和公子小白正避难于鲁国和莒国。他们谁先到达齐国谁就有望继承君位。鲁国管仲在即墨附近截杀公子小白,马车中公子小白大喊一声中箭倒在车上,管仲那一箭射中公子小白的衣服带钩躲过一劫,公子小白日夜兼程早一步赶回齐国。公元前685年公子小白即君位史称齐桓公,大权在握的齐桓公强迫鲁国杀了公子纠,并把管仲囚禁押往齐国,出乎意料的是齐桓公并没有报其一箭之仇,而是折箭拜其相,一个英主贤臣共图春秋霸业的千古美谈由此诞生。

春秋战国的那些人和事儿(二)打字整理不易,请点赞评论收藏谢谢

英主贤臣开始对齐国进行全面改革:规划政事、集权中央、奖励农桑、充实国富、休整备武、强化军事齐国气象焕然一新。

戎狄世居西北多为游牧民族,中原诸国常常遭受戎狄铁骑践踏,戎狄之患愈演愈烈。在当时中原诸国困扰于戎狄之祸的形势下,管仲献计齐桓公: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齐桓公祭起攘夷大旗,同时修礼诸侯,礼敬周王室,走上了由尊王攘夷到实现霸主地位的道路。齐桓公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帮助诸国抵御戎狄,从而形成了一定的威信。齐桓公率军北上救燕,将山戎击溃,燕国不仅避免了亡国之辱还由此增加了方圆500里的国土面积。燕国恢复安定后,燕庄公对齐桓公感激不尽,亲自送齐桓公回师,不知不觉进入齐镜。按照周礼,越境相送是只有周天子才能享受的礼仪,齐桓公大度的说:“我不可无礼于燕国”,竟将燕庄公所致五十里的齐国国土全部割让燕国,而且再三嘱咐燕庄公要尊崇礼制匡扶周室。前有出兵相救,后有分沟礼燕,各国诸侯都心悦诚服。

当齐国崛起时,南方的楚国已经灭了息、邓等国,无形中与北方戎狄相呼应,形成了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的局面。面对楚国咄咄逼人的进攻,中原各诸侯国纷纷向齐国求援。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鲁、宋、陈、卫等诸侯联军出征,在楚国北门户陉山扎营。大军压境下楚国派出使节与齐国谈判。楚使对齐桓公说君住北海寡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管仲说你不进贡王室的包茅使天子的祭祀缺乏应有之物不能漉酒请神,并批驳楚国不尊礼制,不尊大宗,天子授权齐国惩罚不尊礼制的诸侯。(原来挟天子以令诸侯有这样的好处,难怪曹操就喜欢这么干)。(周礼是周王朝等级制度和礼仪规定,是周王室调整中央和地方、王侯与臣民之间关系加强统治的工具,这种制度跟周王室一系列的政治体系息息相关,重要官职任命、军队征召、缴纳赋税都是各个诸侯国应尽的义务)。在联军重压和周礼的大礼之下齐桓公不战而屈人之兵,双方制定了召(shao)陵之盟,有效地扼制了楚国觊觎中原的野心。齐桓公还致力于匡扶王室(当时周惠王宠爱少子带,有废太子之意,齐桓公召诸侯会盟,奉太子郑即位,史称周襄王)至此齐桓公取得了周王室和诸侯两方面的认可,已经成为大家心目中的霸主。

公元前651年齐国与鲁、卫、陈、宋、许、曹诸国会盟于葵丘,春秋霸主政治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葵丘会盟定制盟约:维护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力求确保各级宗法层次和整个宗法体系的稳定,重申了西周时期就一再强调的重贤重德的政治思想,要求各个诸侯国相互扶持。周襄王派太宰姬孔参加会盟,这是明确承认齐桓公是天下共主,至此齐桓公坐实了春秋第一霸主的地位。

齐桓公三次联合诸侯出兵,六次召集会盟,史称“九合诸侯”,在王位继承上坚决维护宗法,史称“一匡天下”。齐桓公靠着丰厚的财力和强大的军队灭掉了谭,遂等数十个诸侯国,国境急剧扩大,成为东方最富裕强大的诸侯国,由他兴起的霸主政治成为春秋时期的政治主流,霸主纷争依次上演,由此拉开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