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失197天马思纯自曝身患抑郁症,对自己最大的伤害是不发脾气

 优家教育 2021-03-17

 文丨 优宝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马思纯一直是个乖巧可爱的女生,然而谁也没想到她一直处于抑郁状态,十几年竟没有一天能睡得安稳。
 

臻说育儿
#家庭#育儿#对孩子吼叫#一个妈妈至少影响家族3代人,点赞和转发出去让更多的人理解和支持妈妈👩🏻
视频号      


谁还没个抑郁症了?
 
几天前,从大众视野消失了197天的马思纯在微博上分享了一则有关自己的Vlog:“走心局,值得我们干一杯。”

 
视频里,她分享了自己得抑郁症的经历和感受,从小她就被教育要懂事,要谦让别人,听到最多的话就是你要听话,不能自我。

                           
这让她即使长大后也不敢对别人生气,怕别人难过,怕麻烦别人,更怕别人不喜欢自己。
 
中学时期被同学欺负不敢告诉父母,结果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在做噩梦。
 
追求初恋三年才追上,她获得的却不是爱情的甜蜜,而是饱尝挫败带来的不自信。
 
在高速公路上,因为怕麻烦司机师傅,尿急了也只能一直憋着自己。
 
甚至马思纯说自己十几年没睡过好觉,经常会在夜里醒来,睡一两个小时就会醒一次。
 
她的人生长期处于负面情绪的笼罩之下,直到很久以后她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生病了。


但周围没有人这样觉得,朋友都在说她:小题大做,想得太多!
 
网友则在说她:蹭热度、戏太多,一个抑郁症从去年说到今年,有抑郁症还能当明星?
 
毕竟这个年头,谁还没个抑郁症啊?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曾随机找了五个人,不同身份,不同职业,读同样的几段文字。


这五个人的反应无一例外的面露嘲讽,觉得写这些的人简直是无病呻吟。


他们笑着调侃,却在下个瞬间,集体沉默。
 
原来这些文字,都来自于不同抑郁症患者的绝笔。
 
“当你们看到这条微博的时候,我已经走了。我熬过了1548天,终于在今天凌晨结束了。”(@旅行的孤独风,2018年12月12日自杀离世,时年23岁。)
 
“抱歉,我不期望有人能原谅我,再见。”(@yan482,2018年9月自杀离世,时年31岁。)
 
“我知道我会这样做,是因为我无法忍受和面对未来还要与这些痛苦和剧痛相处。”(@张纯如,2004年11月9日自杀离世,时年36岁。)


对,就是那个在日本右翼势力报复、骚扰、威胁下,写出《南京大屠杀》纪实著作的作家,张纯如。
 
也许每个人的体内都藏着一粒抑郁因子,好比开关。有的人一辈子都不曾找到这个开关,有的人打开就再也无法关闭。
 
他们都和马思纯一样,将自己贬低到尘埃里,小心翼翼地活着,忘记了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情绪。
 

生活不会告诉你的事
 
抑郁的情绪对每个人而言都不陌生,虽然大部分人都还没有严重到病的程度,但生活中我们总会经历很多抑郁的时刻。
 
职场上,高强度快节奏,强势的领导、无法正常沟通的同事、严酷的KPI,更会因为各种小事被指责甚至羞辱。
 
偶尔在办公室平静地坐着,也会无缘无故地哭泣。我们的崩溃并不是矫情,而是心生病了。
 
家庭里,茶米油盐各种鸡毛,不听管教的孩子、毫无作为的丈夫、难以调和的婆媳、邻里,纵使一天生八次气,也要打碎牙齿合泪往肚里吞。
 
直到忍无可忍一声吼,但我们不是脾气差只是太累了。
 
当一个妈妈很累很疲倦的时候,她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回应孩子和家人的需要,反而需要更多家人的支持和关爱。
 
但很多时候我们也只能无奈的自给自足,却还要被人指责这是自私的表现。


我们开始像马思纯一样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努力换上一副笑脸面对一切,慢慢的让这种负面情绪升级为病。
 
其实,很多妇科疾病都源自长期糟糕的情绪以及不健康的精神状态,中医管这叫气血不和、阴阳失调,西医则称之为内分泌紊乱。
 
那些被我们强压下去的负面情绪,并不会虽时间而消散,而是隐藏在我们潜意识的冰山之下,说不准在哪个时刻回馈给我们。
 
正如弗洛伊德所说:“凡被压抑的情绪,都会以更丑陋的方式卷土重来。”


比如,有些人白天出去外面处处忍让别人,心里受尽委屈,晚上一回到家就冲伴侣孩子发火,压抑的脾气都撒在了家里,这叫窝里横。
 
还有些人平时待人都很温和柔顺,但经常被人当作软柿子捏,心里吞了不少冤枉气,突然某个瞬间忍无可忍爆发起来就打人,这叫逼急老实人的可怕后果。
 
而且,压抑的情绪负荷太大,我们就不可避免地受到责罚——逐渐丢失真实的自我。
 
我们无法向别人表达真实的自己,我们开始变得不再相信自己的感受。
 

医者何以自医?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这世界上确实没有哪一个人,可以分毫不差地去理解另一个人。
 
别人理解不了我们的内心,我们必须学会与自己和解。
 
人为什么而生,又为什么而活?关于这个问题,或许很难有标准答案,终其一生,每个人也都在寻找这个答案。
 
有人说,我们都曾自命不凡,到后来,却都活成了最平凡的样子。
 
也有人说,年轻时以为自己可以改变世界,长大成人以后才发现,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其实,看看孩子我们不难发现,长大就是一个不断感知理想与现实之间落差的过程。


从渴望轰轰烈烈的生活,到羡慕他人的成功,再到终于学会接纳真实的自己,这几乎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而每个人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不必仰望,不必羡慕,你有你的光芒。
 
你可以将这些看作是鸡汤,但它反映出的也是人与自我和解的关键——找到并肯定自己的价值。
 
回头看看那些身患抑郁的人,他们不都是从否定自我开始的么,自己依仗的价值被现实冲击、被别人看不起,但却忘了那些才是自己存在的意义。
 
很多时候,我们喜欢向优秀的人看齐,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为此逼迫自己,甚至舍弃自我,那就真的没必要了。
 
优秀有很多种姿态,在不同的人眼中更有着数百种不同的诠释,可以去努力追求不同的样子,但也别忘记真实的自己。


在《吐槽大会》上,俞灏明说:
 
“我们这一生都是被各种东西绑架,以前我是被颜值绑架,后来被勇敢绑架,这么多年我终于想明白了,我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接纳自己。”
 
如果他没有因为那场大火毁容,俞灏明的人生应该会特别顺利。
 
可人生从来没有如果,只有结果。
 
事故发生后,俞灏明崩溃了,看着镜中的自己,他不断地陷入自我怀疑中,有段时间甚至想找根绳子一了百了。
 
很长一段时间,俞灏明无法接受自己的脸,因为那张脸就算有粉底遮掩,但仍能看到其中的瑕疵。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事情终会慢慢变淡。
 
后来,俞灏明选择了接受,因此他活得更加坦荡。
 
懂得与自己和解,也要懂得与命运和解。
 
给自己一个重生的机会,人生才会变得更加精彩,一个人只有接纳自己,才会成为幸福的宠儿。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