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毒、上瘾还会致癌?味精:我委屈啊

 食研所 2021-03-18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店家开始标榜不用味精\图源网络

最近几年,大部分人的厨房里已经见不到味精的身影了。在生活中,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人,都选择少吃或者不吃。很多人去餐馆点菜还特意会嘱咐厨师不加味精。

如今说起味精,很多人就会立马联想到:不健康、致癌、吃多了脱发、加热后有毒、还会导致老年痴呆……

那味精真的有那么可怕吗?倒也未必。

图源网络

味精的前世今生

味精最开始的名字叫“味之素”,是由日本化学家池田菊苗取名。据说在一次晚餐中他发现妻子做的海带汤特别好喝,但味道又不是单纯的酸甜苦咸,这种味蕾开花的美妙感觉,到底是什么?于是就问她是否添加其它食材,得到否定的答案。

池田菊苗觉得,海带当中肯定有特别之处,于是开始研究它的化学成分,提取出了谷氨酸钠,就是它让海带汤变得鲜美。

随后,他将谷氨酸钠做成鲜味剂,取名为“味之素”,获得了专利。

图源网络我国人民开始食用味精是在1923年,随着“天厨味精厂”(今名“冠生园”)的投入生产,本土自产的味精,开始走进老百姓的厨房,在没有那么多“负面绯闻”之前,味精可一直都是灶台上主要的调味品之一。

那“味精恐慌”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答案是1968年,彼时一名美籍华裔医生给新英格兰医学报寄了一封信,写道:他每次在美国中餐馆用餐后,脖颈后面都会出现麻痹感,伴随心跳加速、体力不支。而原因可能是因为中餐馆使用的味精。

消息一经公布,人们也开始害怕,纷纷拒绝吃中餐,以至于各个美国中餐馆被迫打出广告,声明“不在菜肴中加味精”。此后,各种关于味精有害的说法层出不穷,就这样,原本是“增鲜好手”的味精,渐渐在我们的厨房里消失了。

图源网络

味精真的致癌吗?

研究它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它,味精的成分很简单,主要就是谷氨酸钠,可水解为谷氨酸。谷氨酸有鲜味,是人体所需的一种氨基酸,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但其本身不会增加食物的鲜味,只有被提炼出来变成游离的氨基酸盐时才能为食物增鲜。①

在味精的种种的“负面新闻”里【加热致癌】的说法,让大家深信不疑,认为味精(谷氨酸钠)加热到 120℃ 以上时,可能产生焦谷氨酸钠。而这种物质不仅有毒,还是【致癌】的罪魁祸首。

事实上谷氨酸钠加热到 120℃ 以上时确实会产生焦谷氨酸钠。但焦谷氨酸钠对人体是安全的,不仅毒性极低,而且并不会「致癌」。FDA 将味精划入公认安全(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的产品/成分。

而之所建议在菜肴快出锅时再添加味精,不是因为加热致癌,而是高温让味精变成了焦谷氨酸钠,失去了鲜味。

如果还有疑惑,那我们再来说说的味精的生产工艺,实际上味精是高度纯化的粮食发酵产物,当然除粮食之外,也可以从淀粉、甜菜、甘蔗等做提取原料,这个过程跟酒、醋、酱油的生产类似,生产过程中也不使用任何“化学原料”,因此味精并不是所谓的“化工产品”。

所以啊,谷氨酸钠真的挺安全的。

如何健康食用味精?

日常生活中食用味精还是有一些禁忌应该注意。

特殊人群:

味精中含有钠,过多摄入常常会感到口渴,容易导致高血压。60岁以上的人对钠的摄入尤为敏感,所以,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压、肾病、水肿等疾病的人应该少吃味精。

不宜放味精的菜肴:

凉拌菜的温度较低,只有菜肴温度为80℃以上时,味精才能充分发挥提鲜作用,加醋的菜会降低味精的融化速度,因为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提鲜效果也就越差。

饺子馅、春卷馅:

味精不建议加热过度,这些调馅料所制作的东西一般都会经过蒸、煮、炸等高温过程,可能会导致味精变性。

甜食:

味精的鲜味在咸味菜肴中才能有鲜美表现,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反而会抑制甜鲜的本味,并产生异味。

儿童:

特别是婴儿时期,器官功能都还没有发育完全,如果味精在高温时产生有害物质,则无法消化,易导致没有办法排除,长期积累的体内。

参考资料:

①21世纪药店/2019年/2 月/1 日/第 B09 版

②丁香医生:吃味精的人越来越少,它真的有害吗?

③39健康网:味精是“害人精”,不仅伤身还致癌?不敢吃味精的人都看看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