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姜红糖红枣汤(又叫做姜枣汤)是女性朋友们青睐的一个小方,也是防治风寒感冒,补血养颜,暖宫治痛经,除胃寒的良药。实践证明,长期饮用生姜红糖红枣汤,手脚冰凉、体虚等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同时也增强免疫力,脸色变得红润有光泽。但我见过很多人因为生姜皮太脏太土,而去掉姜皮,随之而来的是感觉上火了嗓子疼、牙龈肿痛、起口疮,这是为什么?今天就听“孙郎中”讲述关于生姜皮的知识! 生姜,是家庭掌厨最常用的一种调味品。但对于生姜,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有的人就是不喜欢吃生姜,并且对生姜的味道还十分敏感,不管在做什么菜,或者是用少量的生姜包饺子吃,都能够敏感的捕捉到生姜的异味。然而,在现在的食谱中,凡是用到姜的,打头必然是千篇一律的三个字:“姜去皮”。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姜皮变得如此不招人待见,必欲剥之而后快? 然而,姜皮绝非可有可无之物,它本身就是一味良药!清代医著《医林纂要》里有特别写到过:“姜皮辛寒,凡皮,多反本性,故寒。以皮达皮,辛则能行,故治水浮肿(也就是能行水消肿,利尿通小便),去皮肤之风热。姜发汗,则姜皮止汗,且微寒也。”传统中医认为,生姜皮味辛、性凉,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因此有“留姜皮则凉,去姜皮则热”的说法。从字面上,我们就可以简单的理解到,不去皮的生姜,其本身是偏凉性的,对于这样的生姜,有散热祛火、利水消肿等好处,适合体质燥热、平时容易躁动的人群食用;而对于去皮的生姜,本质是属于偏热性的食材,这样的生姜更适合体质虚寒的人群食用,可以更好地帮助机体在一定化程度上祛除体内的寒气。因此,生姜是否去皮吃还是带皮吃,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的! 如何定呢?非常简单!只要记住一点就可以了:植物的皮和肉是一对阴阳。姜肉性热,所以姜皮性凉;姜肉发汗,所以姜皮止汗。如果受了风寒,喝姜汤发汗,自然是去皮为好;平时喝生姜红枣茶驱寒保健,则不去皮;一般做菜用姜,那肯定是带皮吃了,以免偏性;对于脾胃虚寒引起的呕吐、胃痛等,用到生姜时最好去掉皮,因为生姜皮有碍于生姜充分发挥其辛温解表的作用;如果治疗一些热性疾病或水肿,如便秘、口臭、皮肿等,最好单独使用生姜皮,而不要用整个生姜。 当然,我们在烹饪时,加入菜肴中时生姜皮最好不要去掉,这样可以保持生姜药性的平衡,充分发挥生姜的整体功效。只在一些特殊的时候,才建议将生姜皮去掉,如脾胃虚寒者,或在食用苦瓜、螃蟹、绿豆芽等寒凉性菜肴时,应去掉姜皮。  ☞附(实用小知识):如何用生姜泡脚? 用生姜泡脚可暖肾养肾、驱寒除湿、延缓衰老、改善睡眠、防治感冒。然用生姜泡脚并不是将生姜放入热水中泡一会儿,而是一般取15~30克的生姜(约为中等大小的姜半块,不用去皮),将其拍扁,放入锅中加入小半锅水,盖上锅盖用热水煮上10分钟左右。煮好后,将全部姜水倒出,待水温凉至40℃左右(一般以不感觉到烫为宜)。泡脚时水要没过脚踝部,最好边泡边搓双脚。通常情况下,洗泡15~30分钟,以身上开始发热、微微出汗为宜;浸泡时,可以用一只脚搓擦另外一只,利于舒筋活络,加速体内血液循环!  【直接点击以下↓标题即可】●女人健康的源头 ●不可小觑的“肉桂红糖水” ●夏天,为什么应该吃点姜? ●大枣滋养,该如何食用? ●小麦也是一味良药 ●祛寒湿,多吃姜 ●医话“生脉饮” ●夏日为何不能吃寒凉冷饮? ●医话“寒从中生” ●养生就跟着太阳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