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饮食的四则医话

 孙郎中 2021-03-18


中医有句俗话,“食不厌杂,饮食以养胃气”。五味偏嗜过度,亦可损伤脾胃!诚如《黄帝内经》早就说过:“五味入胃,各归其所喜,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可时下,多是独生子女,家长溺爱,饮食任其随意,烤肉串,酸牛奶,早也吃,晚也吃,肉不离口,饮料不离手,小小年纪,就形体肥胖,或骨瘦如柴,或贫血发生。还有些小孩,饮食特别怪异,专吃方便面,或果冻,或炸鸡块,或烧烤,吃来吃去,营养失衡了,发育减缓了,脾胃也弱了,个子不高了。不仅小孩是这样,有些成年人也是今天麻辣烫,明天火锅城,早晚都吃,天天如此,岂有不伤害脾胃之理。我每每看到或听到别人如此饮食,就总为其担心,他们这样饮食,总有一天会为此付出代价!作为一名临床中医,我临诊之余,总喜欢编辑撰写些中医短文,旨在启发、引导、帮助各位有缘人明白一些医学常识及病理,这应该也算是一种善念善举吧!!● 有人一天三顿吃肉,且无肉不欢;有人喜食肥甘厚味;有人经常暴饮暴食;有人光吃水果蔬菜而不吃主食。所有这些都会伤损脾气,使脾的运化功能下降,导致饮食不化,堆积于体内则化为痰浊水饮,成为致病因素。健康的饮食是粗茶淡饭,而不是大鱼大肉,更不是各种所谓的营养品、保健品。比如,五谷杂粮最得土气,也最养人,且不会助湿增痰为患。“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吃进去的任何东西,不管是日常饮食,还是滋补类食药,都必须经过脾胃运化吸收。脾虚首先和饮食不节有关,吃饭没规律,都可能导致脾虚。此外,过多食用寒凉、生冷或肥甘厚味、难以消化的食物(如油腻的食物、甜食、糕点等),也都容易伤脾。《黄帝内经》中说:“饮食自倍,脾胃乃伤”,意思是说:如果不合理节制饮食,容易损伤脾胃。“饭吃七分饱”一直是中医倡导的养生法则,因为很多病都是“吃饱了撑出来的”!也许会有人认为,吃饱了才能阳气足。但事实上,过于饱食反会会伤阳,导致体温下降。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吃完饭往往懒得动,甚至困倦欲睡,这其是脾阳开始工作,气归于中焦,故人会有乏力感;若过于饱食,脾阳会过于消耗。长期暴饮暴食,导致脾阳渐衰,人会变胖,这是阳虚的反应,阳虚则气化不利,阴浊凝滞,百病因而丛生!● 有句开玩笑的说法,“不吃饱饭,哪有力气去减肥呢?”我认为,这句话其实很有道理!只有吃饱了,气血健旺了,然后脾阳才能运化升清,才能把体内积滞的痰浊水饮等排出体外。换句话说,减肥,首先需要加强脾的运化升清功能,所以,通过少吃或不吃肥甘厚腻的策略来减肥只是治标不治本,甚至伤本。生活中曾见有人为了减肥而害怕吃饭,甚至吃过即吐掉,最终导致厌食,骨瘦如柴,减肥倒是成功了,而身体却毁了。我接诊过不少年轻女孩子,为了减肥不择手段,以消耗身体健康而换得身材的苗条,实在不可取。她们中曾有人不加选择,滥吃减肥药物,导致心慌,伤损心阳,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为了减肥,必须要调节饮食,少肉多素,忌煎炸、烧烤、油腻、粘滑、生冷(多数寒凉水果、冰淇淋、刚从冰箱取出的食物饮料等),但绝对要以五谷为主,不可贸然偏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