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柴胡桂枝汤的方证与临床应用

 昵称66569497 2021-03-18

​​

我跟弟子们讲,学药方要多学那些临床应用广泛的方子,也就是高效方,比如经方即是。学习高效方的好处是,一方面可以执简以御繁,以不变应万变;另一方面,可以极大地提高临床疗效。高效方的特点即是高效,只要方证相应,即能取得满意疗效。

 

经方中有柴胡桂枝汤,这是临床极为常用的一个方子,我临床上几乎每天都会用到此方,因此有必要把此方的方证详细讲解一下。

 

简单来说,柴胡桂枝汤是小柴胡汤和桂枝汤的合方,二方相合,其功用叠加,一则可以燮理营卫气血,二则可以调畅阴阳表里之枢机,临床应用范围极广。

 

一、组方

 

按仲景的原剂量,其组成及用量为:桂枝一两半(去皮),黄芩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甘草一两(炙),半夏二合半(洗),芍药一两半,大枣六枚(擘),生姜一两半(切),柴胡四两。

 

据考证,汉代的一两约当于今时的15克。今时有人担心这样换算后经方的剂量过大,有符合《药典》,于是改小其剂量,大体按一两等于6克来计算。我临床用经方,多按一两等于6克的比例来用方,自觉疗效满意,必要时也会加大剂量。比如,按一两等于10克来计算用量,药力稍强些,疗效更好。

 

二、适用病机

 

太阳表证未解,进而邪犯少阳,变为太阳少阳并病,治宜太少两解之法。故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发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通达表里。因太、少之证俱微,故各取原量之半合剂。临床凡见太、少合病之证,皆可应用。

 

三、仲景对于柴胡桂枝汤的两种观点

 

柴胡桂枝汤证在仲景书中有两条,一是《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中的146条,二是《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中的附方《外台》柴胡桂枝汤。

 

(一)太少两感用柴胡桂枝汤

 

《伤寒论》146条云:“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先来简单分析一下,“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这是太阳桂枝证;“微呕,心下支结”——这是少阳柴胡证。太少两阳同病,故用桂枝解太阳之表,柴胡和少阳之里。

 

由于所见之太阳表证较桂枝证为轻,少阳里证较小柴胡汤证为轻,故取柴胡、桂枝用量之半以轻解之。

 

为什么这样用方呢?清代大医柯韵伯认为:“此伤寒六七日,正寒热当退之时,尚见发热恶寒诸表证,更兼心下支结诸里证,表里不解,法当双解之。然恶寒微,则发热亦微可知;支节烦疼,则一身骨节不痛可知;微呕,心下微结,故谓之支结;表证虽不去而已轻,里证虽已见而未甚,此太阳少阳并病病之轻者。故取桂枝之半,以解太阳未尽之邪;取柴胡之半,以解少阳之微结。”柯韵伯说的非常在理,我们不妨接受他的观点。

 

(二)急腹症用柴胡桂枝汤

 

《金匮要略》附方中的《外台》柴胡桂枝汤,主治“心腹卒中痛者”,方药和用量与《伤寒论》柴胡桂枝汤相同。

 

仲景的观点为后人用此方治疗各种急腹症提供了理论依据。就临床来观察,无论外感还是内伤所致的心腹诸痛,均可酌情用此方。

 

前人有谓:“《金匮》用于寒疝腹痛,即今所谓疝者。又肠生痈,腹部一面拘急,胁下强牵,其热状似伤寒而非者,宜此方。”这就是说,仲景用柴胡桂枝汤不但可治太少两感证,更可用于急腹证。

 

四、柴胡桂枝汤的用方思路

 

(一)合方的原则

 

我们用经方,强调“有是证用是方”。从理论上讲,柴胡桂枝汤是由小柴胡汤和桂枝汤相合而成,临床应用应该是小柴胡汤与桂枝汤的合证。显然,这样用方是有效的,这也是我们临床采取合方治病的主要原则。

 

柴胡桂枝汤的用方主要是治疗太阳少阳合病证,以发热恶寒、汗出、腹痛、头疼身痛、恶心纳呆、心烦、胸胁苦满为辨证要点。

 

主要症状为:腹痛,往来寒热,胸胁满闷,默默不欲饮食,喜呕,烦躁易怒,口苦,咽干,目眩,汗出恶风,头痛或者头晕,鼻鸣,鼻塞流清涕;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弦。

 

临床所见疾病的病机非常复杂,有时一个药方不能兼顾所有病机,则需要合方施治,这也使临床应用非常灵活多变。比如,既有小柴胡汤证,又有血瘀,我们往往用小柴胡汤合四物汤,或合桂枝茯苓丸,即能兼顾两个证候。再如,既贫血又有心动悸,则可考虑用四物汤合苓桂术甘汤,日本人称为连珠饮,能治贫血所致的动悸,呼吸困难,颜面浮肿等。

 

历史上合方用方非常广泛,甚至有些还成了新的药方,比如小柴胡汤合五苓散,称为柴苓汤;五苓散合平胃散,称为胃苓汤;四君子汤合四物汤,称为八珍汤……,这些都是不错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应用。

 

(二)柴胡桂枝汤是和法的代表

 

我从临床来观察,柴胡桂枝汤的应该指标并不必需是两方症状的相合,而应该是病因病机的相合。

 

大体说来,柴胡桂枝汤能通调津液,调和营卫,气血阴阳兼顾,虚实寒热同调,其治病机理重在一个“和”字上。临证时应该把柴胡桂枝汤看成是一个各法的代表方,不妨谨守病机,凡是需要和法的,都可考虑用此方施治。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知道,柴胡桂枝汤的方证比较复杂,不可概以和解少阳、调和营卫以治疗外感病。

 

一方面,小柴胡汤主在枢转少阳,而少阳以肝胆为源,为水火之枢,主决渎,行水道,转气机,游相火,外连太阳,内接阳明。其功效极大,治疗范围极广。

 

另一方面,桂枝汤主在调和营卫,而营卫以脾胃为本,营卫枢机不利,气机不畅,则木郁侮土、气郁生热,便导致气血失和。临床上我常用此方治心腹诸痛,即与调和营卫相关。

 

由此说,临床应用柴胡桂枝汤时,不妨斟酌古今,扩大思路,圆通化裁,灵活施方。

 

五、柴胡桂枝汤的应用范围

 

(一)柴胡桂枝汤可应用于多个系统

 

就我临床观察,柴胡桂枝汤在呼吸、消化、神经、运动等多系统疾病中都有良效。该方所治疾病远比单纯的太阳少阳并病范围要广,尤其在神志病、神经性疼痛、肝胆脾胃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等方面疗效显著。

 

我的理解是,因为柴胡桂枝汤是“和”法的第一方,诸病之需要和法时,此方即可取效。现代医学认为,此方之所以取效,多与其抗抑郁、调节免疫功能有关。

 

(二)柴胡桂枝汤的适应病症

 

就临床来看,柴胡桂枝汤常用于肩背疼痛、耳后神经痛、肩周炎、肋间神经痛、神经官能症、肝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迁延性肝炎、胆囊炎、胰腺炎、胆道蛔虫、阑尾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体虚感冒、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更年期综合征、过敏性鼻炎、神经衰弱、脑缺血、癫痫等诸多疾病。

 

(三)柴胡桂枝汤用于治疗外感与内伤病的不同用法

 

而且,临床治病时当灵活掌握柴胡桂枝汤的病机。比如,用于外感病时,必须抓住太阳未解、邪犯少阳的病机;用于杂病时,应抓住营卫失调、枢机不利这个关键。在这两个关键的前提下,但见一症便可以考虑应用本方。

 

以治外感发热为例,太阳邪入少阳,可用柴胡桂枝汤。这是正常用法,退烧效果非常好。但若病人已经用过抗生素或激素,导致热退而复发,这里就不仅仅是外感病,而兼有内伤了。此时必用柴胡桂枝汤。

 

比如,江苏省儿科名医王益谦老先生认为:一切外感热病寒热稽留不退,或发热4至5天,先是日晡恶寒,渐渐发热,有时发热至39℃左右,待天明方热退,有轻微口渴,舌苔白或薄黄,脉浮,或弦,有时胸闷者,皆可用本方进行治疗。尤其是开始发热即静点抗生素激素,热退后再反复发热者,必用此方。

 

(四)但见一症便是

 

“有柴胡证,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什么是柴胡证呢?一般指小柴胡汤的主治症,包括七个,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这里讲的“但见一症便是”的“一症”即是指上述小柴胡汤七个主治症之一者。此处也体现了辨证论治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五)以少阳为主

 

临床治病当有主有次,比如证见三阳,治当从少阳,也是以和解少阳为主。对于柴胡桂枝汤而方,虽然是太少合方,但还是应该以少阳为主,太阳为辅,这个用方原则,应该掌握。

 

(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柴胡桂枝汤为两解太少之轻剂,因为证情很轻,所有药量各取其半。这说明临床用方时药量的大小应该根据病情的需要来定。

 

就我观察,多种因素影响着用方剂量,比如,病情变化、患者体质强弱、地域南北、气候寒温、大人小儿等等。

 

比如,当代伤寒大师刘渡舟治疗早期肝硬化时,四诊合参后,用柴胡桂枝汤减去人参、大枣之补,另加鳖甲、牡蛎、红花、茜草、土元等专治肝脾血脉瘀滞、软坚消痞之药,收到较好疗效。

 

六,柴胡桂枝汤的体质要求

 

患者多数营养状况一般或偏于瘦弱,部分患者情志不畅或者烦躁、失眠,有些会有周期性发作的规律。

 

另外,我观察到,适合于柴胡桂枝汤的人往往比较敏感,既包括精神敏感,表现为易怒,易生气,闷闷不乐,易东想西想;亦包括体质敏感,比如天气稍有变化即觉不适,或节气变化就患病。

 

小结

 

综上所述,柴胡桂枝汤是一个万能方,几乎不会用错,临床很好用,很实用,既可因外感病而用,也可因内伤杂病而用。原则就是通其理,会其意,谨守病机,知常达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