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通人怎么能成为抢手人才呢?

 Joyce景红 2021-03-19


 
昨天有位即将毕业的朋友,看了我的文章,说的确最近就业面临很多选择,确实手握几个Offer,都想试试,实习了两三个单位,都不是太理想,现在也不知道选哪个了,这些工作确实各方面差异也不大。问我能不能举些具体案例,说下那些没什么特殊背景,靠自身努力从几千元一个月的应届生到年薪百万甚至千万的人是怎么做到的。
一直有临近毕业或刚入职场的人问我如何选择职业,如何做职业规划,无非是想少走弯路,其实市场上高价值的人大部分也是普通人,要看你自己的特点,适合哪一种发展路径。
 
猎头常年寻找的人才大多是以下几类:
一是专业有新技术优势
新兴行业紧缺技术人才,就好像现在我们比较缺的算法,大数据,市场每隔一段时间热门技术人才都很缺,大小公司都缺,有些技术本身就很新,经验并不重要。


但是这种技术会延续多长时间,紧缺局面会有多久,谁也说不清。但长久看,一个人光靠稀缺技术一定是不能保持持久优势的。领先技能必将成为必备能力,这时候考验你的是能否建立起新的优势。

二是行业专家
普通人接受教育,不断积累,在一个领域里深耕,成为专家,这其实是最适合大多数人的。
以下是一个上市公司找行业专家的要求,最重要的要求是在行业内成为领军人物,较为知名。
如果能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台,在一个相对稳定发展的行业里选定方向,不断深入学习研究,耐得住寂寞,在十五二十年前成为专家是可行性很大的。如果是科研类工作,最好在行业头部单位里。

三是管理型复合人才
这个也是猎头青睐的人才。
从基层干起,如果有大企业的经验,能跨越多个职能不断做出好的成果,中间不断学习深造,提升能力,如果能有跨行业成功经历就更好。如果企业行业好,前景好,跟随企业由小做到大,中国企业机会也不错。
管理上表现出的不仅是带了多少人,而是真正能在管理过程中优化工作流程,在行业内建立人脉,和团队人际关系良好,有良好的最终结果,最后要能有市场影响力。
我画过一张图:

 


一,如果想要成为这样的抢手人才,正常的进阶道路必须具备的是以下几点:
1. 知识技能——具备做某项工作的过硬技能,基本功扎实;
2. 平台视野——做出成绩,还要有平台的加持,成绩是在多大的平台上获得的;
3. 人脉资源——自己的个人品牌影响力和人脉帮助是能力的放大器;
4. 持续学习——知识技能都需要持续更新,终身学习,无所不学。
二,职场上没人能停在哪个阶段吃老本,职场成绩都有保质期的
在选择职业路径和职场奋斗的过程中,始终都要加入时间维度思考自己的发展。也就是你的成绩取得必须比你的同龄人要快,比如你的上司比你年轻五到十岁,你基本没有可能在现在的平台上还有太大空间。
同样,如果一项技术新人比你掌握快,你这项技术优势也没有了。
三,与其更好,不如不同
很多市场上抢手人才,单一技能也不见得是多么稀缺,但是各种条件组合,构成了自己的独特之处。所以任何时候也要考虑自己的独特性,学会差异化竞争,逆向思考。
当所有人都想去互联网、金融、地产时,你也跟风去,能不在十年二十年后遇到问题吗?这和三十年前人人想去国企,二十年前人人想去外企,有啥不一样呢?
没有差异化,就意味着是个平庸的选择,当然,如果你确实能做佼佼者,从千军万马里熬下来,完全可以这样选择。
不过,你也可以多考虑自己的独特之处,磨炼自己的不同之处,成为不可替代的能力。
比如上周我们一位经理汇总给我的难度职位中有一个脚手架工程师,我觉得很奇怪,这个职位按理说不是太难,各大房企有的是。但经理告诉我,这个职位要求硕士学历,有N年实战经验,而在这个岗位上的大多是大专以下的经验型人才,这个不符合他们未来智能整合的需求。 
其实猎头苦苦寻觅的有很多岗位要求单看没什么特别,不需要三头六臂有多强的能力,但却是与正常选择有差异的,受过硕士教育的人,绝大部分是不愿意从最辛苦的基层开始,因为教育程度高的人,其他机会会很多,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差异竞争。
类似这样的要求现在比比皆是,而且未来只怕是会越来越多有这种特征:既要有良好的教育,广阔视野,又要有基层扎实的工作经验。这往往需要在很多选择时采取与身边同类不同的路径。
最后的话:
我们绝大部分都是普通人,想要在职场长跑中站在前列,取得竞争优势,成为市场价值高的抢手人才,既要做好选择,也要持续努力。除了顺势而为,也要逆向思考,如果不能有绝对优势,也要有差异优势,才能成为不可替代的人。
希望我们都能从普通人成长为抢手人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