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研究(上篇)

 张璐说胃肠 2021-03-19

  慢性萎缩性胃炎简称CAG,在中医中并无明确的病名,在中医的范畴中,可以将其划分为痞满、胃痛、嘈杂以及腹胀等范畴。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及病机

  传统中医学中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胃脘痛的范畴,而胃脘痛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受到了六淫外伤、情志不畅、饮食不节以及素体脾虚等因素影响,造成了机体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随着传统中医学的快速发展,大量国内外研究学者针对CAG的中医病因及病机进行了研究,总结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外感风邪。第二,饮食失调。第三,情志失调。

  从病机来看,CAG主要病位在胃,且与脾、肝密切相关。研究发现,脾胃虚弱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微观的角度而言,脾胃虚弱,会造成气血生化缺乏源头,难以滋养胃粘膜,继而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腺体萎缩性病变。另外,患者气滞、食积以及痰湿均会诱发疾病,痞满属于以脾胃亏损为主的疾病。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辨证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证分型及辨证论治的重要性

  患者的证型不同应该制定不同的用药方案,比如:

  针对脾胃虚弱型患者,应当以和中化湿、清热醒脾为治疗原则。

  针对肝胃不和型患者,应当以理气活血、和肝疏胃为治疗原则。

  针对气滞血瘀型患者,则应当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

  根据近年来有关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论治的文献资料总结,临床中常见的中医证型包括脾胃虚弱型、肝胃不和型、胃络瘀血型以及胃阴不足型,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不仅应当结合患者的证型,同时也应当根据患者的四诊结果适当加减用药,才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