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震创新解读《石壕吏》,你怎么看?

 昵称1417717 2021-03-20

《石壕吏》是杜甫创作的“三吏三别”之一,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耳熟能详。

很多年没有读这首诗了,只记得它的写作背景是安史之乱。今天特意百度了一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为平息安史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所占的邺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乾元二年(759)春,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他在由新安县西行途中,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首诗。

图片

这是一个真实事件的纪实,只是用诗的形式来表现罢了。读完之后让我心中顿生起对老妪一家的无限同情和对于酷吏的痛恨。全诗没有一句诗人自己的评论,更没有点评战争的双方,基本是采用了白描手法来讲述某一时刻发生的一件事,画面感很强。

先是诗人投宿石壕村老妪家,遇到小吏来抓壮丁,老汉越墙而逃。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此句非常传神,把小吏和老妪两个人的强弱关系一下子就说清楚了。然后通过老妪之口,我们了解了这个家庭经历的苦难:她的三个儿子都被抓壮丁,两个已经战死。家里穷得儿媳妇连件完好的衣服都没有。即使如此,老妪还是主动跟着小吏去给部队做饭。结尾处,诗人与老汉一个人告别,与第一句“暮投石壕村”响应,只是昨晚是老妪与老翁接待他,今晨只剩老翁一人了。


从开头到结尾,杜甫以旁观者的角度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正是通过这样的白描纪事,诗人把对战争的苦难的描绘和对于老妪一家的深切同情跃然纸上。

突然间说起《石壕吏》这首诗,是因为昨天偶然看到了康震解读这首诗的视频,让我脑洞大开。目前视频已经下架,但他演讲的文字已经被纪录下来。

图片

这是2016年康震教授在“中国校长创新与发展大会”上演讲的节选。我猜大概是康教授为了突出“创新”教学而对于《石壕吏》一诗进行了不同于一般常识的创新解读吧。他这篇演讲中关于《石壕吏》的文字如下: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第一个问题是:石壕吏为什么要抓人?他为谁抓人?那这个答案很清楚,郭子仪的大军和安禄山的大军打了一仗,打败了。双方减员很严重。郭子仪的军队没办法,就地临时征兵。第一个要明确的,这是咱们的军队在征兵,别搞错了,不是叛军在征兵,是咱们的军队在征兵,但是它不属于常规征兵,它是属于临时紧急补充兵员。第二,石壕吏是谁?石壕吏是国家的公务员,是郭子仪的军队委派的地方部门的武装干部,到村上来完成这次紧急征兵的任务。这个人有错么?这个人没错。你不要老是把他归类为统治阶级里面的腐败分子,不是那么回事。第三,这个人征兵的态度好不好?不好。他的态度再好老百姓也没法接受,因为我三个儿子有两个已经战死了,第三个还在前线不知死活,你现在又来征兵。没得可征了。老百姓的反应正常不正常?正确不正确?完全正确。换句话说,在这个场景中,无论是国家的意志和百姓的意愿,都没有发生错误。下面一个问题是:谁将做出重大的牺牲。这个问题变了,老太太怎么办呢?如果是安禄山的军队来征兵,老太太一头撞死算了。为什么?你是叛军,这跟日军来征兵伪军来征兵(一样),我不从了。但是面对的对象,虽然这个治保主任这个武装部长,态度坏得很,但是他是政府派来的,那老太太说,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算了,我跟你们走吧。我还能给战士们做早饭呢。这个母亲他不认字,也不懂大道理,但她明白了眼前发生了什么事后,就是献出儿子再献自己,但是你不要把我儿媳妇抓走,你也不要把我小孙子饿死,因为这是我们家的根啊。那看来石壕吏听了他的建议,那好吧,你们家老头不在,那只有请你走一趟了。为什么把老头要留下,因为老头还硬朗,家里面需要这个主心骨。换句话说,这里面表达了一个非常明显的价值观,就是当国家和民族遭遇重大灾难的时候,我们的老百姓还是毅然挺身而出的。你跟学生讲,这跟你没什么关系?当然有关系。而且关系密切。……杜甫在这首诗里没有做任何的评价,他两难啊。为什么呢?他很同情老太太,又为国家的前途担忧,这怎么办呢?他只能不置一词。……我要告诉学生,杜甫的伟大在于他完全忠实于历史的真实,当他难以判断和择决的时候,他就把它忠实地记录下来,留给后人做判断,无意当中就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非常深刻的场景。

康震教授的这段解读听上很新颖(怪异)的原因就是创新,一是他把这一场战争悲剧生生创新为爱国主义教育了,把老妪的无奈之举升华成为国担当了,二是把一个小吏的不合理拉壮丁行为淡化为态度不好。三是把杜甫本人变成了一个冷静的、不判断是非的中立者。

先说一个康震演讲中的三个事实错误。

一是老妪挺身而出跟着小吏走是因为爱国吗?看诗中第二句是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这种抓壮丁的事已经发生不止一次了,她家的三个儿子都被抓走了。抓壮丁是抓成年男性,所以一听敲门家里唯一的老翁立马就翻墙跑了。如果真的是要为国担当,老翁应该主动参军才对,而不是选择逃跑。所谓老妪挺身而出的目的是保护她的家人。而她跟着小吏走并不是上前线,而是风险较小的做饭。她走后就算完成了对她家的抓壮丁,老翁就回来了。这才有诗的最后一句“独与老翁别”。

老妪的行为是暂时保护她一家老小的平安的无奈之举。为何要美化成为“国家”挺身而出?

二是小吏真的只是态度不好吗?小吏应该是地方小官,他应该知道老妪家的三个儿子已经全部被抓了壮丁了吧。按理说,这家人就不该再出壮丁了。但他还是要把这家的老汉也抓走,抓不到老汉就把老妪也带走。这样的小吏不酷吗?难道作为国家公务员就可以为所欲为,没有一点起码的人性吗?

第三个错误是康教授的想当然。他说“如果是安禄山的军队来征兵,老太太一头撞死算了。为什么?你是叛军,这跟日军来征兵伪军来征兵(一样),我不从了。”老太太凭什么就要一头撞死?按他这个逻辑,抗战时期被日伪占领地区的中国百姓是不是都得一头撞死了算了?为什么中国当时有上百万的伪军呢?

在民族国家概念还没有建立的时候,对于老百姓来说,在天灾人祸之中能苟且活着就才是本能选择,没有义务为了统治者拿起武器去战斗。大家都知道元朝张养浩的一句名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再苦也要努力活着。

康震的创新有个基本的逻辑错误。他把现代国家的概念硬套在了封建王朝上,分不清楚国家和统治者之间的关系,统治者和百姓之间的关系,所以有了一句“在这个场景中,无论是国家的意志和百姓的意愿,都没有发生错误”。

国家和统治者是两个概念,统治者是可以更换的,而国家总是在的,所谓国破山河在。历史上所谓亡国,对于统治者与百姓来说是两个概念。对于统治者来说,失去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就是亡国,因为在统治者的思维里,他们就是国家。而对于百姓来说,更换了统治者并不算亡国。如果变成了外族统治就是亡国,但百姓只能选择当亡国奴。对于古时候的百姓来说,谁来统治并不是百姓说了算。如果新的统治者能实行仁政,百姓就感恩戴德了。

在康震的逻辑里,统治者就是国家,所以统治者要捍卫其统治(即国家)是天然正确的,老百姓理应为国家(统治者)挺身而出,百姓对于统治者天然具有无限责任,不管统治者是不是对百姓尽到了责任。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中国历史上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朝代更迭了吧。除了蒙古、满洲外族入侵外,除了西晋、大宋等的和平夺权外,中国的其他朝代几乎都是被叛军、农民起义给推翻的吧,过程都很残酷,百姓都很痛苦。

比如说康震教授着力捍卫的大唐王朝,它自己就是由叛军建立的。在隋朝末期,李渊父子起兵造反,联合、吞并其他的反叛力量最终推翻了隋朝的残酷统治。唐太宗李世民自己又是怎么上位当上皇帝的呢?四个字:杀兄逼父,同样的血腥残酷。但是,法统和道统的缺陷并不妨碍李世民成为中国历史最伟大的皇帝之一。

没有什么封建王朝是正统的,都是推翻了别的王朝夺来的。从来就是成王败寇,差别在于谁当权之后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安史之乱是怎么产生的?百姓为什么要遭遇战争之祸?责任全在安䘵山和史思明起兵造反吗?

安史之乱的原因很多,我不讲唐开元期间农民丧失土地成为流民,也不讲节度使制引发的军阀割据,就说百姓只喜闻乐见的宫斗吧。安史之乱的根就是唐玄宗后期的昏庸无道。有了杨贵妃之后,唐玄宗整天过着纵情声色的生活,对杨贵妃三千宠爱于一身。语文课里学过“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吧。

因为杨贵妃,她一家人飞扬跋扈,她的哥哥杨国忠竟然成了宰相,与大军阀安䘵山之间争权夺利才导致这场让唐朝走向衰败的安史之乱。所以等安䘵山攻入长安,唐玄宗一行出逃行到马嵬坡时就发生兵变。将士们终于忍无可忍,发动兵变杀死杨国忠等人,缢杀了杨贵妃,拥立太子李亨即位,李隆基成为太上皇不再当政。

《石壕吏》中老妪一家遭受的苦难就是统治集团内部的腐败和争权夺利所至。这样的统治者被推翻才是正常的,能活下来继续执政是侥幸。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中国古语早就把统治者与百姓的关系说得一清二楚了。统治者无道,百姓凭什么还要去捍卫它。

创新,总要讲点逻辑吧。

~ 完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