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极残篇之六 问道之二:易经智慧

 心海航母 2021-03-20

原著:无极道人

生死轮回一场梦,

迷悟只在一念间。

俊鸟出笼游太虚,

大道无极任逍遥。

无极残篇之六    问道之二:易经智慧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出自《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这几句话几乎是耳熟能详、尽人皆知的,而且大部分人还对此解释的头头是道:道从无极产生,是道生一,然后分为阴阳二气,是一生二,然后阴阳二气相交为中和之气,阴气,阳气,中和之气合而为三,就是二生三,这三种气又产生了万物,就是三生万物。几千年来,这种说法一直占据主流,几乎成为了这段话的固定解释,而后人也懒得自己思考,既然大家都这么解释,那我这样说也不会错,从众心理导致几乎没人对此提出质疑。

事实是这样么?个人认为这种人云亦云的思想害人不浅,因为它把道限定在唯心主义的哲学范畴之内,不但禁锢了人的思维,还让道家思想变得玄之又玄,甚至变成了封建迷信,遭受世人的唾弃。要想正确理解这句话,就必须通过《易经》的相关知识,下面我们具体分析。

无极残篇之六    问道之二:易经智慧

前面我们说过,易有变易、简易和不易三个特点,道也有变化、简便和不变三个特点,道就是变化,一切都是变化的产物。变化的道就是混沌无序的宇宙万物,就是全宇宙中所有已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和未发生的事物,它无边无际,无始无终,如何分析理解它,让我们毫无头绪,束手无策。因此,要分析它就必须运用《易经》的智慧,也就是分析易卦时所用到的易学思维模式,即立太极,分两仪,论三才。这个思维模式可以指导我们如何去解读《道德经》,如何去理解大道,进而去分析宇宙万物。

这个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在分析易卦的时候,第一,先确定一个事物为太极点,之后的一切分析都必须围绕这个太极点来展开;第二,从阴阳两方面进行分析,这个太极点的事物具有怎样的表象和内涵,性质和特征,尽量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认知;第三,分析在不同时间、空间和人物的影响下,这个太极点的事物将会如何变化,分析不同影响因素会导致何种结果等等一系列问题。

例如某人用易卦测算求财之事,我们首先要在得出的易卦中找到哪个卦象代表财,确定这个代表财的卦象的过程就是立太极;然后我们分析这个代表财的卦象,它的表象是什么,是现金还是物质,它的本质是什么,是工作得来还是投资回报,这就是分两仪,从阴阳两方面来分析;最后我们分析这个代表财的卦象受到时间空间或人员的影响会产生什么变化,这样才有了之后的三生万物,也就是我们应该如何运筹,如何化解等等一系列问题,这个过程就是论三才。经过这三步分析,事情已基本明了,之后依据卦象进行操作就可以了。

无极残篇之六    问道之二:易经智慧

易学思维模式是《易经》智慧的体现,也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易学体系中的具体运用,按照这个方法分析事物,才能对事物有比较全面认知。在这三步之中,第一点立太极最为重要,它是后面两步的基础,也就是说,如果太极点定错了,之后的分析全都是错的,都是无用功。

分两仪就是阴阳学说的具体应用,阴阳学说是古代朴素的宇宙观和方法论,阴和阳是事物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用以深入研究事物属性,并阐释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阴阳具有互根性,即阴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面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三才之道出自《易经·系辞下传》第十章:“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三才是易学思维的一个重点内容,指的是时间、空间和人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时、地利、人和”。关于天地人三才的具体内容和它们之间相互辩证的关系,以后有时间了再给大家来详细讲解。

无极道人乘鹤去,

空留残篇八十一。

谁能解得其中意?

不枉人间走一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