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术速递:支架术后30天内支架内血栓风险最高

 yxg2516 2021-03-22


引言

本期为大家带来一篇2月最新发表在JACC: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上关于ADAPT-DES研究的临床表现和血小板反应的长期分析1

背景回顾

ADAPT-DES研究2是一项2013年发表于柳叶刀杂志的前瞻性多中心注册研究。这项研究评估了8582例冠脉介入治疗患者的数据,全部受试者均接受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氯吡格雷应用至少1年,阿司匹林应用周期不确定。使用VerifyNow分析法评估了受试者在成功植入压药物洗脱支架(DES)并应用负荷剂量氯吡格雷后的P2Y12血小板反应性,随访2年,主要终点是明确或可能的支架血栓,其他终点包括全因死亡、心梗及临床相关出血。研究结果提示氯吡格雷治疗后的血小板高反应性与支架血栓(ST)风险和心梗风险的增加显著相关(图1)。

Image

图1:根据氯吡格雷治疗的血小板反应性分类而选定不良事件的1年时间-事件曲线,PRU =P2Y12反应单位 (A)确定或可能的支架血栓形成 (B)心肌梗死

研究速读

Image

这篇最新发表的长期分析选取如上研究的数据,比较了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与稳定型冠心病(SCAD)患者在植入支架后2年内的支架内血栓(ST)发生率,在术后30天和1年两个节点进行分析。

在基线结果中,8582例患者中2063例为心梗患者,2370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4149例是非ACS。高血小板反应性( HPR)的发生率分别为48.0%、43.3%和39.8%(p <0.001)(表1)。

Image

表1:根据临床情况进行的血小板反应性分类,数值为平均值±SD/n (%). ACS,急性冠脉综合征; ARU,阿司匹林反应单位; HPR,高血小板反应性; PRU,P2Y12反应单位

对于不同疾病分类人群ST风险进行分析时发现:该研究中,STEMI、NSTEMI、UA、Non-ACS四类患者的ST发生率依次为2%,1.5%,1.1%,0.8%(图2)。在PCI后30天内,心梗患者与非ACS患者相比,ST风险增加4.52倍(HR 4.52;95% CI:2.01 -10.14 p <0.001)。

Image

图2:不同临床分类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

事件发生率是由Kaplan-Meier估计的,ACS,急性冠脉综合征,ST,支架内血栓形成,NSTEMI,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UA,不稳定性心绞痛

而在心梗患者中,在PCI后30天内发生ST的风险最大(图3),且ST风险升高主要在使用氯吡格雷后出现HPR患者(HR 5.77;95% CI: 2.13 -15.63 p <0.001)。

Image

图3: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30天和1年后进行界标分析。PCI术后前30天内,MI患者较UA患者有较高的风险,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有最低的ST风险。超过30天无差异。p值使用log-rank t获得

总结

在该研究中,心梗、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冠心病患者进行PCI术后的高血小板反应性( HPR)的发生率分别为48.0%、43.3%和39.8%,多发生在30天内,且ST风险升高主要在使用氯吡格雷后出现HPR的患者(HR 5.77;95% CI: 2.13 -15.63 p <0.001)。这些发现提示心梗患者PCI后30天内需要足够的P2Y12抑制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JACC Cardiovasc Interv. 2021 Jan 19;S1936-8798(20)32394-3. doi: 10.1016/j.jcin.2020.12.005.

2.Lancet. 2013 Aug 17;382(9892):614-23. doi: 10.1016/S0140-6736(13)61170-8. Epub 2013 Jul 26

Image

审批号:CN-73149   有效期至:2023-1-18 

本微信平台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阅读,不得转发或分享非医疗卫生专业人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