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存真?

 张玉龙医论 2021-03-23

        最近签署处方的时候总是发现处方关联到我的医师诊断总是使用西医病名或者就给一个常人称呼的病名,根本不书写什么证型,我签署姓名的时候也多少有点纳闷,现在这些处方都是我的名字开出的处方,而我却不知道是否对证治疗。这与某些专家在医院工作环境有关,但是这种习惯严重影响中医药的发展。一些患者反映在一些专家处就诊的时候医生询问的方式还是处在在医院依靠实验室检查的状态,完全不熟悉中医传统的“望、闻、问、切”。近现代中医跌宕起伏经历风风雨雨,这不仅仅是中医外人士的问题,也有中医者自身的问题值得关注。而今,能够完全使用传统中医语言进行交流、诊断、书写病历的医师寥寥无几,很多医师长期在医院和西医相伴,也懒于研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反而使用自己不擅长的西医诊疗方案进行临床,有些时候又不能理解或解释某些检验数值的临床意义,把中医传统的辨证施治丢在一边,随波逐流选择西医按病开药,开出来的处方很多时候有违病证,所以有很多医者临床多年治愈率一直不见提升。所以有很多时候职称和医术并不成正相关,名誉和医术也不呈正相关,年岁和医术一样不成正相关

        一位比较相熟的亲友,最近去某武警医院看中医处方上的诊断“左下肢静脉炎”。这种使用西医名称诊治疾病,反而开中药的“先生”一副中药猛料“穿山甲20克”,不说穿山甲是国家保护动物,就简单的说一下穿山甲的价格吧(我们门店目前15元/克,估计市面价格都差不多),可能普通人就难以吃得起,一开处方“拾剂”,这不是抢钱吗?

       常言说“修合无人见,存心天地知”,为医者,最起码的是有医德!医理可以日积月累,医德如果没了,就只能害人,危害医疗名誉。

       中医,就应该使用中医知识治病救人,您可以创新,但是根本不能忘,有太多时候只能忧心忡忡,面对混乱的医疗环境只能叹息,只能爱莫能助!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一直不愿意为某些代售人员销售产品的原因之一。

      中医从仲景开始就很明确的使用辨证论治的理论指导医学临床了,持续几千年,而今却被很多医者荒废,虽然现代很多经方派传颂经方和经典医著,但是到了临床,辨证论治依然寥寥无几。

       中医可以借鉴西医,但是不可以依赖于西医,中西医本不是一个理论体系,但是中医历来主张融会贯通,兼收并蓄,虽然不排斥其他学术,但是决不能忘本,最原始的根基不能忘掉!如果从开始出发点就忘记中医的理论原则再谈论中医治疗就完全是糊弄中医。难怪很多人站出来反对中医,六根不净,一心追求的不是中医治病救人,只能败坏中医名声!败坏门风

       中医历来讲究“胆大心细”,尽可能的准确的使用文字,所以有很多时候在书写文章或论文的时候应该尽量使用正确的文字,有很多时候在阅读科普文章的时候总会发现许多错字、别字或其他语法问题,现在的书籍审批也不那么严谨了,在我上学那会儿,错别字、语法错误一旦发现就要勘误的,所以有《咬文爵字》一书曾经非常盛行,而今错字、别字满天飞,可是作为中医学者,看到中医药科普书籍上的错别字真的不仅仅是揪心而是愤怒!有很多作者甚至故意使用错别字以引起读者的嗜好,这是自毁中医药前程!大家都知道中医药有很多都是一字意义相差天壤,医学关乎性命,开不得半点玩笑,医学审慎、严谨的态度一直不能放松

       面对国家兴起中医养生风暴的时候,擦亮眼睛,更需要把关好中医药的实践,更应该把关好医疗和养生行业医生的素质,不要让那些滥竽充数的“医师”、“大师”、“专家”毁坏了中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