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溪:苦难背后的路遥

 白河观潮 2021-03-23

    苦难背后的路遥  

           文 / 黄 溪

 (“白河观潮”公众号特邀作者)

   在路遥过世二十三年后,现在我们可以跟着他的作品,更多的回望路遥了。之所以说更多,是因为这些作品在现在这个时代,更能体现他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和莫言的风格不同,路遥更注重写实,正是这种写实,更全景的回放了那个渐渐离我们远去的年代。你读不懂真实的历史,就不可能正确的展望未来。没有方向的人生注定是迷茫的,甚至会被萎靡和堕落所降服,成为我们自己浅薄感知的囚徒。

四十二年,对于许多人来说,这或许只是半生的时间,而路遥却匆忙的走完了他的全部(1949·12·3—1992·11·17),这么短暂的人生能做什么?让路遥来告诉你。

   也许有些人生下来就是奔着某样东西而去的,就像路遥,他选择了哲理般的人生,在这条路上他从未退缩和妥协。

如果说他有什么不同,那一定是对社会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如果某人大脑里没有的东西,你硬要他们去做去想,那一定不是现实的。所以这里面就存在了一个注定,注定易思,易感的人需要为这个社会奉献更多,甚至是整个生命的全部,有些事情非你莫属,路遥就是这样的人。

如果巧合出现在书里,它也一定会出现在现实中。1949正是新中国诞生的日子,而这个日子也诞生了路遥。如果说之前的战争孕育了之后的国家,而路遥有幸的和这个国家一起成长。

有些成长会是快乐的,而有些成长却会是苦难的,许多时候,我们没有能力逃离我们生活的坏境,除了怀揣希望去改变,别无选择。经历会随着人生的前行而增长,伴随着他的国家也会一样。

中国在近代是一个历经磨难的国家,在这个巨大的破伞之下,不可能会有他幸福的国民。我们的智力能有多高,有时候我们自己都不愿意去相信,回望1958到1978,莫言的《生死疲劳》再现过那些场景。

如果现在你能为那段历史感到悲哀,你一定进步了,可是进步了多少呢?估计我们都没有一个准数。如果你原本就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那么我们行为的结果就完全变得未知。有些事物想象起来一定是美好的,我们却忽略了可以实现的基础,现在看来这个基础是如此的重要。也许说这些是扯远了,而路遥所能体现的现实意义却恰恰正是在这里。这里存在的是一个分析和实现美好的过程,这就是完成一种哲学的过程,把这一过程植根于文学,于是哲学中抽象概念就变得浅显易懂起来。所以任何形式的艺术都是深入浅出的。

路遥是一个敢说真话的人,他的真话远比莫言直白,但是,每个人必须明白这一点,在某些情况下,真话只能说是原话,并不能说真话就是正确的,你还需要一个求证的前提。共产主义在如今已经很少人提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吗?当然不是,只不过它还没有实现的前提,或者说在大范围实现的前提。

那些年所犯的不过是简单的拔苗助长的错误,这种错误达到国家就成了一个民族的灾难。路遥所想的,所做的,就是一种暗示,我们都应该正确的去分析自己,如同正确的去分析这个国家,只有正确了才会走向通途。人是相互影响的,在《平凡的世界》里,没有一个人是完全的正面和反面,这一点很重要。如果认真去剖析每一个我们平凡的人,总会发现闪光点,我们平凡,却不可以平庸。一个人不会是孤立的存在这个世界上,他们的生命一定是一种因果形式的表现。就像润叶和少安如果放在今天,或许就是另一种结局。

   其实在30出头的路遥已经在当时的中国文坛崭露头角,凭借《人生》为自己赢得了相当的赞誉。还有《在困难的日子里》,他的文字总是充满了勇气和励志,深受大众的喜爱。其实他可以和多数人一样,在收获成功之后,选择一种平淡波澜不惊的日子。然而,他没有,他把先前的成功只看成了一种铺垫。

路遥选择了一种强加给自己的苦难,这种苦难近乎于自虐般的淬炼。用10年的时间去完成《平凡的世界》,有人说路遥是累死的,估计没有多少人会相信写作会把一个人累死,但是我信。没日没夜的构思,没日没夜的修改,在很长的时间里他睡很少的觉,每天甚至只吃一餐饭。是什么可以支撑起这种信念?我想很简单——不要让这种愚昧的历史重演!如果你喜欢文字,一定不要抱着把玩的心态,因为文字是神圣的,他直接产生的是我们的信念和灵魂。

你可以一无所有,但是你却不能卸下责任和使命感。十年,路遥已经油尽灯枯,他的爱情也早已风雨飘摇,这个永远在追赶时间的人,却终究被时间所抛弃。现在我们无需追问林达为什么会在路遥即将去世的时候,选择毅然离婚,这场离婚是否加速了路遥的死亡?因为不管是对是错,她有选择的权利!也许嫁给诗人和作家是一般女人最不应该做出的选择,那是最易破碎的肥皂泡。

必须一提他的女儿路茗茗(路远),我想这是路遥最值得的慰藉,父女情深。

“因为元旦即在眼前 ,在那个新旧交替的日子里,为了亲爱的女儿,我也得赶回去,其实这也是惟一的原因……想着马上就要看见亲爱的女儿,两 腿都有点发软”。

“在一片寂静中,呆呆地望着桌面材料堆里立着的两张女儿的照片,泪水不由在眼眶里旋转,嘴里在喃喃地对她说着话,乞求她的谅解。是的,孩子,我深深地爱你,这肯定胜过爱我自己。我之所以如此拼命,在很大的程度上也是为了你。我要 让你为自己的父亲而自豪。我分不出更多的时间和你在一起。即使我在家里,也很少能有机会和你交谈或游戏。你醒着的时间,我睡着了;而我夜晚工作的时候,你又睡着了。不过,你也许并不知道,我在深夜里,常常会久久立在你床前,借窗外的月 光看着你的小脸,并无数次轻轻地吻过你的脚丫子。我要用最严肃的态度进行这一天的工作,用自己血汗凝结的乐章,献给远方亲爱的女儿。”每每读到这些总会让我无数次潸然泪下,这是我读到的最美丽的诗歌,男人的父爱会隐忍,一旦打开的时候,一定是最夏天的一场狂风暴雨。都说陕西汉子粗犷,路遥却细腻的宛若夜空里的繁星点点。一个人之所以能说他伟大,他一定具备博爱和站在高处的灵魂。

  路遥生命的灯就这样早早熄灭了,他躯体的细胞回到了养育他的黄土。而他灵魂的灯却越来越亮,化作点点信念的种子,飘向这个国度的四面八方。

(网络图片,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黄溪,男,网络作家,1973年出生,四川自贡市人,现居广西柳州,柳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世界汉诗协会会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