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黃山行的點點滴滴

 江山携手 2021-03-23

黃山行點滴-01
傍晚
由桃園機場登機直飛黃山屯溪機場,晚上九點抵達碧桂園鳳凰酒店
酒店四週冷清,沒得逛,只能拍下仿歐風格的大廳意思一下

 

 

黃山行點滴-02
次日清晨六點,與室友決定出去蹓蹓。 這是酒店對面的公車站

 

 

黃山行點滴-03
街角賣「臺灣手抓餅」的攤販 (標價人民幣三
一個,加火腿多一塊錢)
大街很寬,沒紅綠燈,老遠的車子猛按喇叭不減速
,行人穿越道形同虛設

 

 

黃山行點滴-04
對街的菜市場,是讓我們雖膽戰心驚仍想過馬路的動力,可惜
多數攤販還在準備中

 

 

黃山行點滴-05
我問:可以拍嗎? 她爽快地
答應  她問:要買些嗎? 我卻沒法照辦

 

 

黃山行點滴-06
第一次見到外表深綠色的冬瓜,還有「好大的綠色豆芽」,只記得發問、忘了拍照
室友:請問這是什麼? 老闆:沒見過豆芽? 我:知道是豆芽不知是什麼豆  老闆:黃豆啊!
大約一節拇指般大的綠色黃豆!!!  看老闆的表情,感覺我們真是兩個呆胞,呵呵~

 

 

黃山行點滴-07
這「黃」豆芽比較小,少說仍比臺灣的大兩倍,居然像菜那樣頭尾對齊綁起來
此外,蓮藕馬鈴薯也很粗大大陸稱馬鈴薯為土豆,而臺灣說的土豆是花生)

 

 

黃山行點滴-08
回程才注意到這個,很有趣! 莫非光纖沿線一路都設告示? (以上八張均為手機拍攝)

 

0007.gif

 

 

黃山行點滴-09
在屯溪前往宏村的路上,有一座明代的石拱橋

 

 

黃山行點滴-10
橋屋古樸典雅
黃山行點滴-11

 

 

黃山行點滴-12
題字: 水面風迴

 

 

黃山行點滴-13
裡面停著當地農民的三輪車

 

 

黃山行點滴-14
石拱橋這一帶是「三棵樹」景區,因有三棵250多歲的老苦櫧樹而得名
在安徽境內看到的新舊民宅,大都擁有粉牆黛瓦以及馬頭牆的外觀

 

0007.gif

 

出發前代辦業者不斷叮嚀: 物資上山不易,勿以高標期待飲食,請惜福盡力吃完。
山上的第一餐在玉屏樓,周圍數桌是來自臺灣的退休教師(五、六十人的大團)。
我們四人一桌,竟然和他們十人一桌一樣,十道菜、唯獨甜點只有四份。
四個阿婆撐到不行,不得不剩下一兩道較鹹的菜,麵線和湯品更理所當然地留下。
我們頻向導遊求饒,下回少上點菜。 接下來只有白雲的午餐較差,其餘都不錯。
玉屏和北海的大廳都有免費的Wi-Fi,新建的西海飯店則是房間裡也有。
大陸吸菸的民眾似乎不少,有時進電梯滿是濃濃菸味,非常不喜歡這種窒息感。
有些人不關房門、穿著內褲、吸著菸、大聲喧嘩......經濟起飛了,習慣尚待改善~
(還好,碰到推人插隊的都是韓國人,哈!)


黃山果然名不虛傳,儘管我們堅持在山上住三晚,仍有
匆匆過客之感。
天氣晴朗,屢觀日出日落美景,自然與雲海及濃霧無緣,蓋得失之間本難兩全吧!
早就聽聞黃山的景緻隨著季節與天候變化萬千,尤其雨後雲海更是詩情畫意,
很想再訪黃山,期盼能在雲霧中相會,但......成真的機率應該是極微渺的。

前往杭州搭機途中,高速公路兩旁的農宅或公寓大廈都保留了一些徽派建築風格,
直到進入浙江省後才改變,而我的心情也瞬間起了些微變化......
浙江,這個自幼不知填寫了多少次的「籍貫」,在新式身分證上已經沒了蹤影。
1987年,因忙於工作,未能陪家父回鄉探親;怎料如今會以過境的方式來此?
父親往生即將滿二十年了,浙江──好熟悉的兩個字、好陌生的一個省!

 

黃山行點滴-15錢塘江  (在高速公路上的車內以手機拍攝)
黃山行點滴-16

 

我們的導遊是個大學畢業一年多的女孩,年齡比我的子女大不了幾歲。
她本是專
帶小團的外語導遊,這幾日與我們相處融洽,不料未能堅持到最後。
因為高速公路順暢,到機場時時間還早,她歸心似箭想丟下我們不願等待,
我們堅持要她等到辦完手續後才離開,原想再多給她一些小費的念頭也因此作罷。

室友的登山杖太長,無法塞入其行李箱中,來時桃園機場要求該杖單獨拖運;
在杭州蕭山機場check-in時,卻表示不須拖運,她可帶著登機。
導遊以略帶優越感的口氣說: 這就是大陸與臺灣的不同,很人性化的。

將隨身行李放上X光檢查檯時,安全人員要求我脫下薄薄的GORE-TEX外套,
心裡難免有幾分不悅,接著雙腿的護膝讓警鈴大作,又從上到下被偵測了許久。
之後身後不斷傳來警鈴聲響,發報的比例出奇的高,讓我微怒的心情轉為笑意,
很想告訴那個女孩,這些也是
大陸臺灣的不同啊!

 

line-98.gif

 

 

在好友玉秋的號召下,四個半百阿婆決定短暫拋夫棄子,一窺秋日黃山之美。
人生地不熟的,實在沒能力也沒勇氣自由行,只能努力在網上尋找、比對、選擇。
多數旅行團八天的行程中,只在黃山住一、兩夜,另搭配千島湖、杭州或紹興等地。
我們以定點深度旅遊、少拉車、無購物為原則,選定了山上三夜、質優但
較貴的六日團。
早在九月初就付了
每人新臺幣五千元訂金,卻於出發前一週以不足十人為由被放鴿子。

若非政府規定旅遊業者不出團最遲
必須要在七個工作天前通知旅客的話,
是否我們會等到行囊都打包好了才知道去不成了呢?
至於旅客毀約可罰扣訂金,業者收訂金快、棄團退訂緩慢,又是另外的話題了。

接獲通知那日,
三個友人都有行程,我從早到晚耗在電腦與電話裡謀求替代方案。
延後出發日期等大家都有空時已是寒冬,所以要把握這難得騰出來的日子,
但幾十人的多景點大旅行團
實非吾等所好,且時間緊迫,許多團隊已額滿結案。
(足見多數隨團旅客仍以較多景點、較低價格為選擇時的主要考量)
我們甚至退而求其次地考慮著:當真去不成黃山,也要來一趟花東之旅。呵呵~

當晚,正一籌莫展之際,有位朋友建議我與數年前她登黃山時的領隊聯繫。
而這位從事旅遊領隊多年的莊先生,近期離開了原公司,自己開業經營旅行社。
雖然他目前的業務以絲路、北疆以及東北為主,仍一口答應幫我們處理:
無領隊的四人迷你團,聘當地導遊、商務車及師傅,費用當然要再高些。
次日恰為雙十節,非常感激他在假日裡為我們忙碌(前提是大陸非假日,哈!)

沒想到黃山的食宿、交通、導遊都可敲定,機票卻出了問題。
每週三、六、日才有臺灣直航黃山的班機,訂得到我們週六出發的票,
卻買不到星期四從杭州回來或星期三直接從黃山回來的機位。
多玩幾天?  不,有人週五有要事。
唯一的選擇是週三就直奔杭州機場,
這麼一來,不只是六天縮短成五天而已,
因杭州週三的班機早兩個小時起飛,等於比黃山直飛又平白
損失了五個小時。
花費較高卻必須這般倉促,到底去還是不去呢? 負責接洽的我頓感壓力倍增,
考慮到:一旦
放棄這回,下回難保不會遙遙無期,最好還是取得共識:去吧!

四人有共識不難,
但這樣的方式讓一位護妻心切的丈夫憂心忡忡,
幸好沒有僵持太久,他還是依了自己疼愛的夫人的意願,決定放行了。
我則是隱瞞住這一切波折,直到回臺後才讓長輩和外子知道此行並沒有跟團。

旅遊期間,莊先生每日電話聯繫關懷,確認我們一切順利,誠摯地向他致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