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骥伏枥

 皓皓说吧 2021-03-23

  文/洪秀敏

  我是一名退休教师,退休后在石甸小镇上生活。作为一名退休人员,我认为工作可以退休,但对知识与审美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我读书看报,只要社会需要我,我就退休不退责。学校里每一学期都因有教师生小孩、离职进修、身体欠佳……缺少教师,只要找到我,都会放下手上的事第一时间赶到,和在职时一样,认真钻研教材、备课、上课,耐心细致做好每个学生的思想工作,受到学生的喜爱、家长的好评。两次去双小代课,所任年级班风正、学风好,期末考试所任学科成绩全镇第一。

  作为一名老教师重返工作岗位,更注重传、帮、带,向年轻教师传授教育教学中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给他们上研究课,共同研究教学中的问题,我也常听他们上课,及时给予鼓励指正。年轻人脑子灵活,他们虚心好学,积极进取,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很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最近得知他们中大部分是全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有的还被评为南通市优秀教师呢!看到他们的进步,我心里甭提多高兴啦!

  不忘初心,永记党恩。我深知自己本是一名民办教师,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不管是文化水平还是专业知识都不能胜任工作的需要。在这关键时刻,是党和人民培养我,推荐我进修学习,老教师们指导我备课、上课,那时几乎每学期都要求我为镇上一堂研究课。一次县教研室在我校开展活动,上了三年级语文(一篇课文全程教学三教时)的研讨课,从熟悉教材、备课、反复试教,苦中有乐,我也基本胜任了这份工作,更爱学生,更可喜的是我也和大家一样由一名民办教师转正为国家正式教师。现已退休,党和政府对我们十分关心,每年定期免费体检,退休金17年连续增长,在党的英明领导下,我们真是太幸福啦!

  后来也相继有私办的幼儿园、托儿所让我去教孩子,我都有求必应,不只是热爱这份工作,喜欢小孩,更重的是党和人民培养了我,就应为人民发余热。因孩子年纪太小,有的哭,有的闹,有的要抱抱,大小便沾在身上也是常有的事,但每当看到小朋友们唱歌、跳舞、做游戏时那一张张可爱的小脸,乐在其中,那点小事,早已忘啦!曾有人问我:“你退休了,不愁吃,不愁花,放着清福不去享,还来教这么小的娃,吃苦受累,你图啥呀?”我的回答是:“不为名,不为利,有时不拿工资,即使老板给点,也给孩子买学习用品、零食等,党培养了我,我就有责任培养好孩子,回报社会,长大为人民服务。”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前几年在双甸文化站老站长刘新民老师的指导下,我连续十年参加主持了镇老干部组织的文艺演出活动。每次活动前,我都反复认真地熟悉串词内容,查阅资料,尽量读准每个字的音以及语速情感的变化,注意与台上演员和台下观众的互动,努力为大家营造一种轻松欢乐的氛围,留下美好回忆。在此期间,我也是名演员,先后参加了县首届广场舞大赛,参演了舞蹈《高原蓝》;县方言比赛,说唱《幸福生活满家园》;县体委举办的健身舞大赛,参演了《印度舞》,并获奖,县巡回演出等活动。

  作为一名退休人员,不忘党恩,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为文明新风鼓与呼,为经济发展添砖瓦,为老年人生活增活力,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

  近两年结合当前形势,紧跟时代脉搏,撰写了几篇短小的文章,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如抗击新型冠状肺炎期间,写了《家》,向家乡人民宣传守在家就是守住了自己的幸福,守住了别的安宁,是每个公民应尽责任的道理。公公石迪老师一生孝顺长辈,关爱他人,知足感恩,言传身教,为把他老人家的优良品德传承下去,特写了《传承》记石迪公公二三事,为子孙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年是,不忘历史,颂党感恩,写了《今昔对比,永记党恩》等十多篇,有几篇还在报刊上发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