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殿堂】千古浩然地,秦时明月汉时关

 福大大锐思花雨 2021-03-24

       盛唐时期的一个冬天,大诗人王昌龄、王之涣、高适一起去名为“旗亭”的酒楼喝酒。那时节,酒楼除了酒肉饭食之外,还有有一些歌姬楼中献艺。才子风流,吃饭也追求个风雅;灵机一动,就让几个歌姬一起近前来献唱。在当时,诗词这一类就像我们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一样,会被广泛传唱;恰巧,这三人的诗词就在传唱中。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可文人之间,还是有着那么一种想要相互比较的心气儿的。于是乎,三人商量:我们作壁上观,只等歌姬自己选择歌曲;如果唱到你我之中的某个人,我们就在墙壁上划一道来计数,最后看看,谁最有“群众基础”,被坊间青睐。

       计议已定,三人看似稳如泰山,心里都不免有些惴惴。这时,第一个歌女站起身来,唱了一首王昌龄的诗;第二位歌女走上前来,唱了一首高适的诗;第三位歌女走上前来,唱了一首王昌龄的诗。眼看着就剩下最后一位极美的歌姬,王之涣不免有些着急。他指着最后一位歌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我的诗的话,我就再也不敢与诸位相提并论了!”

       这时候,最后这位歌姬走上前来,一开口,果然是王之涣的一首诗词......

       遥想当年文人酒桌上的风雅,真是心向往之啊......

       其实虽说最后一首“压轴大戏”是王之涣的,但从数量亦或质量上来说,王昌龄却胜过二者——不然不会有两首作品入选。作为一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很多诗词,都与金戈铁马的征战生涯密不可分。其中《出塞》一首,更是写出了边关的雄伟豪迈与对名将的怀念追忆。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对于我们现代人而言,似乎提到征战就总绕不过那条著名的防御线;旁的不说,“万里长征”四个字,就总不免让我们想起有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那座雄伟古建筑。虽说已经有人证明:外太空看得到长城是不实之论,但即便如此,当我们行走在长城之上,登上好汉坡,总能看到情绪激昂、眼冒星光的外国友人。对他们而言,长城的雄伟似乎并不需要外太空也能看得到来证明;至于国人,长城是属于我们的记忆,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今天,长城是著名的旅游风景区;但在历史上,长城是古代战争中一道重要的防御线,它几乎伴随着从周开始至清朝的整个中国古代史。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征伐不断,连向来以最能恪守周礼自居的鲁国也不例外。同时,中原各国还要防范少数民族戎人的进攻。为了安境安民,诸侯国在自己的领地范围内,开始修筑一段段城墙以作为屏障。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一统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为了巩固自己的胜利果实,确保强大帝国的安全,作风强硬的秦始皇以雷霆手段,采取了一系列军事防御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将原本属于战国时期燕国、赵国的长城,与秦国的长城连缀在一起并进一步扩展延伸——万里长城之名,由此而来。

       说起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孟姜女哭倒长城”已家喻户晓。虽然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却也反映了当时民众的怨苦。在修筑的过程中,朝廷从全国征召了近百万的劳动力,几乎相当于全国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要知道,总人口中还包括很多老人、妇女和孩子以及其他没有劳动能力的人。这么计算下来,几乎家家户户的精壮男子都被拉去修筑长城。对于秦朝之后的大汉王朝,这算得上是天赐的一道屏障;可对秦始皇而言,这不啻于一条随时有可能引爆的导火索。

       即便有秦朝的“万里长城”,经历了“文景之治”的西汉王朝,到汉武帝时期,仍将其拓宽到两万里。秦长城作为一道屏障,在西汉王朝与匈奴的战争中多次发挥着积极作用。不过,因为年久失修,有时候难免力不从心。为此,汉武帝继位后,不仅多次发动针对匈奴的战争;还积极主张修复秦长城,拓展汉长城。不仅如此,汉武帝还让人在长城上修筑了烽火台等重要的防御体系。从此后,原本与秦国长城相连接的战国时期的燕赵长城,被彻底废弃。

       汉代以后,隋唐两宋时期都曾对长城有过不同程度的修缮,不过相较于前代秦汉与后来的明朝,规模上远远不及。

       明代前后两百多年,历代统治者都未曾放弃对长城的修筑和加固。加之此时无论是原材料的材质结构还是工程技术,都较以前有了长足的进步,针对长城的修筑也更加完备。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万里长城”就是明长城,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说起长城之上的关隘,“山海关”与“嘉峪关”自然家喻户晓,而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的雁门关,也称得上是个中翘楚。

       关于雁门关的得名,历来就有两种说法。

       秦汉时期,因为此地山高险峻,通常情况下,别说人迹罕至,是飞鸟走兽也没有几个。偏偏山中居住着一只老鹰,但凡过往的大雁,都会被其追赶杀害。无奈的雁群在首领的带领下,每次通过时都会衔着一枚特殊的令老鹰惧怕的树枝。待正式通过后,遂将树枝丢弃。“雁门关”之名便由此而来。

       当然,民间还有一种传说。

       秦汉时期甚至更久以前,这里水草丰美,沃土遍野。大雁每次的南来北往,都要经过这里。但因为雁门山高大雄伟,大雁很难飞越;幸运的是,雁门关正在雁门山之中。大雁们每次来往都会在山中的雁门关停留,久而久之,“雁门关”之名由此而来。

       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无一例外地在告诉我们:雁门关是个易守难攻的险要所在。

       雁门关的历史要追溯至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作为赵国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在他的带领下,原本软弱可欺的赵国一跃成为战国时期首屈一指的强国。虽然赵武灵王晚景惨淡,但赵国的强盛却由其再次开启。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赵国屡屡受到匈奴的进犯。为了彻底消除这一隐患,他不仅建立了云中、雁门、代郡,还任命能征善战的李牧将军驻守雁门。在李牧的统领下,雁门将士一次次击退了匈奴的进攻;以至于后来的十几年里,匈奴再也不敢进犯赵国。时至今日,在雁门关大门的东边,还有为纪念李牧将军而修建的李牧庙。

       汉武帝时期,曾经一度被秦始皇打退的匈奴卷土重来。作为一位被人诟病“穷兵黩武”的皇帝,自然不肯息事宁人。手下大将卫青、霍去病等相继与匈奴作战并取得胜利的前提下,他又下令重新整修雁门关。甚至于后来汉元帝时期,为了边境稳定而出塞和亲的王昭君,据说也是从雁门关走出。

       不过,“雁门关”正式的官方记载,出现在《唐书》之中。面对突厥军队的多次骚扰,唐王朝不胜其烦,最终决定派遣军队驻守雁门山,并修筑了雁门关,以此来更好地防守边境。

       到了宋朝,雁门关仍是重要的军事重地。同样在雁门关上,有一座为纪念著名的抗辽名将杨六郎而建的庙宇。相传,雁门关曾经是杨业老将军及其部下士兵全军覆没的地点。

       伴随着多民族正式融合的逐步形成,中国历史上真正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明清两朝正式建立。至此后,雁门关的防御价值渐渐失去;时至今日,已经成为山西境内的一个重要景点。

       往昔的金戈铁马我们或许已无处追寻,可断壁残垣之中,我们仿佛还感受得到它曾经的叱咤风云。作为古代的重要军事要塞,历来的兵家必争之地,它的重要性无论是战国时期的赵国,亦或是北宋统治者,须臾不敢忘记。

       不过,要说称得上“游客如织”的长城关隘,居庸关定然首当其冲。关名的由来,可以追溯至秦始皇统治时期。当时,为了保证源源不断的劳动力,秦始皇下令在沿途设置郡县,将一些劳动力预先储备;这些被储备起来的劳动力,就称之为“庸徒”。“居庸关”,也因此得名。

        居庸关之险要,历代战争皆可证明。辽代末年,金人大举进攻;为求自保,辽人将很多士兵藏在悬崖之下,准备打金人一个措手不及。可是,当金兵来到居庸关下时,悬崖山石突然崩塌,不计其数的辽人士兵被砸死,金人不战而胜。

       同样的历史再一次重演,只是这一次却是金兵与元军的对战。为了阻挡元人的进攻,金王朝派重兵防守居庸关。不仅如此,还将关门用铁水封死,关外布满层层陷坑。不料,元人提前获得情报,将计就计,绕道而行,在金人身后将其大败。

       当历史再一次重演时,主演就换成了元朝与明军。只不过这一次,失败的是元朝大军。

       而对于明王朝而言,同样的居庸关前,他们迎来了闯王李自成的进犯。致命一击之后,大明王朝宣告灭亡。

       居庸关重要与否,可见一斑。

       或许今天的我们,驻足在居庸关前,对于它曾经重要的军事地位早已不再关心;更令我们心动的是居庸关的别致景色。当年,始建于元代的居庸关云台正在关城之中,台上也曾建有三座佛塔;台下正是进出关隘的道路。虽然现在三座佛塔已然不见踪影,但当时的人们却十分崇敬,更将进出关门视作拜佛一般的庄严事情。

       现如今,留存下来的云台,让我们仿佛还能看到元代建筑的独特。这座由石头筑成的云台,门洞上方并不是我们后世常见的筒状拱形,而是在元代十分常见、后来渐渐消失的六边形。四周的白石护栏下,设置有吐水龙头;栏杆下面精雕细琢着飞禽走兽。

       现如今,当我们漫步长城,看眼前江山如画,巨龙蜿蜒,险峻的关隘与挺拔的城楼近在眼前。早已没有了战争防御用途的长城,以同样出众的优美景色,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修筑于自然界的长城,兼具着人文的情怀;有着深刻历史渊源的长城,又处处体现着自然赋予的力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