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家训】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福大大锐思花雨 2021-03-24

家训原典

不学诗,无以言。

不学礼,无以立。

原典释读

不学《诗》,不善言谈。

不学《礼》,无法立足

原典出处

       这是一段对话中最经典两句,典出《论语·季氏》。

有一天,陈亢询问孔鲤:“老师一定会教你一些别的东西吧?”

陈亢有此问是因为孔鲤不仅是孔子的学生,还是孔子的儿子。

孔鲤回答说:“并没有。有一天,他老人家立于庭院,我从旁经过时他问我是否学了《诗》,我回答说'没有’;他就对我说,不学《诗》就没有办法与旁人交流沟通。之后我就开始学《诗》。过了几天,我又路过庭院,他老人家正好也在,问我学《礼》了没有,我回答说'没有’。他老人家就和我说不学《礼》,无法在社会立足。其后我就开始学《礼》。”

陈亢听后高兴地说:“我只问了一个问题,却有三点收获:知道了学《诗》、学《礼》的重要意义,也知道了君子不会偏爱自己的儿子。”

后人将孔子与孔鲤的对话,称之为“庭训”。

曹操在自己的《善哉行》中有“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之句,其中“过庭语”即为“庭训”,“三徙教”则是“孟母三迁”。

先贤典故

      孔子远祖是商朝开国之君商汤,若以周朝论,则其先祖为宋国贵族。

武王灭商后,将纣王兄长微子启分封到商丘一带建立了宋国。一直到孔子的父亲叔粱紇为躲避战乱离开宋国来到鲁国,才最终在鲁国陬邑定居。

作为儒家创始人,孔子建立了以“仁”为本的思想体系,堪称最早的“人道主义”。基于此,他认为一国之君应当“为政以德”,如此方可实现“众星拱之”的兴盛局面。

作为一名教育家,孔子的伟大在于为底层民众打开了接受教育的大门。古代社会尤其是先秦时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接受再教育的权利,但这一惯例伴随着孔子开创私学而宣告终结。在孔子的教育体系中,“德育”永远居于首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作为一名史学家,孔子编写完成了鲁国史书《春秋》,它不仅是儒家重要典籍,也是后世了解春秋历史的重要依据。正因为孔子的秉笔直书“一字寓褒贬”,才有了“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的现实与评价。


花雨感悟

      在孔子看来,安身立命之本有二:一为言,一为礼。

《诗经》在我们今天看来或许只是一本诗歌总集,但在先秦时期,是卿士大夫们最重要的交流指南。它培养的不仅是文采,更是了解民生、认识事物、明辨是非的能力。能够直指问题核心、准确表达观点有多重要?

东汉时期,陈太丘与朋友约定正午时分一同出发。至中午,友人迟迟未到,陈太丘只得先行离开。等他走了之后,朋友姗姗来迟。此时,陈太丘七岁的儿子陈元方,正在门前玩耍。友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恭恭敬敬地回答说:“父亲等了您很久,您没有来,父亲就先离开了。”

友人很生气,大骂道:“和我约好了一起出发,却丢下我离开,也太不君子了吧!”

元方听后,认真地说:“您与我的父亲约定在正午时分,正午时分您没有来,是不守信用;对着别人的儿子责骂他的父亲,这是不守礼节啊。”

不得不说,元方是“言”的表率:他不仅看到了问题实质,更有理有据地将其准确表达。最终,“友人惭”。 

若说“言”主要是对人才华心性的要求,“礼”则干脆是对人德行的要求。

司马迁在《资治通鉴》中曾经说过,“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二者相较,德行更为重要。

古代社会,“谥号”是皇帝在官员去世后对其一生功过的评价。对文官而言,最梦寐以求的谥号莫过于“文正”。古代文官无数,但获得这一谥号的只有二十六人。元代许衡,就是其中一位。

一年夏季,兵荒马乱,许衡一行人从河阳经过,口渴难耐。大家看到路边一颗梨树硕果累累,争相摘取食用;只有许衡正襟危坐,无动于衷。有人奇怪,问他为什么不吃;许衡说,“没有经过主人允许,不能随便动别人的东西。”旁人劝道:“这兵荒马乱的,哪有主人。”许衡正色回应:

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

想想现实社会中,竟然有父母会让年幼的孩子做掩护去偷东西,不能想象孩子长大后路在何方。

“勿以恶小而为之”,守住良善的本心,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