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用耳穴十大基本方

 三和行者 2021-03-25

管遵信老师堪称中国中医耳针学的先驱,其倾注几十年于耳穴研究,影响巨大,成果丰硕,吾十余年前初试尝耳针,惊于其效,后闻管老之名,悉管老之学,感管老治学求真之不易!

今愿与诸学友同习、同求,感念管师之德、之学!

常用耳穴十大基本方

1.止痛:

耳针对疼痛性疾病治疗效果最好。 耳穴的止痛要穴是神门与相应部位,除此以外腹部内脏腑疼痛疾患,取交感穴,可缓解内脏平滑肌痉挛;软组织损伤,取肝、脾可舒筋活络,解除肌肉之疼痛;牙齿、骨髓疾病取肾穴。

常用耳穴十大基本方

2.止晕:

  • 为镇静止晕要穴,对于头晕、眩晕、晕车、晕船是首选穴;
  • 晕点是诊断症和治疗点;
  •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当肝肾阴虚,气血不足,血虚不能上荣于脑致晕眩时用肝;
  • 耳尖具有镇静、降低血压、退烧、消炎、 清脑明目的作用;
  • 外耳治疗头晕、偏头痛是黄老师的经验穴。

除以上5穴外:

  • 动脉硬化引起的头晕用皮质下、心;
  •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头晕取交感、皮质下;
  • 美尼尔氏综合症取内耳和脾;
  • 晕车、晕船、晕机者取胃、内耳;
  • 贫血引起头晕的选膈、脾。

3.止惊:黄老师常用脑干、枕、肝、神门、皮质下和耳尖放血。

4 .止咳:口、脑干为经验穴;咽喉、气管、肺、平喘均可选用。

5.止喘:支气管、肺、平喘、交感、肾上腺、神门、枕。支气管哮喘取风溪(过敏区)、内分泌;喘息性支气管炎选用耳尖放血和内分泌。

6.止痒:相应部位点刺放血,肺区点刺放血,适于广泛性的皮肤瘙痒;耳尖放血有抗过敏止痒的作用;神门、枕两穴有镇静止痒作用;“诸病疮痒皆属于心”,心主火,火为热至,热为火之微,热甚则疮痛,热微则疮痒,故取心穴以泄火止痒。

7.止耳鸣:内耳、外耳为相应部位取穴肾开窍于耳,肾虚则耳鸣,肾虚耳鸣则取肾;颞可消除耳内噪音,提高听力;三焦、胆用于低音耳鸣。

8.止吐呕吐及吞食痉挛明显用贲门;胃有和胃降逆的作用;枕和神门以镇静;皮质下可调节胃肠道的功能。

9.止酸:选用肝、胃以降逆止酸;交感为止酸之要穴,有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 

10.止带:白带多为炎症所引起,是子宫内膜炎、宫颈炎、附件炎等并发症,因此治带依病变部位而取相应的肾、脾、三焦、 内分泌、肝等。

11.降压:降压点、肝、额、心、神门、枕、耳尖放血或降压沟放血;升压则用升压点、肾上腺、脑点、心、肝、皮质下。

12.镇静:耳尖放血、神门、枕、皮质下、心与脑干;兴奋用额、内分泌、兴奋点、脑、肾上腺。

常用耳穴十大基本方

13.降心率:皮质下有调心律及舒缩血管……心、降率点、神门、枕; 强心用心、肾上腺、交感可使心跳加快加强。交感、脑点、皮质下。

14.通便大肠能促进结肠蠕动,脾主运化水谷,皮质下调节胃肠功能,艇中、腹增加肠蠕动,理气消胀配脾、三焦、肺、腹;止泄:直肠下段、大肠、脾、耳尖放血、神门、枕、内分泌;过敏性肠炎加皮质下、风溪;脾肾阳虚泄泻加肾。

15.利尿消肿:取肾、脾、肺、三焦、内分泌、艇中;止遗尿:膀胱、支点、脑点、尿道;对于脊髓外伤或骨性病变所致之遗尿加相应部位,腰骶椎等。

16.利咽急性咽喉炎取神门、耳尖放血;声音嘶哑取脾、声带; 梅核气取肝、皮质下、食道。  

17.明目:耳尖放血、目,以消炎明目,《素问·五脏生成篇》“肝受血则能视”,故而取肝、肾;近视加脾、新眼;急性角膜炎加取肺;麦粒肿加脾;内、外眦睑丝炎加心。  

18.助听:提高听力除内、外耳两穴,以肾、胆、三焦为主。再加用艇中和颞。 

19.通鼻:取相应的部位,肺开窍于取肺与经验穴外耳;如感鼻塞流涕,加耳尖放血、感冒点;过敏性鼻炎加风溪、内分泌及肾上腺;肥大性鼻炎加肾上腺;萎缩性鼻炎加取内分泌、脾。

20.美容:在取内分泌、肾上腺、额和耳尖放血的基础上,痤疮加相应区放血;白癜风加肾与脑点;酒糟鼻加外鼻放血;黄褐斑加子宫、卵巢(睾丸)、脑、肾;扁平疣加取相应部位点刺放血、肾上腺; 中医五运六气公众号提示脂溢性皮炎加取肾上腺、神门。

21.抗过敏:风溪、内分泌、肾上腺、肝、相应部位、耳尖放血。 

十个基本方:

1.抗炎基本方:

组成︰肾上腺、皮质下、内分泌。

此方可用于治疗各种炎症。临床上在选用该基本方的同时,应配以相应脏腑,相应部位,表里脏腑的相应穴位。例如,膝关节炎,当配以膝、肾;伴有疼痛的配神门、皮质下;呼吸系统感染的当配肺、大肠、内鼻、外鼻。

常用耳穴十大基本方

2.安神基本方
组成︰神门、皮质下、心、肾。
此方为治疗神经衰弱的基本方。这里应当指出,如果患者伴有胃肠功能不良,当将神门穴改为枕穴,加上脾和胃;因为有实验证明,神门有抑制胃肠蠕动的作用,而枕穴安神的作用虽较神门穴弱,但它没有抑制胃肠蠕动的作用。此方具有养心安神的作用,适用于治疗神衰综合症,如失眠、多梦、头昏、心悸等症状。

3.止痛基本方
组成︰神门、皮质下、交感。
此方适用于治疗各种痛症,也为针刺麻醉的基本方。如果再配上相应部位的耳穴效果会更好。如治疗偏头痛,配颞、肝、胰胆。颈椎疼痛配上颈椎、颈、肾、肝。肾绞痛配肾、膀胱、腹。胃脕痛配脾、胃。膝关节疼痛的配膝、肾;伴有风湿性疼痛的配肩→锁骨(即原来的风湿线)。

常用耳穴十大基本方

4.降压基本方
组成︰(1)角窝上、心、耳背沟。
   (2)耳尖、结节轮流放血。
此方主治高血压。

  • 肝火上亢型配肝、耳背肝、结节;
  • 肝肾阴虚型配肾、交感、肝;
  • 阴阳两虚型配心、肾;
  • 痰湿塞盛型配脾、三焦。

5.前列腺基本方
组成︰艇角、膀胱、肾、肾上腺。
此方主治与前列腺及膀胱有关的疾病。如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膀胱炎、尿潴留等。久病体虚、膀胱虚寒者加灸关元穴。伴有炎症的配肾上腺、皮质下、内分泌。伴有疼痛的配神门、皮质下。

6.胆道系统基本方
组成︰胰胆、肝、脾、胃、十二指肠。
这五个穴又名“胃三角”。顾名思义,这组穴是围绕胃穴周围的一组主治胆道消化系统的基本方,主治胆囊炎、胆石症、胃炎、胃溃疡等。伴有炎症的配肾上腺、皮质下、内分泌;伴有疼痛的配神门、皮质下、交感。

7.抗疲劳基本方
组成︰心、脾、肾上腺。
此方用于抗疲劳,对工作、学习、旅游、精神等因素导致的疲劳均适用。对于精神不振、记忆力不集中,或者是竞技综合征亦适用。头昏者配枕,四肢乏力配上肢、下肢,耳鸣者配内耳、外耳,失眠多梦者配神门、皮质下,心慌心悸配心,小肠。

8.强心基本方
组成︰肾上腺、皮质下、热穴(标准穴名︰腰椎,即位于腰椎的中点)、心、肾。
此方主要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抗心律失常,对心功能不全、心慌、心悸、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均有一定疗效。

9.止痒基本方
组成︰对屏尖、心、肾上腺。
此方适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病,具有祛风止痒之功。在临床运用时需配伍相应部位的耳穴。 中医五运六气公众号提示颜面皮肤瘙痒当配肺、面颊;下肢皮肤瘙痒当配伍下肢;腹部皮肤瘙痒的配肺、腹。

10.平喘基本方
组成︰角窝中、对屏尖、肾、肺。
本方适用于呼吸系统疾病,咳嗽、喘息之症。痰多者加脾、三焦;有炎症的加肾上腺、内分泌和皮质下。

耳者,“宗脉之所聚也”,与五脏六腑关系十分密切,通过按揉耳廓及耳根部,可以疏经通络、运行气血、调理脏腑。中医采用耳穴疗法治疗疾病是以中医学经络理论以及耳与脏腑联系的理论为基础,运用耳针或耳穴贴压来达到治病防病的作用。根据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进行选穴、定位进行治疗的一种中医特色诊疗方法。

耳穴调节全身气血的作用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 现代也大量运用于临床眼科疾病的治疗,其中近视为耳穴治疗的优势病种。

常用耳穴十大基本方

眼的视觉功能有赖于体内精、气、血的濡养,若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劳瞻竭视、饮食不节等,可导致精、气、血匮乏,目失所养,神光无充,不能发越视远。近视病变主要在目,与五脏皆有关,其中与脾、肝、肾关系最为密切。
临床上广泛运用耳穴压豆的方法,也可联合应用针灸、穴位按摩、穴位贴敷、中药等中医特色疗法,预防治疗儿童青少年近视,疗效显著。

常用耳穴十大基本方

治疗近视常用的耳穴取穴:

眼、屏间前、屏间后、内分泌、皮质下、肾、肝、脾、胃。

  • 眼、耳屏前、耳屏后是治疗眼病的特定穴位,起到改善眼周局部气血运行,明目的作用;
  • 皮质下具有填精益髓、益脑安神的作用,并可起到调节大脑皮层功能的作用;
  • 内分泌包含多个内分泌腺体,调节全身内分泌的情况,改善身体症状。
  • 在调整脏腑功能方面,“开窍于目”,肝经上连于目,具有补肾养肝、疏肝理气的作用;
  • 为先天之本,肾精上输于眼中瞳仁,可补髓明目,改善视力状况;
  • 脾、胃能补气调血,有补中益气、活血益气之效,故能达到防治近视的目的。

高血压有13大危险症状

头疼:

部位多在后脑,并伴有恶心、呕吐感。若经常感到头痛,而且很剧烈,同时又恶心作呕,就可能是向恶性高血压转化的信号。

眩晕:

女性患者出现较多,可能会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时发作。

耳鸣

双耳耳鸣,持续时间较长。

心悸气短:

高血压会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这些都是导致心悸气短的症状。

失眠:

多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踏实、易做噩梦、易惊醒。这与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肢体麻木:

常见手指、脚趾麻木或皮肤如蚁行感,手指不灵活。身体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麻木,还可能感觉异常,甚至半身不遂。

除此之外,以下几条高血压的症状也需要引起重视:

头晕

反复出现瞬间眩晕,视物旋转,几秒钟后便恢复常态。医学上称为 TIA ,也就是短暂的脑缺血发作。

精神改变

如嗜睡,或性格一反常态,变得沉默寡言,或多语急躁,或出现短暂智力衰退。

眼睛突然发黑

单眼突然发黑,看不见东西,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后便完全恢复正常,是脑缺血引起视网膜缺血所致。

原因不明的跌跤

由于脑血管硬化,引起脑缺血,运动神经失灵,可产生共济失调与平衡障碍,而容易跌跤。

哈欠不断

如果无疲倦、睡眠不足等原因,出现连续的打哈欠,这可能是由于脑动脉硬化、缺血,引起脑组织慢性缺血缺氧的表现。

流鼻血

经医学观察,高血压病人反复鼻出血,也可能会发生脑溢血。

说话吐字不清。

脑供血不足时,人体运动功能的神经失灵,常见症状之一是突然说话不灵或吐字不清,甚至不会说话,但持续时间短,最长不超过24小时。

耳穴疗法:

1、高血压的阶段

①早期高血压多为肝阳偏盛,肝阳上亢型;

②中期多为肝肾阴虚型;

③晚期多为阴阳两虚型。

2、耳贴疗法

①主穴:耳尖放血,降压点(角窝上)、降压沟、心、额、皮质下、脑干、肝、肾、交感

(温馨提示:耳尖放血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哦~)

②配穴:头晕——枕、晕区;脾虚者——脾;肝阳上亢——肝阳结节;烦躁——神门;

常用耳穴十大基本方

耳穴对轻度和中度高血压的效果比较明显,重度高血压需要长期坚持,才能显效

耳穴释义:

1、耳尖放血——清脑明目、镇静降压;

2、降压点和降压沟——镇静降压;

3、交感和皮质下——调节血管的收缩功能,缓解血管痉挛状态;

4、——清脑明目,尤其针对前额胀痛;

5、脑干——缓解从颈椎到大脑的供血压力;

6、心和肝——肝血虚才导致肝阳上亢、血压高、头痛;心主血脉,肝藏血,二穴同用,调节血量,宁心安神;

7、——肾藏精,主脑髓,同时身体各脏器需靠肾来滋养,肾阴不足会导致肝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