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工大学霸作息表曝光,每天只睡1小时,这样的时间管理真的值得提倡吗?

 不忘初心r56n8k 2021-03-25
图片

前几日,985高校西北工业大学官微发布了一张学霸的作息日程表。上面密密麻麻的安排了各种学习事项与活动

图片

这位同学的综合测评连续3年获得年级专业第一,还获得15项国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竞赛奖项,是个名副其实的学霸。

从这张表格上看,他一周内连续几天做数学建模模拟题到凌晨两点以后。他说经常会六点半回到宿舍睡一个小时,再起来去上课,并称:「忘记当时的感受了,只记得日出很美。」

网友看到后也纷纷赞叹:

别人家的孩子。

这才是不负青春奋斗时。

优秀的背后是勤奋和自律。

成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得到的。

优秀!羡慕!别人的孩子!让我孩子们向你看齐,加油!

可是这样的时间安排真的是值得效仿和提倡的吗?

图片
坚持高度自律30天后,会有什么改变?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网上疯传的学霸作息表后,也按照这个流程规划了自己的时间和事项。

全球知名职业社交网站——领英中国的账号上,曾经分享过一个例子。作者给自己安排了这样一个作息表:

  • 每天专注工作7-8小时;

  • 健身+学英语;

  • 看自我提升的书籍;

  • 几乎不刷微博朋友圈;

  • 非必要聊天少于3句;

  • 11点睡,次日不赖床。

按照这个计划坚持了一个月后,他开始整夜失眠,白天醒来也不想做任何事情,只想躺在床上,不想见人,不想吃饭。

无独有偶,笔者去年也曾经被这样的作息表禁锢住。只是我甚至没能坚持一个月,两个礼拜后,就出现了同样的状况。

毫无目的地熬夜,平板在旁边开着视频,我却一点也没看进去,焦虑着自己今天没有完成计划,浪费了时间,却提不起兴趣做任何事......

图片

图片
乱打鸡血,比懒惰更可怕

心理学家叶克斯与杜德逊曾提出一个叶杜二氏法则(Yerkes·Dodson Law)。

该法则表明,压力与业绩呈倒U型关系,适度的压力可以让人的表现达到顶尖状态,但压力过大或过小都会使效率大大降低。

很多科学家也验证了这个法则,大量研究表明,加班只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产出,一周工作40-50个小时,能使劳动效率最大化,超过这个时间,效率就会直线下降。

对于学业生活紧张的学生们来说也是同理,当生活被压缩得只剩下「有意义的事情」,件件都伴随着压力,那么生活就像在高空走钢丝,一步没踏稳,就会有种高空跌落,万劫不复的恐惧。

在这样的状况下,没有人能长久地保持努力,反而时间越久,就会越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什么都不想去做了。

图片

可是为什么学霸们都能坚持那样紧凑高效的时间安排,难道我们无法激励孩子向他们学习靠拢,变成一个更加自律的人吗?

先问为什么,再问能不能。我们要透过作息表的表面,了解一下他们为什么能做到。

首先,这很可能不是一份计划表。

去年,一位清华学子的作息表也曾登上热搜。不久之后,一位清华大学博士知乎答主出来辟谣。

图片

图片

今年登上热搜的这位西工大学霸作息表,在报道的文章里,也只写这是同学对自己学业生活的总结记录。

图片

所以,我们不需要强求孩子们每天都像这样来安排计划。清华的马学姐也说了,如果这是张计划表,几乎不可能有人可以完成。

图片
正确的作息表应该怎样做?

当然,即使这不是计划表,学霸们每天都能完成这么多事情,也十分令人敬佩。而这就需要关注,如何才能制定一份可行的学习计划,让孩子们更加高效地利用时间。

  • 计划表中一定要保留休息和娱乐时间。

为什么学霸们能几个月如一日地保持自律,而大部分孩子的计划表坚持了一两天就放弃了呢?

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Seligmann和Duckworth针对学生们的自律情况进行研究,他们发现:

要成为学霸,固然需要自律,不能把太多的时间浪费在刷社交媒体或娱乐视频上,但所有成绩顶尖学生的时间规划都不只是聚焦于学习

Elevate组织调查了英国11年级学生的时间表后发现,最容易放弃计划的是那些将学习作为时间表中首要目标的那部分人。

这些孩子的计划表中规划的全部都是学习的事情,却忘记了在其中加入其他自己想做的事情。

每当他们坐下来开始执行计划表,他们的内心就在想,「我在做我讨厌的事情。」越是执行,就越是反感,于是他们很快就会放弃自己的计划。

而成绩顶尖的学生不同,他们在制定一周计划的时候,会将社交、运动、自己的爱好安排进去。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也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在其中,整个安排达到了一种平衡,乐在其中。

当然休息的定义,是因人而异的。对于文章开头提到的这位西工大同学而言,课程学习、竞赛科研和学生工作之间的切换,都能让他达到休息的目的。

  • 制定更加具体的目标。(比起关注时间,要更加关注效率

著名球星Michael Jordan曾说过:「如果你射击10000个球,你将会获得拙劣的技术。

不经思考的机械努力,并不能获得进步。要想真正地高效利用时间,就要把关注点从完成任务,转移到目标本身。

通常,我们在做规划的时候,都习惯以小时为单位,而这样的弊端就是容易将人的注意力放在完成任务上,而非任务本身。

假如在一份学习时间表中写道,学习1小时。那么就很容易将关注点放在1个小时上,而非具体的学习进度上。

这会导致部分人进入「假努力」的状态。孩子花费一个小时,将英语笔记整理得工工整整,脑海中却并没有总结语法思路。又觉得,自己认真努力学习了。

最后如果学习效果不佳,似乎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将计划表中的内容调整得更加关注于任务本身,例如,复习某个语法项目、做10道相关习题等等。

  • 除了计划,还需要记录。

就如文中提到的两位学霸一样,在一天即将结束的时候,留出一点时间,记录一下当天的行程。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自己的时间都花在哪,只有这样,才能更清晰地展开行动。

朋友的孩子,有一天晚上,因为自己玩玩具忘记了时间,而错过了睡前10分钟的动画,为此他哇哇大哭。

朋友带着孩子回顾了一下事情的流程,孩子应该在8点50之前结束玩具时间,并进行洗漱。然后看10分钟动画,9点开始睡觉。可是在8点45的时候,朋友提醒孩子看了时间,孩子却没在意,依然在玩玩具

回顾过后,虽然孩子当天还是有些不高兴,但第二天再提醒他时间后,他马上就行动起来,没有再拖延。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而言,这种回顾就和学霸们所做的记录表一样,了解自己的安排是否存在问题,并及时解决。

  • 滴答清单。

人对未完成的事情有一种本能的冲动和不安感,如果事情中断,会感到非常不舒服。微博超话的签到机制,就很好地利用了这一心理。

图片

同样地,用一些有打卡功能的时间管理软件,也能够增强孩子的做事动力和成就感

滴答清单目前笔者自己在用,免费版可以设置六项打卡内容。每天完成一项,就点一下打卡,能够总览一个月的打卡情况。看着一点点增加的记录,内心会非常有成就感。

不过打卡的前提依然是自己安排的事项,被强制打卡的滋味实在不好受。

图片
  • 保证睡眠和身体健康。

最后,最重要的就是保证睡眠,身体健康。牺牲睡眠的努力,是没法长久的。

哈佛大学计算机系的学霸Jonh Fish,最近在youtube上公开了他的每日生活。

即使他给自己安排再多的任务,他都要都要保证自己每天9小时的睡眠时间。他认为,哪怕当天的任务没有全部完成,也不要强迫自己熬夜。

图片

写在最后

安排满满的时间表,和大家晒出的完成事项,如今随处可见。这些模板带来的是,大家对自己和孩子强烈的担忧与焦虑。

「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变成了许多人的努力格言。我们要努力,要激励孩子们前进,但要避免低效的努力,和随之而来的焦虑与自我攻击。这些被焦虑充满的努力,常常是在事情表面上拼命努力而已。

所以,学霸们的经验可以借鉴,但须透过表面看现象,不是盲目借鉴他们的时间表,而是要了解他们能做到如此安排的内在逻辑。

END


本公众号部分图片为网络无版权声明图片,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