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4@365 :摆脱被控制

 陈艾桃子 2021-03-25

这是陈艾2019年第 84 篇原创


🍑

这是读书系列

以下摘自《三联生活周刊》2019年第10期;

《上瘾 愉悦与陷阱》,主笔:陈赛:

【什么是成瘾】

美国作家切里斯·格伦丁宁说,人类的满足有两个源头:“原始”满足是那些与生俱来的欲望:营养、爱、意义、目的、精神。当这些欲望未能得到满足,我们就转向“第二层”满足,包括药物、酒精、尼古丁、性、物质占有、机器。最终,我们对这些东西上了瘾,就好像那是我们的生命所系一样。

所谓“成瘾”,其实只是我们应对人生困境的方式之一。“瘾”的功能就在于,在我们与某种痛苦的情绪质检设置一个缓冲区。瘾能麻木我们,暂时脱离我们所知道的和所感受到的人生困境。久而久之,这个麻木的区域就变成了我们应对人生的基本机制。

在所有成瘾形式中,最新奇,也最普通的一种“瘾”是我们对现代技术,尤其是手机的“瘾”——因为这种“瘾”是有人为精心设计出来的,其背后是资本与技术的共谋,以一个亿万美元的庞大科技产业。

《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新闻上瘾》作者亚当·阿尔特认为:“在我看来,所谓行为上瘾,就是你不断强迫性地重复同样的行为,因为它在短期内带给你愉悦或者抚慰,但长期而言从各个方面损害你的福祉,包括心理的、社会的、经济的、身体的。当你尝试拒绝时,上瘾通常会涉及戒断反应。这些都反映了我们很多人与屏幕之间的关系。”

“很重要的一点是,一个人上瘾,并不一定需要有愉悦或宗教体验。药物上瘾可能一开始会有这些体验,但时间久了就只剩下渴望而没有愉悦,甚至充满了厌恶。他们只是被一种不可遏制的生理需求所驱使。我相信,这是我们很多人对屏幕的体验。”

【我们为什么对技术上瘾】

很多原因可以解释我们对智能手机的上瘾。

首先它的无处不在;第二是它的无休无止;第三是它的毫无所求。

在《欲罢不能》中,阿尔特直接将Facebook发明的“点赞”比喻成“我们这个时代的可卡因”。

“一开始只是被动的追踪好友生活,现在双方却深深地互动起来,而且这种互动依靠的正是激发不可预测式的反馈。用户们每次分享照片、网页链接或更新状态,都是在赌博。一篇没有'赞’的帖子,不光让人暗暗难受,也是一种公开谴责:要么你没有足够的在线好友,要么你的好友不以为然(后者当然更糟糕)。

设计师们深谙人类对于连接、赞赏和肯定的深层心理需求。

【无所不在的行为设计】

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压力源随处可见,很多时候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怎么应对这些压力的,而技术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在我们的情绪和行为之间制造了特定的条件反射。感到无聊时,你就会忍不住想打开抖音看看短视频,消磨点时间;孤独的时候,你会特别想看看朋友圈,有没有人给你留言,有没有人给你点赞;困惑的时候,你会去知乎上看看大牛是怎么回答的,然后再看看他们还回答了什么问题……

而最强大的触发机制则是他人:你和你的朋友、粉丝们彼此之间不断地关注、比较、恭维,让你久久舍不得离开。社交媒体给我们制造的第一大幻觉,就是我们时刻都在他人的目光关注之下。很显然,我们渴望别人的目光。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别人对我们的看法。我们的自我感觉和自我认同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周围人对我们的评价。

越来越庞大的数据和越来越强大的计算能力允许这些科技公司以精准的“武器化”的方式来设计产品,他们可以对数百万的用户运行上千次的检测,以了解哪些手法管用,哪些不管用。

【来自魔术师的警告】

崔斯坦·哈里斯学过魔术。魔术师的专业就是寻找和操纵人类认知和思维中的盲点、边缘和脆弱之处。“如果你知道怎么按下人性的按钮,你就可以像弹钢琴一样操纵人的行为。”

崔斯坦还认为,我们总是在认识自我这件事情上自视过高。我们总以为自己的选择、思考和信仰都发生在大脑内部,清晰、安全、独立。但事实上,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时代,计算机比我们更懂自己,越来越多的网络经验是由算法推荐给我们的。这也意味着计算机背后的企业和组织能卖给任何他们想要卖的东西——无论是商品,还是政治。

他在一次TED演讲中说:

“这些产品想要控制的,是人脑最底层、最本能的反应机制,心理学上将这部门大脑的反应机制统称为爬虫类大脑。当这种最简单的、最基本的反射和欲望支配了我们的大脑时,人就如同动物一样,可以轻易地被控制,做出简单的、机械的、且高度可预测的行为反应。”

纽约大学人类学教授娜塔莎·舒尔在研究了赌徒15年后,认为赌徒们最着迷的是一种叫“机器区”的状态。当他们的注意力完全被锁定在屏幕之前,整个世界仿佛消失了。那是一种恍惚的失焦感,你失去了时间感,失去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作为一个主体与其他任何人之间的社会连接感。身而为人的一切,那些存在的关键层面,全都消失殆尽。

事实上,几乎所有令人上瘾的科技产品都有一点这种气质。它们之所以令人上瘾,是因为它就在你手边,可以随时拿起来,创造一个小小的刺激反应的循环,开启、关闭、开启、关闭……

久而久之,我们至少部分内化了这些技术上的价值观,我们变得冲动而非深思熟虑,非理性战胜了理性。我们对现实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尤其是那些无聊和不适的。我们期待从世界获得更多、更快的刺激。因为现实无法满足我们的期待,于是我们又一次回到屏幕,又一个自我强化的反馈回路。

【问题】

那些被我们以“碎片化”为名义杀掉的时间,真的毫无价值吗?

哈里斯说,魔术师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控制菜单——谁控制了菜单,谁就控制了选择。如今,我们在读书、读新闻、交朋友,甚至选择人生伴侣,所有这些选择都经过了某些APP和算法的过滤,而你真正的选项可能根本不在菜单上。

有多少人意识到它们背后所编码的权力,以及这种权力一旦被滥用可能带来的后果?

所以,这些行为设计策略看上去也许无足轻重,但一旦放大到全球性经济和政治格局中,就变成巨大的权力,影响着数十亿人的思考、选择和信仰。而如何约束这种权力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楚:

这期三联有关上瘾的专题,一个字一个字的第一时间细细阅读完毕,有必要一个一个字敲出来的分享给你。

对技术和网络产品的依赖,只会随着科技和时代的发展,越演越烈。成瘾意味着会不知不觉被控制,越来越深的陷入进去。

科技是我们头上那只看不见的大手,一面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带来更高效、快捷、方便、简单的巨大福利,一面洞察人性的所有弱点,以此为开发设计产品的初衷与目标,拖着我们进入它精心准备的区域内,无意识的逐渐沦为智能机器的奴隶。

像《阿丽塔》。人类处于最底层的奴隶空间。

强大的智能机器世界悬挂在高空中,神一样的蔑视和俯瞰着人类的卑微。

概因为在那之前,我们太骄傲自我,不肯自察清醒,被短暂满足的愉悦和欲望所驱使,主动丢盔弃甲,放弃防备,甘愿被技术背后带来的满足感控制,直到全无抵抗之力。

先从我做起。

戒掉对手机的上瘾。

清醒,觉察,理性地使用它,作为工具。

而非被它控制奴役,无知无觉无防,成为它的附属。

此致

Yours

桃妖大人


Shining monment   84 :

梦见误入喀纳斯古镇

看到桃杏樱花

紫藤绣球蔷薇

春天的花海

看到扛枪打回兔子的猎人

看到背工具袋上工的铁匠

看到花海里劳作的白胡子老人

对我微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