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达摩《悟性论•佛不自成分第十七》探玄(下)

 心理咨询诊所 2021-03-25

【原典】

但知心者智内,照身者戒外。

真众生度佛,佛度众生,是名平等。众生度佛者,烦恼生悟解。佛度众生者,悟解灭烦恼。

是知非无烦恼,非无悟解;是知非烦恼无以生悟解,非悟解无以灭烦恼。

若迷时佛度众生,若悟时众生度佛。何以故?佛不自成,皆由众生度故。

【探玄】

第四段探玄

一、但知心者智内

真实识心达本者,内圣证智圆满具足矣。禅行者和修道人,要知道自己修证到达何种程度,才可以觉悟人生成就圆满报身佛,修证时也要达到精益求精,还要一直勇猛精进。但是,这些是教下功夫尔,不是祖师禅。

大乘顿悟祖师禅的:“但知心者智内”,这句圣言量,具足了自行了断的当下力量,是开悟人心的金刚王宝剑。若不是自信心具足者,还是没办法当下承当、当下见性。

这是说,知心者具足正见,就是内圣见道也,同时就可开启本觉心源大智大慧。智内,就是内圣证智境界。境界非境界,自性一切圆满具足,莫作别想,即是如是。

达摩《悟性论·佛不自成分第十七》探玄(下)

二、照身者戒外。

内照外明。身心灵一体之身,不是单指色身。也是彻照一体三身;即法身,报身与化身,一体同观。能够照尽五蕴尽空,就是不持心,不靠物,不求人,不逐法,自心作主,自在佛成。戒外者,是生命实践论的妙用之道。不犯众生威仪,持戒圆满,香光庄严也。这些一悟即至佛地,不是靠修行,重点在对机当下,彻见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方是大丈夫气概也。

达摩《悟性论·佛不自成分第十七》探玄(下)

这里,达摩大师提出的禅宗正见,可令正法眼藏现前,具足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平等共度之证境。

众生即众心,必以其真,才能度佛,故度无所度,不度而度。

佛即众生心,必不须度众生。佛不度众生,就已经度尽众生无所度了。

诚如是,众生不会障自心,无众生就是众生。佛不会障他心,无佛无他,才是佛。诚如是,尽大地山河是学徒,尽日月星辰是大善知识,全无死着,都是活子。此乃是:“郁郁黄花,皆悉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 或吟咏为:“翠竹黄花皆佛性,白云流水是禅心。” 举手投足,搬柴运水,都是佛法,扬眉瞬目,花开花落,无非禅机。

一切的一切,都是众缘所生,故知平等一如。这是无漏功德,心不平等,是有漏人生,辛苦遭逢,还须籍教悟宗。但不要以教滥宗。何以故来以教滥宗?言说离自性,或者乖真性,就是着相说法,自然还成污染,不是清净行。不是大善知识,具通天手眼,想自己籍教悟宗,或者帮助别人籍教悟宗,也还是难也。

达摩《悟性论·佛不自成分第十七》探玄(下)

四、众生度佛者,烦恼生悟

解。

一切现象都是相辅相成的。一切现象也可以相对,并相互转化。佛和众生也是回护关系,互度关系,互相成就,平等一如也。烦恼即菩提,正是逆境违缘,成就佛菩萨无量功德也。烦恼出则生佛法,佛法寂灭为体,则成就菩提,是名为佛。烦恼生悟解,就是佛法即心法的咨询答疑。众生有问题,佛法有答案。即法离法,即心离心,不能清空知见,还是“一句合头语,千古系驴橛。”不恋三界,不住乾坤,超越思维,万物抛开,万佛不立,才是常寂光,无位真人也。

达摩《悟性论·佛不自成分第十七》探玄(下)

五、佛度众生者,悟解灭烦恼

有迷就有悟,无迷何须悟。佛度众生,心性为一,不度而度。悟解自性清净圆明体,烦恼自然呈现菩提真面目。灭烦恼者,灭而非灭,不灭而灭。烦恼非真灭,因为缘生皆假,皆幻,故自动聚散离合,不会固执和安住在哪里。烦恼不会长生不老。造烦恼的人都要生死,何况烦恼,怎能永恒。都是刹那变化,等不及你灭它,它就消失了。迷人悟解了心性学问,自然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何怕烦恼常围绕乎?

第五段探玄

一、是知非无烦恼,非无悟解;

有思维,有判断,就会有烦恼,而非无烦恼。有梦醒当下,就有明心见性,就有成佛作祖之事。可见,悟解自性清净圆明体,也是同样实事求是之大事因缘,人生第一课题也。

达摩《悟性论·佛不自成分第十七》探玄(下)

二、是知非烦恼无以生悟解,

烦恼是生活禅最好老师。烦恼也是菩提道种开花结果最好的营养。首先、六个根本烦恼是反面教员,可反向激励成就众生之悟解:贪、嗔、痴、慢、疑、不正见。贪是贪爱五欲;嗔是嗔恚无忍;痴是愚痴无明;慢是骄慢自大;疑是狐疑猜忌;不正见是不正的见解,包括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

随烦恼二十者,也是助道之缘:一忿、二恨、三恼、四覆、五诳、六谄、七骄、八害、九嫉、十悝、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悟忱、十七掉举、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乱。

有些烦恼已经捆绑式变成习性,发现它,对治它,感恩它,赞美它,放下它,就是清净无为方为道,就是自性清净圆明体。所谓轨生物解者,正是从烦恼之轨,展开心性之本及其缘起缘灭非生灭的法义教理,开启本觉心源的悟解程序,解放思想,打开心量,活在当下,放下自我,奉献真爱,圆满人生,见性成佛。

达摩《悟性论·佛不自成分第十七》探玄(下)

三、非悟解无以灭烦恼。

烦恼即菩提,故出生悟解。悟解自性,觉悟人生,烦恼自然灭尽矣!从上以来,还是烦恼灭烦恼,中间无造作人什么事,只是来个悟解,勘破烦恼无生灭本质就可。关键在于悟解来自烦恼,心相如是,性空如是。其实悟解和烦恼,也是一体的,当体即空的,不是烦恼外有悟解,也不是悟解外有烦恼。悟解灭烦恼,就是烦恼灭烦恼。烦恼又不应灭烦恼,故知,烦恼非烦恼,烦恼名烦恼而已。故曰:

假借烦恼以明心,空王自造皆幻尘。

幻生寂灭纯无漏,一体无为自法身。

达摩《悟性论·佛不自成分第十七》探玄(下)

第六段探玄

一、若迷时佛度众生,

宇宙人生大道实相,本无假若和假设,也不用说如果。那么,迷时有罪,有烦恼,因罪起悟,因烦恼生悟解,罪还是无,烦恼还是灭。故知,佛度众生,是无为境界,即度无所度。觉悟人生之前的修修补补,乃至思维参悟,都是白忙活一场。若无此慨叹发生,则还不是真实觉悟自性者也。

“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

及至归来无一事,始知空费草鞋钱。”

这是宋代张无尽居士所作禅诗,专门吟咏赵州老和尚开悟成佛一事。心中无一事,烦恼何存?善皆不造,恶从何生?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从此处入者,稳坐道场,圆明十方,不在话下。

迷时佛度,还同自性自度。何以故?佛即自性故,非有为法故,故须顿悟才行故。

达摩《悟性论·佛不自成分第十七》探玄(下)

二、若悟时众生度佛。

如果转迷为悟,就会发现,众生恩德之大,共同成就着自性佛,不是别有用心,原本如是而已。不用心即明心,不用心即佛性也。众生度佛,就是为了降伏其心。有佛心,有佛想,有佛见,都是妄想,妄念,妄见。佛本无佛,乃是真佛。众生非众生,乃是名众生。知此名众生,即是佛开明。佛开明众生,众生便佛成。

可见,众生度佛者,就是众生度众生,就是自己度自己。一悟即度尽,迷修妄费功夫,明矣!

达摩《悟性论·佛不自成分第十七》探玄(下)

三、何以故?佛不自成,皆由众生度故。

还不明白者,从这个“何以故”,仍然有最后一个希望,悟解一切性,一切相,一切法,一切心,一切本末究竟。

佛不自成,故知佛不是孤家寡人,佛是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是宇宙人生共同体。佛不众生,而众生皆佛,那就是悟解发生了,在佛的眼里,人人都是佛菩萨了也。

佛由众生度,真实不虚也。信得及,当下见性无疑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