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采米针喝完后喉咙发干,原因不外乎这3点,别再冤枉好茶

 书页无卷 2021-03-25

图片

《1》

春阳融融,微风吹拂。

这样的天气,很容易让人想看点美好的书,最好手边有一杯清香缕缕的茶相伴。

从书架上取下一本,是前些天刚买回来的新书。

泡了一杯2020的白毫银针,伴随着阵阵毫香和花香,不觉沉浸在了书中。

待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白毫银针才经过了大约5次的冲泡。

一个下午的时间,若是与好友相约喝茶谈天,估摸着可以喝到10冲以上。

忽然,收到了一则新的消息,原来是一位茶友发来的询问:

“为什么我喝你们家的头采米针,觉得喉咙有些发干?”

望着手边已经完全冷掉的茶汤,顿时开启了推理模式。

图片

图片

《2》

原因一:对白毫的耐受力较弱

白毫银针,作为初春第一批发出的芽头,其中蕴含着充沛的内质。

光从外观上看,便能发现它的芽头饱满肥壮,上面还覆盖着密密麻麻的白毫。

比起白牡丹和寿眉来说,白毫银针的白毫最为丰富,也不枉大家称之为“白毫银针”。

而头采米针与白毫银针的关系,值得我们仔细推敲。

头采,指的是开春第一拨从白茶树上采摘下来的芽头。

米针,则十分形象地表述了它的外表,似米粒般大小的白毫银针。

头采米针是茶树沉睡了一整个冬天后,厚积薄发,萌发出了养分饱满的芽头。

比起中期和后期采的白毫银针,头采米针的内质更充盈,营养物质也更丰富。

最重要的是,它身上的白毫似毛毯一般细密,针身呈银白色。

听在仓库的小伙伴说,每次给大家发货时,打开一整箱白茶,白毫就飞散而出,让眼镜蒙上了一层“雾霾”。

而导致茶友喉咙发干的“元凶”,也正是这些白毫。

白毫,是呈绒毛状,且本身的含水量极少极低。

当我们冲泡白毫银针时,白毫在沸水的冲击下,大量掉落至茶汤中。

在刚倒出茶汤时,汤水的温度还尚且处于较热的状态,因此入口后白毫的存在感并不太强烈。

温热的汤水,将白毫温柔地包裹在其中,一起顺滑地流入喉咙,带来一阵清凉感和舒爽感。

因此,大家感受到的更多是稠滑、浆感、饱满的口感,几乎感到不到白毫的存在。

但当茶汤渐渐冷却之后,白毫渐渐沉淀,且汤水中的胶质感也逐渐降低。

少了稠滑的汤水包裹,白毫的存在感自然大大增加。

而对于那些对白毫耐受度较低的茶友,便能感受到白毫黏在嗓子里,喉咙出现“干”。

若是要怪罪起来,就怪头采米针的白毫实在太多了。

图片

图片

《3》

原因二:泡白茶时用的水质不对

好茶,需要好水来成就。

《茶经》中说到,“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远在古时候,人们对于泡茶的用水,便有如此多的讲究,可见这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而到了如今,我们在泡茶时所用到的水选择也更多了。

但是,在城市中取用江水、井水显然不合时宜。

而有些讲究的茶友,仍然会千里迢迢地到深山中,寻觅那用于泡茶的一汪清泉。

大部分茶友,更多的是选用能够随手买到的蒸馏水、矿泉水、纯净水,以及家家户户打开水龙头就会流出的自来水。

头采米针喝起来口干,也可能与用水不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泡茶时,优先推荐大家选择纯净水。

由于纯净水是纯洁、干净,不含有杂质或细菌的水,用来泡茶,能够展现出茶叶的原汁原味。

不论是毫香浓郁,还是花香芬芳,都能把白茶纯正的风味,鲜明的特点,原原本本地突显出来。

但如果选用的是自来水,则会令茶汤的滋味大打折扣。

曾经也和小伙伴们做过一个测试,同一款白茶,分别用纯净水和自来水冲泡(都是在沸腾状态下)。

用纯净水冲泡出来的茶汤,鲜爽清甜,淳和甘润,表现出彩。

而用自来水冲泡后,茶汤的香气变弱了一些,入口后不太清爽,且喉咙有些发干。

这是因为,自来水虽然经过了加工和消毒,但使用到的是氯化消毒法。

也就是说,自来水中可能会留有一些氯气残留物,以及矿物质等成分,即便烧开了也无法保证彻底去除。

并且,每个城市、每个地方的水质不同,水中的物质含量也无法统一。

而这些物质,在冲泡时会与茶叶发生不良反应。

因此用自来水泡白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茶叶原本的香气和滋味,且令喉咙有种发干的感觉。

为了避免以上这种现象,还是建议大家使用纯净水,亦或是蒸馏水,不含多余的物质,泡出来的茶汤更纯粹。

图片

图片

《4》

原因三:泡茶方式不当导致茶汤过浓

口干舌燥时,总想要喝一杯温温润润的茶汤。

可不曾想,泡了一杯茶后准备静静享受,却发现喝得越多,喉咙却愈发地干,一点也不解燥。

真正的原因,在于茶汤泡得太浓,太苦涩。

比如,当投茶量过多、茶水比例失衡、闷泡时,都会导致茶叶内的物质过量释放。

一杯茶汤中,拥有了超量的茶多酚和咖啡碱等物质时,所表现出来的便是又苦又涩。

而在这个天干物燥的季节,本想着靠一杯鲜爽的茶汤解燥。

却不曾想过,一杯浓茶入口,不仅没有舒爽之感,反而给味觉和喉咙带来了强烈的刺激。

不是茶氨酸所带来的鲜爽感,也不是多糖物质带来的清甜感,而是将它们通通掩盖的苦涩感。

茶汤太浓,实为喉咙发干的原罪。

白茶的好滋味,应该是鲜香醇爽,香清甘活,与苦味和涩味根本不搭边。

优质的白茶,在正确冲泡方式下,才能释放出真正的风采,俘获众人芳心。

否则,这头采米针再好,也只能淹没在茫茫人海之中。

图片

图片

《5》

写到这里,事情也算告一段落。

破案的过程,虽然千回百转,却最终有了一个好结局。

即便过程再辛苦,能够给大家一个合理的解释都值得。

若是因为头采米针的白毫太丰富,而导致的口干。

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趁热喝、及时喝。

让白毫被裹挟在浆感十足的汤水中,一同滑下喉咙。

但如果是因为后两者,冲泡方式不当,则需要茶友们自行改正。

毕竟,喝茶同样也是一个发现问题的过程。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为不少茶友解了困惑,也萌发了许多新的思考。

脑子太久不运转,可是会生锈的。

好在有一群知音相伴,甚为感谢。

图片·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