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内分泌疾病——甲减的治疗

 明醫 2021-03-26

甲状功能减退症(hypothyroidism,简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或组织作用减弱导致的全身代谢减低综合征。主要分为临床甲减(overt hypothyroidism)和亚临床甲减(subclinicalhypothyroidism)。

本病发病隐匿,病程较长,不少患者缺乏特异症状和体征。症状主要表现为以代谢率减低和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为主,病情轻的早期患者可以没有特异症状。

典型患者畏寒、乏力、手足肿胀感、嗜睡、记忆力减退、少汗、关节疼痛、体重增加、便秘、女性月经紊乱或者月经过多、不孕。

1

甲减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1. L-T4的应用左甲状腺素(L-T4)是甲减的主要替代治疗药物。

L-T4片剂的胃肠道吸收率可达到70%~80%。L-T4片剂半衰期约7天,每日给药1次,便可以获得稳定的血清T4和T3水平。

L-T4的治疗剂量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要个体化。儿童剂量约每日2.0μg/kg。

2. L-T3的应用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resistance to thyroid hormone, RTH):甲状腺激素治疗首选L-T3治疗,可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

若是婴幼儿起病,伴有生长发育障碍、智力低下和骨骼愈合延迟的患儿,需及早诊断并使用较大剂量甲状腺激素治疗,以维持正常的智力和生长发育。

当血清T3、T4水平升高,但是TSH不被抑制时,提示可能患有RTH,要注意鉴别诊断。

伴有甲减症状的RTH可选择TH治疗,对伴有甲亢症状的RTH可对症和选择三碘甲腺乙酸治疗。

3.甲状腺功能正常病态综合征甲状腺功能正常病态综合征(euthyroid sick syndrome,ESS),也称为低T3综合征、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并非是甲状腺本身病变,而是由于严重疾病、饥饿状态导致的循环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减低,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不建议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2

注意事项

补充L-T4治疗初期,每间隔4~6周测定血清TSH及FT4。根据TSH及FT4水平调整L-T4剂量,直至达到治疗目标。

治疗达标后,至少需要每6~12个月复查1次上述指标。继发于下丘脑和垂体的甲减,以血清FT4、TT4达到正常范围作为治疗的目标,不以TSH作为监测指标。

L-T4在空肠与回肠被吸收,空腹条件下胃内呈酸性状态,其对后续的小肠吸收至关重要。如果以TSH的控制水平为标准,那么不同的服药时间相比较,从吸收最好到最差排序是早前60分钟、睡前、早餐前30分钟、餐时。

因此,L-T4的服药方法首选早饭前1小时,如果不能早餐前1小时服用,也可选择睡前服药。

 L-T4与其他药物的服用间隔应当在4小时以上,因为有些药物和食物会影响T4的吸收和代谢,如肠道吸收不良及氢氧化铝、碳酸钙、考来烯胺散、硫糖铝、硫酸亚铁、食物纤维添加剂等均可影响小肠L-T4的吸收;

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利福平、异烟肼、洛伐他汀、胺碘酮、舍曲林、氯喹等药物可以加速L-T4的清除。甲减患者同时服用这些药物时,需要增加L-T4用量。

来源:人卫药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