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高贵的教育

 窦小四 2021-03-26
↑点击上方“高山之流水”关注我们

最高贵的教育

文‖窦小四

今日母亲节,写点小文字,送给我亲爱的妈妈,也祝愿全天下所有的母亲身体健康,福寿绵长!

                         ——题记

我十几岁的时候,家里有个小卖铺,小卖铺左右又各有一间,一间兼卖水果和蔬菜,一间是仓库。

有一日,我放学归来,看见母亲正忙着给村子里一个阿姨称西红柿。我跑过去很快的瞧了一眼秤。因为在周末和每天放学后的下午,都是我看店。所以,每样东西多少价格,我背的滚瓜烂熟。于是我很快地算出价钱,一斤八毛,五斤总共四块。母亲却朝我笑了笑之后,转而笑着给那个阿姨说,秀秀妹子,你给三块就可以了,一边说还一边拿了两颗大白菜,连同西红柿一起放在了阿姨的篮子里。阿姨付了钱,说了声麻烦了,就走了。

我却愤愤,因为家里孩子多而且都在上学,母亲一个人操持全部的农活和家务,从来都是半夜一两点钟才忙完,天不亮就起来下地干活去了,常常是忙的饭做好了也顾不上吃。父亲一个人常年的累死累活,起早贪黑的想办法挣钱供我们一家数十口人的衣食住行学费用度。

父母亲注重我们的健康,吃食从来很好,而衣物,从来都是大的穿了小的穿。

我对母亲愤愤,是因为我永远也忘不掉几年前的那一天,那是1994年。

那一天正午的太阳多好啊,明亮耀眼地使人眩晕。

快中午的时候,村里一个受人尊敬的婆婆趴在我家的墙头上,朝着我父亲喊,说你家的二女子考上大学了。父母亲立时欢喜成了花儿,眼睛笑成了线,父亲手里的纸烟吸的明明地亮。姐姐可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啊,而且分数还那么高。我们都欢呼雀跃起来。可是,为难的事情出现了,姐姐要去拿通知书,却没有一双能穿出去的鞋子。

父亲只停顿了几分钟就站起来很快的走出去了。过了一会,手里拿了五块钱给了姐姐,让买了鞋子穿上,然后再去取通知书。很多年后,我才知道,父亲是出去借钱了,是从我的小学老师邵老师那儿借来的。这件事过去了很久,我的心疼了很久。所以,不管是二十年前看小说《平凡的世界》,还是今天看影剧的《平凡的世界》,我总是哭的一塌糊涂。因为,那是我们真实地用不穿鞋的脚丫一步步丈量过的岁月。

我的愤愤让我对母亲不由得大声起来,明明是四块钱嘛,为什么只收三块,还搭上两颗白菜。要知道,那时候钱金贵,一个初中生一年的学费也不到五十块。

母亲并不生气,笑着对我说:“你这个阿姨,前年公公婆婆还很年轻就相继去世,女婿行动不便,她自己心脏又不好,家里三个娃娃,日子艰难呢。我们家里虽然也不宽裕,总也比她好过些。而且我们家全人全,你姐姐还上了大学,眼看着要读研了,只要你们一个个都乖乖的,这不是最好的事情么?”。

可我还是愤愤,那时候的孩子成熟晚,或者说我尚未开悟,十几岁的我,尚不能理解生死苦难这样深奥而庞大的命题。

看我还没有欢喜,母亲走过了摸着我的头说:“你外婆常跟我说,吃饭要淡,为人要善!善良,懂吗?孩子?我的女儿是读书人,肯定比我这个老农民的妈妈要懂的多是不是?”说完了,母亲低下头看着我的眼睛,她在等我笑。她的一双眼睛大而乌黑,那一瞬间,我不知道怎么就突然想起了课本上学过的两个词语——光辉、神圣。一股暖开花的小流就这样温润了我少年的心,我就真的点点头,笑了。

我之所以愤愤,是因为我心疼父母的辛苦,而我哪里知道,在母亲的心里,有一个更大的悲悯,有一个更广的惜爱。

村里有个孤寡老人,据说是三年内战时期什么军队的一个长官没有来得及带走的妾,没有儿女,本家侄儿生活的很好,对她老人家也很孝顺,总是接她去城里生活,老人家却总是因为住不惯而回到村庄里来。已经快七十的人了,走路都不稳了,吃饭常常凑合。

每逢过年过节,父亲就特意走进厨房对母亲说,记着给她老人家先端些肉菜。母亲也总是笑眯眯地低了头认真的在锅里挑挑拣拣,那时候是九几年,大块的吃肉是件稀罕事。

到最后,母亲总是会笑眯眯地将一大碗豆腐粉条菜对半红烧肉交在我的双手上,一边在上面小心的再扣一个碗,那时候村子里是土路,怕灰尘落入,一边郑重的叮嘱我,千万别跑,千万别摔跤。我总是得了将令一样飞快地一滴不撒地把它送到婆婆的门口。

婆婆高兴,每次把空碗给我的时候,里面总是装满了黄豆或者花生枣儿之类的小零食,我得了这奖赏便飞一样地跑回去向母亲邀功。

年终小卖铺结算,那个婆婆赊欠的账目,不管是多是少,父亲总是一笔勾销,后来,干脆对我说,你那个婆婆的帐就不用算了,她老人家来拿什么,不用记账了。

黄山小队离我们村子很远,但是在行政划分上属于我们西台大队。小队里一个和姐姐同年级的一个男孩子考上了本科,本来已经上到二年级了,却因为学费欠缺,准备转成专科,这样可以少上一年。那个男孩子因为自己拿不定主意,就来向父亲讨主意,我的父亲是个很有名望的人。

父亲丝毫也没有考虑,说,不能转,专科和本科是有差距的,考个本科多不容易,不管多难,坚决不能转。男孩子眉眼之间露出坚定,可也有藏不住的为难。父亲说,学费我给你想办法,你只管把书念好。

父母亲自己就供了好几个孩子,一下子给那个男孩一年的大学学费是不可能的实现的。于是,父亲就一边自己四处借贷一边找乡政府筹措。最终,乡政府资助了很大一部分,那个哥哥最终得以完全的读完本科,成绩优异。他现在人生小有成果,为人正直善良,却从没忘记把我的父亲对他的鼓励,时时拜望父亲。提起他,父亲却总是说,娃娃有出息,有本事,只要他过的好,人心里就欢喜。

从我很小的时候至今,父亲总为一个问题发愁。

我们是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回族人数占绝大多数,但是受教育程度却远远低于当地的汉族。小小的男孩女孩,往往十几岁,刚到青春期就停学,然后相亲结婚,有的甚至一天也不读书。我们西台大队下属有一个小组,哈家和白山小组,全是回族同胞,就住在我们本村对面。九几年的时候,村里没有一个大学生,这成了父亲的一个心病。

于是,只要有空,父亲就到哈家和白山上,带着他们的队长,挨家挨户的了解情况,鼓励和动员他们,无论如何都要让孩子们受尽可能多的教育,读最可能多的书,最好个个能上大学,他们的队长换了一个又一个,父亲却十几年如一日。

父亲的努力没有白费,这十几年,这个大队不但有了好些个大学生,还有了一个研究生。

我不能把这些好处全归在我父亲这里,但是,父亲对他们的愿望、希冀和常年坚持不懈的鼓励和支持是让我难以忘记的。

那一年,上面批下来一笔款子,重建村小学的危房。校长来找我父亲,意思是看能不能买的材料稍微便宜些,这样就可以有一笔剩余,他说这个话的时候,眼睛里的光胆小的像犯错的小妾。父亲果然勃然大怒,几乎拍案而起,这件事绝对不能有半点马虎,因为这是娃娃们读书的地方,不好的教室威胁的是娃娃们的生命。那校长就老老实实建好了几个红砖白墙的大瓦房,新玻璃亮堂堂的。像父亲的胸怀。

父亲心里的问题,很多,这只是其中的一个。

父亲焦心村子里人们的吃水,父亲焦心村子里人们坑坑洼洼的泥巴路,父亲焦心威胁村民安全的泥水渠……

如今我的父亲母亲还在乡下,身体也还硬朗。见着他们的人总说,你们真是有本事,那么艰难的日子,你们硬是把八个孩子给供出来了,如今个个都有出息,还个个那么孝顺,你们可真有福气啊。父母亲也总是笑笑说,只要娃娃们过的好,就啥都好。

爷爷出车祸去世了,葬礼过去了,悲伤过不去。

来交涉赔偿事宜的交警走了之后,父亲说,一辆车上接近三十个人,只有你爷爷没了,他是年龄最大的一个。其余的人都躺在医院里,司机快被逼疯了,亲人已经没有了,要赔偿有什么用,不能我们失去了亲人,我们不能再让别人活不下去。

很多年后,当一群人在谈关于“贵族精神”,我想起了我的父亲和我的母亲!

岁月漫漫,我的亲爱的父亲母亲大半生所为的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我所能说出来的,只是点滴。

三十几年的岁月,我就在这样的父亲和母亲浓浓的爱和善意中长大,他们对生命总体和宏观意义上的悲剧性的深刻认识,和对超出一己范围的更大意义上的懂的和悲悯,使我也成了时时处处与人为善、从深处广处体谅人本身和人的不可捉摸的命运的人。

离开家已经有十几年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父亲母亲给我的无声的教诲,我时常把它们称为我此生所接受过的最高贵的教育。

我也不会忘记在我自己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曾遇见过的无数个相识亦或陌生的人们,和他们所给予我的无私和善意,这些善意和美好,在我三十年的漫长岁月里,陪伴我,也温润我,并时刻提醒我要努力爱人,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古人说,色衰而爱驰,说的是男子和女子之间的关系,大意是说,女子容颜衰老,不再美丽的时候,她的男子便不再爱她。我却觉得,这五个字的意思也可以反过来说——爱驰而色衰,一个失去了爱的女子,必定也老的快。当然,无论单项还是双向的理解这五个字的意思,它们最初和最直接的所指,便是男女之爱,但是,我觉得,爱驰而色衰,也可以用来形容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曹七巧那样的母亲也是有的。或者也可以形容上司和下属之间的关系。倘若李白当日能得重用,必定多些潇洒、多些好诗、也必定能多些长寿。

这里,我却想把这五个字的意义扩而广之。只要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与人为善的仁心,只要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总是能给予别人以春风化雨般的体谅和善意,那么我们每个人不是都会心里充满欢喜么,那么生命,将会是一件多么年轻和充满欢喜的事情啊!

心里充满欢喜的人,怎么会很容易就老去呢?

老舍先生在他的《我的母亲》一文中说:“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象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我怕,怕,怕家信中带来不好的消息,告诉我已是失了根的花草。” 

此爱不弛,此色不衰,愿天下父母健康长寿!

往期精读:

十九片窦小四

再致清水河 黑眼睛 蓝眼睛

母亲的12345678

死恰地素素

作者简介:

窦小四,原名窦娟霞,甘肃天水张家川马关人,80后,现居重庆,从事教育行业。生性自由闲散,无拘束,钟爱山野乡村,偶有心绪,小结成文,视爱和文字为生命。探索爱与人性的奥秘,深困其中又淡然其外,从流如水!个人微信号:1399669842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