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明慧 | 爱批判孩子的妈妈如何调整心态?

 Richard_X 2021-03-26

问:

当我在静心状态去观想孩子时,能够感受她内心的需求。但真的见到孩子时又很容易带入情绪,会产生判断和比较。临近假期,我的内心升起了自责、困惑和焦虑的情绪,不知道放假后该怎么帮助孩子?

刘明慧老师答

在关系中的反应,正是修心的好时机,并非静坐就是修行。当你想要用力与孩子相处,并期待达到某种状态时,便是着相了,自然会感到焦虑。你需要做的是放下对孩子的任何期待,以及你身为妈妈应该做什么的决心。你的心轻松下来,孩子才会轻松下来,双方的轻松将换来事情的转机。

与孩子相处的时候,先放下过去你认为她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将对她旧有的看法丢掉,用全新的眼光来看她,就好像她刚刚出生的时候你看到的那样。这是获得良好交流的基础,也就是你想要达到的以孩子本然面目”来看她的状态也只有在这个状态下,你与她之间才会有真正的交流。这样的方式也适合成年人之间的关系重塑。

Image

不过,大家也不要对与孩子相处时“以本然状态看她”着相,每个人到世上来都带着业习,需要在世间磨练才能成长,父母需要教会孩子明理,这对于她更好地生存在世间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天道。与孩子相处时,如果孩子做了你认为不好的事情,不要轻易放过。如果有情绪出现,就用课堂上体验到的方式,先处理情绪,等平静下来再处理问题。

首先了解她做这件事情时真实的想法和原因,然后告诉她这样做的后果。重点是让她知道,她的表现并非一个人的事情,而是让家族有荣誉或让家族蒙羞的事情。给她一种责任感和荣誉感,她就不会乱做事了。

然后根据她做的具体事情做出辅导,如请她想出至少三个办法来更好地应对之前发生的事,你再一一指出办法之中的漏洞,告诉孩子你的办法与改进意见,最后让孩子选择一个弥补过失的机会,让她自己承担后果。这件事情就到此为止,不要再提了。

Image

如果孩子屡次犯同样的错误,就再加一条预惩罚条款。一旦孩子再犯,就按事先约定的规则执行即可,而且处罚要一次比一次重。因为有约在先,孩子也会心甘情愿接受处罚。这样教育孩子就不会出偏差,也不会形成恶性循环。这也是你在孩子面前树立起权威的方式,当有品质的交流多起来之后,孩子对你就会比较信服,有任何话都想跟你说。你就能及时地把控教机,将更好的东西教给孩子了。

问:

孩子10岁,一遇到问题或情绪不好时就会歇斯底里,大吼大叫。因为小时候的不当养育,造成孩子受到心理伤害。现在当我们照顾她的情绪时,感觉她就像是家里的老大;若不照顾她的情绪,她就说我们不爱她。不知该如何是好?

刘明慧老师答

你如果认为孩子的情况是因为自己过去养育不当造成的,自然会升起愧疚的心理。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之下,你的出发点就错了,你是无法调整她的。你必须接受过去对孩子的养育方式也同样是孩子的命运这个事实,这样你才不会再在这上面纠结,才有可能立足当下做出正确的举动。

此时,你才能看清楚她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比如说她用发脾气的方式来感情敲诈你,说你不爱她等等。你只需要告诉她:“用发脾气的方式与大人沟通是没有效果的,只有你安静下来才能与你沟通”然后就可以不理她,等到她不发脾气,愿意找你正常交流了,你再跟她沟通。

这也是以前我对付女儿小明慧的一种方式。在她发脾气的时候,我会告诉她:“等你可以和父母正常交流了之后,我们再谈话。”然后我就做自己的事情去了。没有了观众,孩子自然会感到无趣,也就停止发脾气了。 

Image

问:

教育自己的孩子总是不够中立,我有很多自己的标准,容易说教,这样的生命状态如何去破?如何减少评判?

刘明慧老师答:

我们先从浅层上面来讲,你认为自己教孩子不够中立,知道自己有很多的标准,容易说教,这很聪明。

你为什么还会这样做呢?如果是别人的孩子,你会这样做吗?你不会,这是因为你把孩子当成了你的一部分。我现在问你:“孩子到底是你的手呢?还是你的脚呢?还是你的头呢?”你呆掉了,对吗?你发现孩子既不是你的头,也不是你的脚,对吗?

既然不是,你和孩子是分离的,你就要充分尊重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当你尊重他之后,或者你不把他当成你的孩子的时候,你可能就不会再用自己的标准去说教他了。

Image

当然,你可能还会说教,因为你看所有的人都会有一套标准,不光是对自己的孩子。但是往往对孩子,你会表现得更加激烈一些。为什么呢?因为你对他有很大的期待。

你现在的智性,只能了解到这一个层面。如果你通过修行到了一定的境界之后,你就能觉知到其实是你的问题:你把内在的不满投射给了孩子。你心中了解了这才是根子,再对孩子有意见的时候,就能想清楚,对孩子的意见到底是投射还是观察?

投射往往带有标签和概念——他这样做怎么可以?他应该那样做,他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这样,这叫投射。观察呢?我知道他的一举一动,但没有任何的批判,只是观察

当用这样的方式认真观察孩子之后,你就能够看得更清楚。这时你再对孩子提出建议,就很有力量,孩子能领会到你的善意。他知道你对他是全然的尊重,他才会真地接受你的意见。你说教,孩子是不会接受你的意见的,你反而还会教出来一个容易去对别人说教的孩子。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