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说的“无为”是什么?读懂这个词,就读懂了《道德经》!

 随手谈诗 2021-03-26

“。”

◆ ◆ ◆

内容来源 | 《道德经》
图片来源 | 网络(侵删)

◆ ◆ ◆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诸子当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墨家过早被淘汰出局,儒法两家千百年来一直被统治者实践,唯独这道家,是一种哲学,多为名士所爱,统治者多不稀罕,但稀罕他的统治者搞出了文景之治。

01

无为

我们说起老子,说起《道德经》,最爱提起四个字,叫“无为而治”。啥叫无为而治?就是你领导者不要瞎比乱搞,一个社会,你管的越多,反而越乱,天下为什么会大乱,就因为你领导者做的太多,或想要做的太多,反之,如果领导者啥也不要做,则百姓就自然乖了、听话了、淳朴了: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好,提出问题了,找出原因了,要怎么去做,以解决问题,达到目的呢?老子先生提出了三个标准: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道德经·第三章》

你只需要让老百姓填饱肚子,其他啥事儿也不用做,不要有竞争思想,更不要有欲望,所谓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我不想上班,我只想在家躺尸,这样的生活,舒服是舒服了,人也变成动物了。

你啥都不知道了,不去争不去抢了,国家就好治理了,都不用治理,自然而然就好了,相反,统治者想要的越多,就越要搞幺蛾子,老百姓懂得越多,就越要反对你的幺蛾子,所以干脆统治者老百姓都不要想太多,这不就太平了吗?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这是治理国家的两种方法,是一个法则,叫做“玄德”,什么是玄德?玄德既深且远,和事物复归于真朴,“然后乃至大顺”,从自然而来,回归于大自然,所谓是道法自然。

02

天地不仁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也经常被人引用,常用作形容天地无情,不把人当人看,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是引用者在引用时,往往把“以为刍狗”理解成践踏、剥削,这就大错特错了。

“刍狗”是什么?刍的本意是草,刍狗就是草扎的狗,是古代祭祀时用的祭品,祭祀时它有用,被端端正正摆在灵堂上,祭祀完毕没用了,就随手被抛弃,没人在乎。

总之,“刍狗”是至轻至贱之物。所以这句话啥意思呢?

你天地把世间万物创造出来,然后就不管了,这是不仁,“不仁”,不是没有仁,而是无所谓仁或不仁。引申之意就是,天地对世间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没有爱也没有恨,不会因为你是人就高看你一眼,不会因为你是狗就低看你一眼,天地对待万物都是平等的,无所偏爱,无所偏私。

这就是无为,同理,圣人对待百姓,也应该效法天地对待万物,所以: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是: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天地之间就像一个巨大的风箱。它内部是空虚的,但却不是枯竭的,而且是生生不息的。就像这个社会,乱七八糟的东西越多,越使人感到困惑,越行不通,反之,你应该保持虚静,这样你才不会迷茫、不会困惑。

这就是老子的无为思想,与其说是无为,不如说是以无为而大为,统治者无为,反倒让老百姓吃饱了肚子,这是大为;老百姓不争不抢,让生活平静安乐,这是大为;最后,无为而玄德,玄德而至大顺。

2500年前的老子,看待问题根本不和你扯犊子,直指问题的本源,虽然冷冰冰过于无情,但真的很深刻。当然了,并非所有道家都像老子一样冷冰冰,庄子作为老子的继承者,他也赞同无为,但是你读《庄子》,那就有血有肉,生动灵活多了。

————  / END /  ————



推荐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