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蓝/文,图 多数省区市疫情状态为低风险,又随着惊蛰谷雨后气温回升,疫情风险降低, 所谓的专家对经济大势也看不清。 大背景就是国内物价猛涨,弄到国内长线游的性价比远低于出国的东南亚游。毗邻东南亚却眼看着国内游客一大半去了东南亚,云南的部分旅行社只能铤而走险,压低报价吸引图便宜的游客。然后堤内损失堤外补。定点滑头高价购物得高额回扣,导游的收入,还有旅行社的利润,以及滑头购物点的利润,都从强制打开游客的钱包而得到保证。但是也因吃相难看而被人偷录举报风险巨大。 云南经济相对不发达,主要不是游客出发地,而主要是旅游目的地。本省游客无法为本省旅游业保底,只能寄希望于外地游客。而外地游客多在遥远的发达沿海地区。因此云南旅游只能靠远途长线旅游。 新冠疫情以来,全国服务业的客源大大减少,从业人员或失业,或收入锐减。一年多来的旅行限制,也让低风险地区居民不敢长途远游,多在本省市短途游。云南旅游业“饥寒交迫”,有些人便铤而走险,再度冒易被揭发的低价购物游风险来挣点快钱。 实际上,各地旅行社的长线中线游,还多是低价游,比如广东到北京旅游,费用才2000元。真不知道旅行社从哪个环节能挤出每个人头几十块钱的利润。购物环节肯定少不了,差别只在是否吃相难看地搞强制购物。游客一般总是考虑回程要给亲友送点手信礼物,购物需求是存在的,合理引导到能满足多数游客购物需求的商品上,也是合理的经营方法。 按照现在的物价上涨的速度,我国西部省区的远途长线旅游,大多将陷入类似云南的困境。因为性价比与东南亚旅游相比越来越不利。景区门票,餐饮和旅馆报价里头都有大小不等的泡沫,旅行社的人力以及运营成本的分摊中也有泡沫。 不适当消除泡沫,控制成本过快上涨,长线游除非是中高端定制团,多半会陷入绝境。替代的是短途短线游。 或许,将来更多的旅行社或导游,将转型为给外地游客提供一条龙的定制安排线路,订车订房订餐的咨询服务为主。 题图及文图,深圳,珠江口落日,珠江口摩天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