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拉松:全马如何训练?

 清风366xl6qtv5 2021-03-27
马拉松:全马如何训练?

如果你是菜鸟,建议你循序渐进,先从短距离开始练起,从3公里,5公里,10公里,15公里,半马,30公里……各个击破,不断提升自己的心肺功能,以及肌耐力,让自己具备,完赛的能力,上来就是长距离,对身体的消耗极大,轻则肌肉酸疼,重则膝盖、跟腱受伤。对于初跑者,我只想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不要基于参赛,多训练,重积累,先从十公里,半马寻找感觉,让自己慢慢适应比赛的强度。很多业余爱好者,跑龄不到半年,就仓促上阵,其结果可想而知,各种叫苦不迭,首先崩在半马以后,欲哭无泪,完赛之后,肌肉酸疼,脚底打泡……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这学费交得有点昂贵!要心怀敬畏之心,积极备战,不盲目上阵。全马如何训练?我的经验如下:

至少要准备三个月的时间,时间宽裕,从容备战。

马拉松:全马如何训练?

第一个月:多跑有氧,打好基础,让自己具备跑得持久的能力。

一周跑3~4次,3次有氧慢跑,距离控制在12~16公里左右,一次长距离慢跑,20公里以上,跑步训练过程中,节奏平稳,呼吸顺畅,摆臂有序,脚步轻盈,还能正常说话,练后无明显虚脱感、疲惫感,面部轻松、思维清晰;且长距离运动过程中通常心率不超过最大心率的70%;说白了!第一月就是能力范围之内,堆积有效跑量,提升有氧耐力,让人跑得更远的能力,跑全马,没有足够的跑量打底,跑起来注定吃力,月跑量300公里注定要比月跑量100公里以下的 ,跑起来明显要轻松不少。跑量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身体承受范围之内,适当地堆积有效跑量。

总结:先把有效跑量拉起来,提升有氧耐力,兼顾力量训练,以及膝关节、踝关节等脆弱易伤部位的专项训练。为后续速度训练,提升混氧打基础。

马拉松:全马如何训练?

第二月:适当强度训练,提升混氧耐力,让自己具备跑得快的能力。

有了前期的跑量堆积,量变引起质变,虽然进步没有那么夸张,至少心肺功能有了一定的提升,跑起间歇冲刺来,身体平稳,腿脚不打颤,体感稍显难受之外,感觉还能坚持。个人建议,强度训练不能当饭吃,适可而止就好。如果一周跑4次,3次有氧预热、调节、恢复、过渡,1次速度训练,可以间歇、冲刺、爬坡、加速跑等,以此告别舒适区域,刺激心肺和肌肉。训练后肌肉无抽筋和明显的酸疼感,不影响次日正常工作生活即可。

马拉松:全马如何训练?

第三月,完赛跑姿,补齐短板。

完善跑姿技术,让自己跑起来更轻盈,不仅省时省力,还能预防伤病。这个只能由大神,或者教练指导纠正,一个人是没法纠正过来的。我们在体校的时候,教练直接呵斥道:耸肩了哈!摆臂幅度过大……在人家的不断提醒之下,慢慢纠正完善。有些大神虽然跑得快,但他的跑姿未必合理,虽然他跑起来合适,那是在特定的习惯下养成的,面对能力相当的,注定要吃亏。跑姿技术到位的选手,跑起来更加得心应手,简直如虎添翼。东方神鹿王军霞就将自己的跑姿技术发挥到了极致。作为业余爱好者,没必要苛求,适合自己,不受伤就中。短板明显的,只能慢慢弥补,比如耐力差,适当长距离;速度差,一周来一次间歇冲刺,提升自己的绝对速度……马拉松注重积累,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弥补的,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只需保持耐心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