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栗花飘香东沟村

 燕山诗文 2021-03-30

在起伏绵延的燕山脚下,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小山村名叫东沟村。自从2017年起,在该村村书记的带领下,每到栗花飘香的六月,乡亲们都要在一棵千年板栗古树下烧香、祈福,远远近近的人们聚拢在一起,载歌载舞的场面热闹非凡,这就是洋溢着浓烈乡土气息的栗花节,又称阳正起百年古树板栗订购会。

在活动现场,你会看到一群群的孩子们朝气蓬勃的身影,他们有的静静围坐在老红军战士身边,聆听革命战争年代的动人故事;有的排列着整齐的团队,朗诵激情澎湃的爱国诗篇;有的在古树下合影拍照留念;大人们则有的在洽谈着今年的板栗业务;有的在忙乎着炒栗子,以备热情的款待远来的客人。在人山人海活动现场,东沟村的乡亲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他们用各种方式来表达对山林的感恩,和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热爱。

听老人讲,年龄最大的这棵古栗树至少有七百年的树龄了。它历经近千年风雨能活到今天,可见其生命力是何等顽强。但是,我觉得这更多地得力于乡亲们,祖祖辈辈的悉心呵护,才躲过了斧锯的伤害,完好地存活至今。村书记告诉我们,东沟村仅三百年以上的古树就有上百棵, 五百年以上的也有几十棵。老树迎风,朝气蓬勃,每年都有可观的收成,十分珍贵。近年来,由于栗乡特色文化的繁荣,全国各地摄影团体和作家协会、网络媒体等多家单位争相来此报道采风。“蜿蜒山路到东沟,浪漫秋林火样红。老树老人老故事饱含古韵,村领导新人新业领新风。鸟吟香栗欢声荡,鱼跃清波笑语融。”“书记引路,艳美惊留步。戏农家院欢聚忆苦思甜,拜谒千年古树。彩旗展映蓝天,栗林布满群山。古有英灵坐镇,今乘国策扬帆。”社会上许多知名人士到西下营东沟村做客后,都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讴歌赞美了这里纯朴古道的风土人情,和新时代山村板栗订购洽谈合作盛况。

《史记》上有“燕有鱼、盐、枣、栗之饶”,“燕秦千树栗……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之类的记载。

板栗树有铁杆庄稼之称,并有独特的药用价值。传说宋朝有名的“三苏”之一的大散文家苏辙,晚年的腰腿痛毛病久治不愈。后来讨得一秘方,便每天清晨用燕山脚下盛产的鲜栗10颗捣碎煎汤,连服半月,果然名不虚传,于是欣然赋诗:“老去自添腰脚病,与翁服栗旧传方。经霜斧刃全金气,插手丹田借火光。入口锵鸣初未熟,低头咀噍不容忙。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

南宋诗人陆游对板栗更是情有独钟。在其晚年齿根浮动时,经常食用栗子治疗。他在诗中写道:“齿根浮动欲我衰,山栗炮燔疗食肌。唤起少年京辇梦,和宁门外早朝时。”此外,明代吴宽喜食栗粥,并在《煮栗粥》诗中写道:“腰痛人言食栗强,齿牙谁信栗尤妨。慢熬细切和新米,即是前人栗粥方。”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食栗养生的方法:“以袋盛生果,悬挂,每晨吃十余颗,随后猪肾助之,久必强健。”因栗子与“立子”谐音,古人常取其“衍宗”、“喜庆”之意,以此馈赠亲朋。

谈起遵化板栗,据史料记载,栽培有2000多年的历史,资源丰富。目前,遵化北部长城沿线已形成东西长二百华里,面积达52万亩的板栗林带,主要集中在:马兰峪镇、侯家寨乡、小厂乡、建明镇、崔家庄乡等北燕山山脉。遵化板栗因其优良的吕质赢得了“东方珍珠”的美誉,并在国际上久负盛名,每年收成的80%远销日本及东南亚许多国家,为国家创造了可观汇,朴实的乡亲们逐渐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遵化板栗又称“京东板栗”,既适炒食又可加工。以坚果玲珑、肉质细腻、 涩皮易剥、含糖量高、糯性强、富含多种营养成份著称。每百克果肉含糖、淀粉、脂肪、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等其他成分。

板栗古树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象征,是古人留下的无价之宝,是全社会的财富,是珍贵的自然遗产,是有生命的活文物。它具有独特的生态价值、观赏价值和生命科学研究价值。

每次到西下营乡东沟村开展活动的时候,我们都会得到了市政府和乡政府的全力支持。活动当天原宣传部部长、村书记等相关领导都来了,临别时,村书记紧紧握住我们的手说“希望作家协会的朋友们常来串门,乡亲们的每一扇大门都要是向你们敞开的”,他还郑重地承诺,一定把一些几百年树龄的古树逐棵分配我们这些爱树如命的人,以使这些树棵得到更多的关爱、呵护,并配上美丽的标签,注明守护者的芳名字,并让我们尽享金秋板栗丰收的甘甜,以感谢我们的真诚付出。这席话感动的我们热泪盈眶,多么朴实的父老乡亲啊,只要你把他们当作亲人,哪怕是一句由衷的赞美,他们就会将一颗热诚的心掏给你的。其实,说句心里话,为朴实无华的乡亲服务,让栗乡走向世界,让栗乡未来前程似锦,做好宣传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社会各界也都在不遗余力地利用互联网微信等方式全力宣传打造遵化板栗的品牌形象。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十九大东风的吹拂下,勤劳、智慧的乡亲们未来的日子一定芝麻开花节节高。

六月栗花遍燕山,悠远香韵迎客来。徜徉这无边的花海,沐浴这浸人心脾的栗花馨香,真让人难以迈开离去的脚步,我们再一次地紧握栗乡父老们一双双粗糙而温暖有力的大手,再一次久久地凝望乡亲父老深情真挚的双眸,不由自主地默默在心中叨念,我们的生命的足迹已浑然融入了这片栗花浸染、香韵悠悠的神奇土地---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西下营乡东沟村——我们的第二故乡。

作者:曹安宁

感谢摄影师们为我们留下精彩瞬间。

1、投稿邮箱:yanshanshiwen@163.com

2、来稿请用word格式排版,并附上作者姓名、个人简介、生活照一张及个人微信号一并打包发送到投稿邮箱。

3、稿件须是网络原创首发作品,文责自负。

4、投稿后一周内未收到回复即另行投往他处。

5、读者赞赏的一半为作者稿费,稿费每月发放一次。

顾问:韩布晖  张连福  范丽丽  

          张国印  希国栋  周祝国 

          刘新民  张全江

总编辑:纪惊雷

常务副总编辑:曹雪艳

小说、儿童文学主编:代文静   

散文、报告文学主编:小愚

诗歌主编:王翠红

诗词主编:田玉竹 

评论主编:梁淑艳  

动态主编:陆丹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